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照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思路方法

日照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思路方法

日照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的思路与方法摘要: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不断推进和鲁南临港产业带的布局,日照市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下,在迅速膨胀的能源和资源需求压力下,日照同样承受着发展和环境的压力,如何在寻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大地生命系统的完整和健康,保障城市获得可持续性的生态服务功能,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控制线;生态系统一、背景:日照市作为山东半岛城市带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定量评估区域生态环境可容纳的极限容量,提出基于生态安全考虑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行城市生态空间的有效控制,对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把保护环境放到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在约翰内斯堡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建设生态城市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

基本生态控制线是城市建设的“高压线”,它的划定就是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二、生态控制线划定的理论依据(一)生态基础设施理论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

以本地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特征,构建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网络。

(二)生态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指标,它是将人类的每一项最终消费量通过折算,转换成提供生产该种消费所需的原始物质与能量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通过对比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和人类的生态足迹需求,来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那么当地生态系统就是安全的,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之下。

(三)“碳氧平衡法”原理碳氧平衡法是通过研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消耗与补给关系,根据生态用地制氧能力与城市氧消耗量的对比,计算城市生态用地定额,从而达到确定城市可建设用地容量的目的。

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许多国家的城市绿色空间占据城市总面积40%—90%不等。

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在城市环境中,森林、绿地面积只有占30%以上时,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绿地面积达50% 以上方为最佳居住环境;平均每人占有40平方米绿地面积才能自动调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从而保持空气的新鲜。

为了保证城市未来发展人居环境,规划拟计算出处于碳氧平衡的所需绿地的极限值,以保证城市未来发展最低绿地面积。

(四)“生态城市建设”理论联合国有关组织提出生态城市绿地覆盖率应达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积90平方米的指标。

此外,绿地率达 40%以上,可降温约4.6℃,基本消除热岛效应,并使人均绿地指标大幅度提高,既可保证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也可一定程度上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空间现状及分析(一)生态空间格局日照市地处黄海之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环境的直接影响,又具有海洋气候的性质,气候温和,无酷暑严寒。

全市土壤类型可分为七个土类,十六个亚类,25个土属,101个土种。

境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系低山丘陵的地貌类型形成的林草植被景观。

境内地貌、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较为丰富多变,动植物种类也多种多样,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人工培育,逐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

境内地表径流发育较为完善,规划区境内较大河流有付疃河、川子河、两城河、绣针河等。

(二)自然资源本区光热条件较好,光照充分,热量资源较为丰富,气温适宜,能基本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但水资源比较短缺,多年平均降雨仅为870.6mm,多年平均径流282.8mm,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95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6.8%,属较为严重的缺水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日照土地资源较为紧张,1999年末全市实有耕地176 592公顷,且耕地数量逐年减少,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中、低产田比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水浇条件差,耕地质量低;后备耕地资源贫乏,且主要为山丘荒草地和少量盐碱地、沙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境内几乎没有能源矿产;金属矿产也仅有金、铜和白银,且储量很小;非金属矿产中石棉、蛇纹岩、饰面花岗岩和水泥石灰岩有一定的储量,其他如硫铁矿、红柱石等因矿石品位较低,开采价值不大。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拥有优质洁净海滩资源、“太阳”文化旅游资源、古现代名人和古遗址等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山、古、林”兼备,特点鲜明,拥有明显的度假旅游兼观光旅游的优势。

(三)生态空间综合评价1.优势生态环境优良。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能力不断增强,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项目的建设初见成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大气质量、近岸海域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优良水平,保持了“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环境优势。

为自然资源丰富。

山、海、平原兼备,南北气候交汇,生物种类繁多,农业发展条件良好。

拥有近百公里海岸线,近海岛礁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近海水清浪稳,64公里优质金沙滩沙细滩平,为我国北方沿海所罕见,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钟灵毓秀,是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胜地。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16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富水区之一。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等清洁再生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清洁生产推行和生态企业建设初见成效,生态工业发展开始起步,垃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不断发展,循环经济显露生机。

生态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2.劣势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增大。

局部地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现象仍然存在,个别指标甚至呈现逐年恶化趋势。

如海岸带景观及海洋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部分区域水土流失日渐严重;个别河段呈重度污染;市区主要空气污染物在逐年增长;超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畜禽不合理养殖,导致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呈扩大和加重趋势等。

环境管理效能不足。

环境资源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整体合力;环境资源管理调控主要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约束手段,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生活消费方式落后的问题仍相当突出,资源利用水平低下,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总量小,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工业、服务业、民营经济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地方财力薄弱,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城镇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力弱。

水资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属我国北方富水区之一,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时空分布不平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供应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显露出来。

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四、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一)划定的原则本次规划的基本生态控制用地为 1037.4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 54.17%,其中大部分是山林控制地、水域保护控制地和生态湿地,少部分是城市规划中为保持城市布局结构的合理性而确定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土地。

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结合日照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

(二)空间布局1.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

(1)一级水源保护区:日照水库:水域范围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包括该区域内的岛屿;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

马陵水库:水域范围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且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付疃河:水域范围长度为从俄庄供水站虹吸井上游1000米,到开发区河套供水站虹吸井下游100米的长度,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区域;陆域范围长度为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陆域范围宽度为从河堤外角向外延伸50米之内的区域。

两城河:水域范围长度为从两城供水站虹吸井上游1000米到下游100米的长度,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区域;陆域范围长度为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陆域范围宽度为从河堤外角向外延伸50米之内的区域。

绣针河:水域范围长度为从大朱曹供水站取水井上游1000米到下游100米的长度,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区域;陆域范围长度为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陆域范围宽度为从河堤外角向外延伸50米之内的区域。

(2)风景名胜区:万平口景区,灯塔景区,任家台渔家,刘家湾赶海园,大青山风景区,河山风景区,桃花岛风情园,竹洞天景区,岚山阿掖山景区,龙山崮景区,圣宫山景区,磴山景区等。

(3)自然保护区:卧龙山区域——生态保护培育区(4)森林及郊野公园: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大沙洼林场)(5)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2.坡度大于25%,海拔超过50米的山地、林地、及高地3.主干河流、水库、湿地、洪水调蓄区主干河流:傅疃河,两城河,绣针河,巨峰河,龙王河,竹子河等。

水库:日照水库,马陵水库,下湖水库,山旺水库,张北水库,宋家庄水库等。

湿地:入海口湿地:两城河口湿地,傅疃河口湿地,巨峰河口湿地,龙王河口湿地等;盐池,盐场等;泻湖湿地公园,岩石性岛屿,海水浴场(潮间沙石海滩)4.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的多样性出发,有效地结合各生态控制区域,将城区外围维护生态的绿地区域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形成市区“一环两区、三带四景”的生态建设空间格局。

“一环”:将市区周围的四山(黄山、河山、奎山、丝山)用绿带连接,发展城市森林、城市田园,建设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

“两区”:以东西向景观大道(日东高速公路入口—迎宾路—海曲东路)为轴线,将市区分为南北两区。

“三带”:以日东高速公路入口—迎宾路—海曲东路—泻湖跨海大桥为轴线,建设东西向生态景观大道,形成以人文生态为主题的轴心生态公园;以丝山—沙墩河—奎山—付疃河入海口为轴线,建设以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南北向生态廊道;以大沙洼林场—海岸线—万平口泻湖公园为轴线,建设融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于一体的沿海基干防护林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