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整理.ppt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整理.ppt
二、舒城县化学试卷抽样分析
1、抽样情况
报考人数 抽样人数 样本缺考 抽样率 样本平均
人数 (%)
分
8243 300
3
3.6 33.4
2、各分数段成绩分布
分数段
人数
60分(满分为 14 60分)
54分及以上 64
48分及以上 112
42分及以上 135
36分及以上 147
百分率(%) 4.7%
21.3% 37.3% 45% 49%
认识化学元素(提取周 期表中信息考查)
微粒的性质
5(2分) 8(2分)
10﹪
物质的化学 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实质 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科学探究
实验基本操作;科学探究方法与 步骤
元素与健康
化学与社会 发展
环境与污染 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
燃料与能源安全常识
注:以上分值有重复计算
(二)、填空题
非选择性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11题以考生熟悉的眼镜为载体。其中第(1)题,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 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第一空应填铜螺丝,有的填铜和钛, 有的填钛合金,说明没有理解单质的概念,没弄清合金一定是混合物。第二 空答案是塑料脚套,少数学生填写“玻璃镜片,因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玻璃 有普通硅酸盐玻璃和有机玻璃两种,大多数学生所戴的镜片是轻便的光学树 脂镜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题目中强调的是变色眼镜,变色眼镜的镜片 是硅酸盐玻璃。所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第(3)小题得分率不高,在强光 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类型属于——反应。当 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的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 化铜在反应中起——作用。答案分别是"分解反应"、"催化作用"。不少考生答成 “ 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第二小空答成“ 说明学生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等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到位。
3、各题得分情况(均分)及 难度系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满分值 2 2 2 2 2 2 2 2 2 2
人均分 1.74 1.33 1.19 1.59 1.41 1.92 0.95 1.31 0.98 1.47
难度
0.87 0.67 0.60 0.80 0.71 0.96 0.48 0.66 0.49 0.74
现结合我县中考评卷情况和阅卷教师的信息反馈,对2014年中考化学试 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结构和内容分布 试卷结构、题型跟以往相比没有没有明显改变,仍然是选择题、填空题 化学计算。具体题号及赋分值见下表;
大题号
一
二
三
题型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小题号
第1-10题 第11-15题 第16题
分值
20分 34分(另奖
求学生运用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做出判断或选择是选择题的一般命题方式。其中错 误较多的是7、9两题。
7.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金属
溶液
纯净物 化石燃料 Y X
Y
单质
乳浊液 化合物 石油
物质的分类是重点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难点之一。近五年安徽省中考化学 考了三次,分别是2011年、2013年、2014年。都是在选择题里面出现的。初中 化学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元素的分类等。要想得到正确答案, 首先要理解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找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命题时 正确答案前置已经降低了选择的难度,但这道题仍然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试题 之一。
201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舒城县桃溪中学 石春青
201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很好地体现了“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 实际、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凸显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减少记忆 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从生活走进 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的基本理念。整张试卷符合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检 测功能的基本要求,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比往年有所提高,特别是运用所学 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略有上升,试题的 难易梯度明显,有利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后续学习。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总平分
满分值 6
6
7
8
7
6
64
人均分 4.15 3.79 3.31 3.34 4.35 2.63 33.4
难度 0.69 0.63 0.47 0.42 0.62 0.44 0.52
三、考生得分率较低的部分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或范围,要
6分
励分4分)
表2.主要考查内容分布如下:
一级主题
考查知识点
题号及分值
权重比
物质的分类
7(2分)
溶解度曲线
10(2分)
身边的化 学物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氢氧化钠的性质
13(2)①(1分)
13(2)③(3) (2分)
32%
铁、氧化铁、四氧化三 铁的性质
14(5分)
化合价与化学式
3(2分)
物质构成 的奥秘
9.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
反应前
反应后
答案 A
近五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共三次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别是2010年 的第9题、2013年第5题和2014年第9题,前两次是和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 的,没有微观示意图,难度不大。但2014年单纯地以模型考查化学反应实质, 难度加大了。认真分析图示,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
1(2分)
9(2分)
11(3)(3分) 11(2)(1分)
12(1)(2分) 13(2)②(2分)
14(3)(3分) 15(2)(2分)
16(6分) 4(2分) 13(1)(2分) 14(8分) 15(11分) 2(2分) 6(2分) 11(1)(3)(3分) 12(2——5)(4分)
37﹪
38﹪ 18﹪
第12题用“瓦斯”及相关知识来设置情境,重点考查学生对燃 烧的本质、燃烧的条件以及爆炸概念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对日常图标和表格的识别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共五小题,第 1题很多学生不能把甲烷的化学式与图表中CH4相对应,把甲烷 燃烧写成了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还有部分学生化学方程 式没配平、没标反应条件、CO2打上气体符号、元素符号书写不 规范等。第(2)小题: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瓦斯含量在 爆炸极限范围内,——————(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等). 错误答案有:与氧气接触、要有可燃性气体等。可能平时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