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一、例题回放,明确题型例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达效果.(2008年重庆中考《别踩疼了雪》)例2:请你分析选文第1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2009年沈阳中考《迷雾灯塔之光》)例3: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第16段中加点词“断层”的含义.(2010年锦州中考《六床病人》)【常见题型】1、怎样理解(解读)这句话的含义。
2、分析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达效果或或表达上的好处)。
二、例题引领,总结方法1、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例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请分析“聪明”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这里的“聪明”就是笨,愚蠢,是形容词的褒词贬用,突出地表现出因未能真正理解父亲爱心的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答题角度一: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或词语的感情色彩减弱。
例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丰子恺《白鹅》)请分析“厉声呵斥”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角度二:修辞手法词语使用了某种修辞,常见的是比喻和拟人。
例3: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请分析“排”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排”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之后的迂腐之气例4: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突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答题角度四:写作手法联系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思路】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表现情感(表现内容)人物描写写作手法2009河南省中考阅读练习1:阅读《北京时间不到点》,并回答问题。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4分)(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答案1:“凝固”是固定不动的意思。
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得知时间已过,不能享受优惠时的失望又无助的表情。
答案2:“揩”是擦的意思,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对众人善意谎言的由衷感激之情。
2010年河南省中考阅读练习2:请阅读《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并回答问题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2008年河南省中考阅读例3:阅读《梨一样的苹果》,并回答问题。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画线文字的表达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分析关键句子的作用【辨析易混淆概念】表达作用----联系文章内容和中心。
语言赏析----品味语言的外在形式。
三、综合练习,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多说一两句话麦父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
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
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
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
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
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
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
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
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
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
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
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
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
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
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
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
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
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
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
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
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
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
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
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
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
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
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
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成货?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成菜了。
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成货,一直要吃到夏天呢。
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
老父亲摇着头说,成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
病人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
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
一位年轻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
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
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
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
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
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妈妈弯腰对孩子说。
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9期)1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6分)(1)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
(一)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
骄傲的红薯周海亮⑴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近些日子尤为如此。
有时在校门口匆匆见一面,母亲塞给儿子零食和钱,表情局促不安。
然后母亲说,该回去了。
儿子说再聊一会儿吧,眼神却飘忽不...定.。
母亲笑笑,转身,横穿马路,走出不远,又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回头。
她想再看一眼儿子,哪怕是背影。
儿子却不见了。
儿子像在逃离,逃离母亲的关切。
⑵母亲很满足——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高大英俊,学生会干部,有奖学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并且她知道,儿子正在偷偷恋爱。
她曾远远地看过那姑娘一眼,瘦瘦高高,和儿子很是般配。
⑶可是今天她很想见儿子一面。
今天,她有了充足的借口。
老家人送她一小袋红薯,个儿大皮儿薄,脆生生地喜人。
煮熟了,香甜的红瓤化成蜜,直接淌进咽喉里。
母亲挑了几个大的,煮熟,装进保温桶,又在外面包了棉衣,然后骑上她的三轮车。
儿子从小就爱吃红薯,一路上母亲偷偷地笑。
她想,应该叮嘱儿子给姑娘留两个。
⑷这是冬天,街上的积雪未及清理,就被车轮和行人轧实,变成光滑的冰面。
家离学校约五公里,雪还在下,母亲头顶白花花一片,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雪花。
她把三轮车在街角停下,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母亲再一次偷偷地笑了。
⑸所以,她没有注意到开过来的一辆轿车。
车子在冰面上滑行好几米才停下来。
司机摁响了喇叭,母亲一惊,忙往旁边躲闪,却打一个趔趄,然后滑倒。
她慌慌张张爬起,未及站稳,又一次摔倒。
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
她的脸被一块露出冰面的玻璃碴儿划开一条口子,已经流出了血。
⑹司机吓坏了。
他说,我得陪你去医院看看。
母亲笑笑说,没事。
司机说可是你的脸在流血……⑺在流血?母亲变了表情。
果然,汽车的反光镜里,她看到自己流血的脸。
她想这样的脸,怎么去见儿子呢?⑻司机看着母亲,好像除了脸上的伤口,她真的没事。
司机便掏出两百块钱和一张名片。
这上面有我的电话,他说,随时可打电话给我。
⑼母亲一只手抱着保温桶,一只手推搡着名片和钱。
突然她停下来,认真地对司机说,你真的想帮我吗?如果这样,能不能请你把这个保温桶转交给我的儿子……他在这个大学读书,他功课很好……⑽母亲指了指那座气派的教学楼,脸上露着骄傲的表情。
⑾片刻之后,司机在校门口见到母亲的儿子,将保温桶递给他,说,你妈让我带给你的。
男孩说,哦。
眼睛紧张地盯着校园里一条卵石小路。
小路上站着一位高高瘦瘦的长发女孩。
⑿司机提醒他说,是煮红薯。
你妈让你先吃一个,她说,还热着。
⒀男孩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她人呢?⒁司机说,她横穿马路,我的车开过来,她一紧张,滑倒了,脸被划破一条口子,流了血。
她不敢来见你,可能怕你伤心……她任凭身体跌上冰面,却用双手保护着这个保温桶,她嘱咐你现在就吃一个,她说,现在还热着……⒂男孩愣愣地看着保温桶,慢慢将它打开。
那里面,挤着四五个尚存温热的煮红薯。
它们朴实、土气,甚至丑陋,可是它们香甜、温热,就像老家的乡亲,更像母亲。
⒃司机拍拍男孩的肩膀,说,她还没走。
顺着司机的手指,男孩看到了风雪中的母亲。
往这边看。
似乎儿子看到了母亲的笑容,似乎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目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光。
母亲慌慌张张地上了三轮车,转一个弯,就不见了。
母亲的头发,银白如雪。
⒄男孩没有追上去。
他知道母亲不会也不想让他追上去。
可是他已决定,今晚,就回家看看母亲。
他还会告诉女友,母亲并不是退休干部,她一直靠收废品供他读大学。
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他的骄傲。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10期,有删改)18.文章开篇“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母亲为什么“很少去看她的儿子”?(3分)19.第⑷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20.品味文中画波浪线句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每小题2分,共4分)(1)她的手里,仍然稳稳地抱.着那个保温桶。
(2)她躲在一棵树的后面,偷偷..往这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