第十章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疾病三级预防;熟悉疾病监测;了解初级卫生保健二、教学大纲精要㈠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包括①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②疾病监测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策略和措施的制订要以监测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而实施后的效果亦需监测来评价。
㈡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预防控制疾病要同时考虑策略和措施,前者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后者是开展工作的具体技术手段,二者关系密切。
只有在正确、合理的策略指导下,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才能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
㈢预防控制策略的制订1、依据⑴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布和自然史);⑵疾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⑶疾病有无特效的防治方法;⑷当地对预防控制疾病的支持程度(政策、资源和社会参与)。
⒉、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⑴卫生工作方针⑵社会大卫生观念⑶现代医学模式⑷影响健康的因素⑸社区诊断㈣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健康促进是一级预防的基础,它不针对某个疾病,而是通过下列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①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②环境保护,③优生优育,④卫生立法、卫生标准和卫生监督2、健康保护是对病因明确并具有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采取的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劳动保护等。
㈤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提高效率。
㈥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它包括①早期发现②早期诊断③早期治疗。
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是筛检。
㈦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发病期(临床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它包括①对症治疗②康复治疗。
㈧疾病监测⒈定义: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⒉种类①传染病监测,②非传染病监测,③其他公共卫生监测⒊工作过程:①收集资料,②分析资料,③反馈信息,④利用信息4.几个重要概念:①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②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③监测病例与实际病例,④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三、典型试题分析A 型题(1)下列措施中哪个属于一级预防A 健康检查B遗传咨询C产前检查D康复治疗E筛检答案:[B]【评析】本题考试要点:疾病的三级预防本题的健康检查、产前检查和筛检都属于二级预防,即在潜伏期(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康复治疗属于三级预防,即在临床期(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只有遗传咨询属于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
(2)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 包括以上4种答案: [A]【评析】本题考试要点:疾病监测的研究方法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其基本手段是观察、记录、整理和解释,故属于描述性研究。
它不建立假设和设置对照,故不属于分析性研究;亦不随机分组和进行干预,故也不属于实验性研究。
它的全部工作建立在现场,而不是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故更不是理论性研究。
四、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2)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A麻疹B色盲C胰腺癌D肺结核E心肌梗塞(3)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产前检查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4)下列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的是A心理康复B戒烟限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早期治疗(5)三级预防的作用不包括防止A伤残B合并症C后遗症D复发E慢性化(6)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A 促进健康B 预防疾病C 预测疾病D 康复服务E 治疗疾病(7)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 描述疾病分布B 预测疾病流行C 验证病因假设D 制订预防措施E 评价预防效果(8)下列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特点A 属于纵向研究B 包括常规报告系统C 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D 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E 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9)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B 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C 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D 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E 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10)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 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 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 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 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 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B型题(11)-(14)题的备选答案: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常规报告E 哨点监测(11)用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属于(12)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属于(13)通过检测供血者的HIV抗体来保护受血者属于(14)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15?~(18)题的备选答案: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E 传染病的防疫性措施(15)提倡妇女用自检乳房来发现乳腺癌属于(16)伤寒流行时对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消毒属于(17)利用筛检发现高血压,并通过积极治疗加以控制,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讲属于(18)手术切除整个肺叶来防止癌的扩散和转移属于(19)-(22)题的备选答案A 主动监测B 被动监测C 哨点监测D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19) 我国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来源于(20) 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21)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来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概况属于(22)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二)多项选择题(23)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A 贯彻卫生立法,开展卫生监督B 降低危害,促进安全行为C 定期健康检查D 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E 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24)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A 提高生存率B 降低发病率C 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D 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E 提高生活质量(25)用筛检来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A 发病率或死亡率高B 病死率或复发率高C 具备亚临床期的检测方法D 发现的病人能够得到治疗E 具备有效的治疗方法㈢名词解释(26)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27)高危策略(high risk strategy)(28)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29)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30)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31)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ance)(32)哨点监测(sentinel surveillance)㈣论述题(33)试述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其意义。
(34)试述双向策略的概念其及意义。
五、答题要点㈠单项选择题A型题(1)B (2)D (3)C (4)A (5)E (6)C (7)C (8)D (9)B (10) EB型题(11) C (12) E (13) A (14) A (15) B (16) E (17) A (18) C (19) E (20)A (21)C (22)B㈡多项选择题(23)A B D E (24) B C (25) A C D E㈢名词解释(26)社区诊断是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断的过程。
(27)高危策略是针对高危个体的策略,旨在消除其对危险因素的特殊暴露。
(28)人群策略是针对整个人群的策略,旨在降低其对危险因素暴露的平均水平。
(29)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它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30)主动监测是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来开展监测。
(31)被动监测是上级单位被动接受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的监测资料。
(32)哨点监测是根据疾病的流行学特点,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以此来了解疾病流行的概况。
㈣问答题(33)传统的疾病预防概念,仅指在疾病尚未发生或流行时,采取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三级预防是根据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采取不同措施,即在易感期阻止疾病的发生,在潜伏期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在临床期减少疾病的危害。
三级预防的概念扩大了预防的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去消除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34)双向策略是在开展一级预防时,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
前者通过健康促进来降低人群的暴露水平,而后者通过健康保护即特异的预防措施来避免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
二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预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