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技术一、育苗地的选择容器育苗大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育苗,能人为控制温、湿度,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使苗木生长快,缩短育苗时间。
如果在野外进行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和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忌选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二、育苗容器的准备育苗容器种类很多,形状、大小、制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可根据树种、育苗周期、苗木规格等的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类有外壁,内盛培养基,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
按制钵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土钵、陶钵和草钵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泥炭钵、纸钵、塑料钵和塑料袋等。
此外,合成树脂以及岩棉等也可用做容器材料。
另一类无外壁,将充分腐熟的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合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
三、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是装在容器内供育苗的材料,又称营养土或基质,它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养基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性质,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空隙度,有适当的离子交换能力,不带杂草和害虫,且需进行消毒。
四、育苗(一)装培养基。
将培养基装入容器内。
培养基装至容器容量的95%,容器按品字形排列成行,摆放容器的地方最好与地面隔开,置于用木材、塑料或铁制成的框架上。
(二)播种。
容器育苗必须采用良种,品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
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三)浇水。
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
对微小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好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即可,以防冲掉种子。
出苗和幼苗期浇水要多次、适量,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浇水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四)控制温、湿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
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
湿度不适宜,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根发霉、腐烂或枯萎、死亡。
苗木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80%~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
(五)施肥。
当种子发芽出土、种壳多数脱落时,开始进行追肥。
将含有一定比例氮、磷、钾养分的混合肥料,配制成水溶液,进行喷施,严禁干施化肥。
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
根外追施氮肥的浓度为0.1%~0.2%。
追肥时间、次数、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根据树种而定,一般在针叶树出现初生叶、阔叶树出现针叶,进入速生期前开始追肥。
根据苗木各发育时期的要求,不断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施肥用量,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
(六)间苗。
幼苗出齐后7天,间除过多的幼苗,最后每个容器中保留1株苗。
五、出圃容器苗的出圃标准,主要不是根据苗木高度而是要求充分形成根系团。
凡是未形成根系团的、苗木长势衰弱的、有根腐现象的,都不能出圃。
控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1前言控根容器育苗栽培是近几年兴的一种育苗栽培方式,主要优点是生根快、生根量大、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方便、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特别是名、特、新、稀、优树种在控根容器中栽培,省时省力、成活率高、见效快;在一些重要展销、接待会议上,用于租摆,更显示出特殊作用。
因此,控根容器苗木被称为活动的绿洲和可移动的森林。
几年来,通过对我国华北地区30余个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的栽培试验研究,制订出以下育苗技术规程。
2控根容器的选择。
2.1控根容器的组成控根快速育苗容器简称控根容器,由底盘、侧壁和插杆3个部件组成。
底盘的设计对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缠绕有独特的功能。
侧壁是凹凸相间,凸起外侧顶端有小孔,具有“气剪”控根,促使苗木快速生长的功能。
2.2控根容器的作用(1)增根作用:控根育苗容器内壁设计有一层特殊涂层。
且容器侧壁凹凸相间,外部突出的顶端开有气孔,当种苗根系向外和向下生长,接触空气(侧壁上的小孔)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根尖则停止生长,实施“空气修剪”和抑制无用根生长。
接着在根尖后部萌发3个或3个以上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根的数量以3的级数递增。
(2)控根作用:对根系的侧根进行修剪。
控根就是可以使侧根形状短而粗,发育数量大,接近自然生长形状,不会形成经缠绕的盘根。
同时,由于控根育苗容器底层的结构特殊,使向下生长的根在基部被空气修剪,在容器底部20毫米形成对水生病菌的绝缘层,确保了苗木的健康。
(3)促长作用:控根快速育苗技术可以用来培育大龄苗木、缩短生长期,并且具有气剪的所有优点。
由于控根育苗的形状与所用栽培基质的双重作用,根系在控根育苗容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空气修剪”,短而粗的侧根密密麻麻布满了容器周围,为植株迅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控根容器的选择3.1控根容器的种类和规格控根容器主要型号有:K2022、K2026、K3031、K4031、K4037、K6050、K6053、K8063、K9063等9个型号,适于培育不同规格的苗木。
3.2控根容器的选择容器的选择要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苗木的种类、苗木大小、苗木的生长时间和苗木规格大小来确定,在不影响苗木生长的前提,合理选用容器。
小灌木、匍匐类苗木,可选择用K2022规格的容器;根径4cm以下,高度3.5cm以下,易选用K3031容器;根径4cm以上,10cm 以下,高度3.5cm左右,可选用K9063规格的容器。
4栽培基质适宜栽培的基质主要种类有杂树皮、锯沫、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玉米秸)、花生壳、废菌棒、牛粪、圈粪等。
杂树皮、锯沫、枯枝落叶、作物秸秆(玉米秸)、花生壳等加工粉碎,最大直径不超过2cm。
加入特制菌液发酵后使用。
栽培基质与牛粪(圈粪)混合比例为8:2。
5苗木的选择5.1适宜栽培的主要树种:选择树种为名特新且价格较高的品种,如桂花、玉兰、紫叶挪威槭、黄花丁香、红叶紫荆、花叶复叶槭、金叶复叶槭、红枫、加拿大红枫、石榴、树桩月季、蓝冰柏、黄金海岸柏、刺柏等。
苗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树型优美、无病虫害的柱体。
5.2栽培苗木处理选用控根容器栽植的苗木应进行枝条和根系修剪,枝条修剪时把内膛枝、弱枝、病虫害枝剪去,根系修剪应剪去老根、露新茬,根长控制在15-20cm,裸根栽植。
栽植前用200ppm的ABT2生根粉溶液或国光20生根粉对根系进行浸泡。
5.3苗木栽植栽植最好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栽后先放置在树下或避阴网。
为了确保苗木的成活,要做到苗木随起随栽,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在地方假植,尽量减少苗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以防失水过多。
栽植时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栽植时根底部要垫一定基质,边栽边提动,然后踩实,基质不用太满,基质离容器上边缘5cm左右,以便浇水。
6控根容器苗木放置地的选择控根容器苗木摆放位置在平坦的地面,如水泥地、铺装地,如地面为裸露土壤应在地面垫一层石子或粗炭渣,地上经常洒水保持地下湿度,有利于根系补充氧气和水份,控根容器苗木不要长时间放在土地上,以免根系从容器长出扎入地下,失去控根的作用。
7控根容器的固定在废弃土地上育苗,首先整平土地、压实垫砖、挖坑栽柱。
柱子采用粗10cm、高240cm的钢管,底部用水泥坑柱,另加顶柱加固,200cm处固定一横担,成十字形,横担长度300cm,平均拉4根钢丝绳,间隔75cm,每两个柱间留出一条宽一米的生产路。
然后把栽植好的容器苗木分类,一字排在钢丝绳下,用特制塑料绑扣,将树干固定在钢丝绳上,以防风刮。
单行放置应用支架固定,灌木及草本植物如蓝冰柏、黄金海岸柏、帝王柏、刺柏、美人蕉等可直接放在水泥地或铺装地面上。
栽培的容器苗统一安装滴灌,达到一个容器一个滴头。
8控根容器苗的管理8.1浇水浇水方式和浇水量是容器苗支持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规模生产中采用喷灌和人工操作两种方式。
喷灌省时省力,受时间限制。
根据天气季节温湿度变化浇水尤为重要,浇水要浇透,不要上湿下干,掌握不好就会造成缺水或多水现象,对苗木生长都不利,浇水最佳时间是早晨。
8.2浇水量不同植物、不同苗木、不同容器、不同基质,所需水份不同。
浇水应根据容器类型、基质配制、苗木种类进行合理分区。
同一容器、同一基质、同一苗木、相同或相近的苗木放在一个区。
在浇水时一定要确保每个容器都能获得大约等量的水。
容器苗的用水量一般要大于地栽苗,浇水的次数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要随苗木的需要而灵活掌握。
栽新苗木栽入控根容器后,需要大量水,控根容器四周底部都有通气孔。
栽植基质透水性强,新栽苗木要连续数天浇水,夏天每天早晚要各浇一次。
控根容器浇水不及时或浇不透水或出现干旱甚至会出现跟死现象,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8.3施肥控根容器苗木的生长速度与施肥关系密切,容器苗与地栽苗不同。
特别是对于封闭式容器育苗,苗木从土壤中吸收到的养分较少或极少。
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
由此可见,施肥对容器栽培来说尤为重要。
春天是植株旺盛生长期,施肥能及时供给植株需要的养分,此时施肥以氮肥为主,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
这样既可使植株枝叶茂盛,还利于生根。
在使用化肥的同时,还可以使一些腐熟的圈肥,这样不仅能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使苗木全面吸收养分。
对长势较差的苗木,还可对其叶面喷施肥料,一般多采用浓度为0.5%尿素或800倍的磷酸二氢钾,每两周喷一次连续三次。
对名优苗木也可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如:持力硼硫酸铜,硫酸亚铁等。
N、P、K及微量元素使用可根据各苗木叶内营养参考值表确定。
9控根容器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是控根容器的重要一环,泰安地区近3年最低气温达-14℃,局部短时达-18℃,如沤制物不采取保护措施,控根容器的根系会受到冻伤影响来年的生长。
9.1冬季防护措施土埋法。
立冬过后,首先挖好地沟,深度25cm将容器苗有规则的排放在一起,周围培上土,浇透水。
覆盖法,将控根容器的苗木集中一起,用锯末,草苫、秸秆覆盖容器表面。
9.2对不耐寒的小容器苗木、名贵苗木移入温室或防寒棚进入冬季,浇水量要少,适当控水。
温度降到0℃左右时要浇防冻水。
控制氮肥的用量,可以施一些磷肥或土杂肥来提高容器苗木的抗寒能力。
9.3入冬后,最好不要进行修剪,因为修剪会促使芽的分化和苗木的生长,致使容器苗的抗寒能力下降。
同时。
产生的伤口直到春季开始生长才能愈合,而在冬季,伤口很容易发生腐烂而降低树势。
9.4包干涂白,在控根容器苗主干周围捆上稻草或草绳缠绕,也可以用塑料薄膜包上树干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空气的流动。
用石硫合剂涂白,既可以防止冻害也可以防止虫害。
10有害生物的防治控根容器苗木主要有害生物种类与大田基本相同,如刺蛾、介壳虫、天牛、蚜虫、白粉病等,可按常规方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