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轮复习)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轮复习)


混合型农业、地中海式农业、 常见 热带种植园农业、___________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水稻种植业 类型 _____________
主要 标志 商品化 生产 各地区农业的_______
2.代表类型——水稻种植业
劳动力 机械 化
东 亚、东南亚和南 埃 亚 及 密西
西比河下游
个体农户 土壤
月份 耕作
畜牧
1
2
3 施肥
4 5 6 7 8 9 10 播种玉米 田间管 作物收成 大豆 理 生猪饲养并进行免疫接种
11
12
翻土
4.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 .A 地 B .D 地 C .E 地
) D.F地
5.下图中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A.甲 B.乙 C.己 D.戊
【典例10】(2012四川文综)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 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理部分) 材料二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 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

生态林 滑雪场 观光草地 肥力
耕地、果园 肥料 饲料 禽、畜饲养
产 品
海 拔
麦、棉、果种植
生态系统。
(3)通过甘蔗的种植可推出该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较 多,水热条件组合好,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 (4)发展鱼塘生产,说明该地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劳动力丰 富,市场广阔。 【判读关键】通过甘蔗、桑树的种植判断出该地地势平坦,水
热条件组合好;再加上鱼塘生产可推出该地发展的是一种新颖
的农业生产模式,即基塘生产模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珠江三
)
小结: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典例8】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读图4,完成10~11题。
11.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B.迁移农业 D.畜牧业
小结: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特点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生产规模大,商品 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 率高;专业化程度 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 高 布在大城市周围
(2)区位优势: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有河流及地下水提供水源;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市场广 阔。
4、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
意义。
①大力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如在南方建立林业-农田农业生态 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②发展多样性经济,如南方丘陵山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 展林-草-田-塘多种经济; ③发展多种经营,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提高产量 市场因素 B.改善运输条件 科技因素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
【典例4】(2013高考题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 药材。武都(位置见图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 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4~5题。
1.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 √ ) 【分析】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很多,自然因素在农
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条件是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因
素,相对较为稳定,变化不大。但技术经济因素和社会经济因 素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展,如政府政策,科技进步带动 良种的研发等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产 品
果 园 畜禽放养场 乳畜场 低 麦地、棉田 图16
农产品市场 图17
畜产品市场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8分) ①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 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
②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
B.②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 C.②科技水平低 B.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D.③生产规模小
【典例7】(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模拟)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 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 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 年来这种盛况少见多了。”根据其工作年历(见下表)和所提供的 材料回答4~5题。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发展变化的
主要区位因素。
【典例2】(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12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
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CD
技术装备与科技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 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 利建设
7.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 √ )
【分析】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
稻生长的水热需求。
8.亚洲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适合于个体农户经 营。( √ ) 【分析】水稻生产是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性 农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 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水稻单产量较高,是人类喜 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均有分布。
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
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
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
要流向),完成(1)、(2)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 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生产。
2.信息提取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图分析,该区域农业将甘蔗、桑蚕的 生产与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颖的农业模式。该 种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2)该模式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栽植甘蔗、 桑树,以塘泥作甘蔗、桑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蔗叶可
作鱼饲料,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
5.农业类型就是农业地域类型。( × )
【分析】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
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
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 业等。
6.混合农业是种植业中的不同作物混合种植。( × ) 【分析】混合农业是农业不同部门的结合,农业部门主要有种 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因而种植业中的不同作物混合 (如小麦、玉米等),不能称为混合农业。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小结:
3.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1)特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2.技术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 √ ) 【分析】在现代农业中,人类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 改造而突破自然因素限制,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
定性因素。
3.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一定是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 有利条件。( × ) 【分析】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一定就是该地发展农 业生产的最有利条件,如新疆长绒棉生长的优越条件是光热丰 富,但其主导区位因素却是水源。
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2分); ③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 ④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2分);
农业区位与地域类型图的判读
1.读图分析 本图是“珠三角”地区的基塘生产模式图,属于混合农业地域 类型。该地区水热条件组合好,发展了水稻种植业,由于当地 地势低洼易涝,人们因地制宜挖地成塘,植桑养蚕,形成基塘
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 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劳动力
【典例5】(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
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 瑰花宜采用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交通运输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 典型地区 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 原 兰等地 气候温和、草类茂 盛;地广人稀,土 区位优势 地租金低;交通便 利 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 草生长;人口、城市众多,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先进 的科技
【典例9】(2011·浙江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
【读图专练】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 整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角洲地区。
3.迁移应用 (1)考查地形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地势低洼的地形经过人 们改造低洼处挖成鱼塘,塘泥堆积在较高处形成基。
(2)考查农业地域形成的条件、特点。降水丰富、地形平坦、
河网密集、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混合农业。 (3)考查市场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地广人稀,农业经营多样, 生产对象组合形式多样,对市场变化具有一定调节性的地区, 适宜混合农业的布局。 (4)考查农业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即农业可持续发 展。
4.随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对自然因素进行随意改 造。( × )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对一些自然 条件施加影响,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用。但这种改变是在 一定条件下的,不是所有的自然条件都可以被改变,从而发展
农业生产,改变的前提条件是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并通过
改变自然条件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护环 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