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发展.


本报讯 “我们家自来水里,怎么会有像蚯蚓一样的 红虫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 民的电话。据该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科副科长葛明介 绍: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中有红线虫,主要原因是由 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时清洗而造成污染。 三楼以下的直供水用户如果发现水中有红线虫的现象, 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则可能是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红线虫生长, 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沟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间,它们 经常会从下水管道中爬出,爬进用户自来水龙头的出 口处,汇集成团状。 (华锋 丹丹)
根据材料三,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
1、近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3、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4、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 方的各级广播电台 5、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
三、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19世纪末:传入中国
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
一部电影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渔光曲》:首次获国际大奖 《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 : 成为 国歌
第一部故事片 《难夫难妻》 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北京天桥电影院
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上海最高级 的大光明影院
3.近代以来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
1)、形成 2)、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中外 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 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73 年:《昭文新报》(艾小梅;国 人自办最早)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宣传党路线政 策方针)《光明日报》
4)、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方向: 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
探究活动一: 报刊的发展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报刊业的影响
材料1:[扬子晚报]消息:
河北已销毁300余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新华社电 为防止问题奶粉再次流向社会、流入消费 者手中,河北省政府办公厅9月30日向各设区市转发了省工 商局制定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销毁办法》。连日来, 河北全省下架的 451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已销毁300 传播新闻、舆论监督 余吨。 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坚持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 承诺、经销商参与的原则,销毁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工商、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监督。各地可采取集中销 毁与就近销毁相结合,销毁工作须依法进行,做到程序合法。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报刊有怎样的功能?
四.互联网的发展
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互联网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互联网的优势
仅鼠标点点,浏览、搜索、查询、记录、下 单、购物、聊天、谈判、交易、娱乐、报关、 报税等轻松实现,跟发传真、找电话一样简单。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 影像、动画、声音、文字;涉及政府、企业、 地获取信息 教育等各行各业;写文章、搞研究、查资料、 找客户、建市场、信息流、物流„„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 于电视、电台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 互动性,双向感受 传播,用户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厂 商 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
《申报》是旧 中国历史最长、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申江新 报》,它从1872 年4月30日刊,直 到1949年5月27日 停刊,前后办了 77年,共出版 25600号。
戊戌变法时 期,梁启超 宣传维新思 想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 时期的杂志
3)、新阶段——中共创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理解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离不开的互联网,任你徜徉任பைடு நூலகம்想,生活现实难到 位,虚拟世界乱闯荡
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 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调查 数据表明,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足交流的需 要”,占六成五;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占五成。 三至五成的青少年对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自信, 认为自己具备克服负面影响的能力。好多中学生把网络当作了 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 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网吧是许多 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 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 诈骗、勒索、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 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 社会的一大毒瘤。
【课标考点】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电影、电视、 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 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 巨大变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 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 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 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民国时期著名演员
阮玲玉
胡蝶
周璇
2、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 1 )诞生标志: 1958 年,北京电视台试 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电视迅速普及:改革开放后
(3)现状: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 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 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材料2: [中国青年报]消息
170亿“两费”停收背后:民意如何升级 为国家政策 : 8月22日,以普通机电工秦保常的调研 报告为基础形成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得到 了国务院的采纳,工商“两费”停止征收。 根据材料2,报刊发挥了怎样的功能?
通达民情、立言议政
材料3:[扬子晚报网消息]
自来水哪来的红线虫
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多媒 体手段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 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大 量感官的信息,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 品或服务。 电台、电视台的广告虽然以秒计算,但 费用也动辄成千上万,报刊广告也不菲,超 出多数单位个人的承受力。 费用低廉 Internet由于节 省了报刊的印刷和电台、电视台昂贵的制作 费用,成本大大降低,使大多数单位、个人 都可以承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