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关注心血管健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部分内容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最后一节,是继物质运输的载体、器官和途径的总结和延伸,其康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走入现实生活,自发地结合自身实际来关注健康,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学情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学生对于心脏和血管等知识已经具有了储备基础,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见措施。
【目标定位】知识目标:1.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出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能力目标: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并讨论心血管疾病和生活习惯的关系;2.通过活动“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合以及作的能力。
3.通过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学习,学会运用急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
2、探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3、说出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教学难点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学生调查、交流调查报告、创设问题情境、图像情景和模拟情景等,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搜集资料、交流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取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通过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达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来健康的危害。
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获得知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根据不同主题分组开展课前调查(调查搜集范围:家人、亲戚、邻居、医生、网络等)调查搜集内容:(1)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2)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提前感知(5分钟)2、影响因素有:遗传、先天性因素、生活方式3、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过量的酒精使脂类物资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变窄、血压升高,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
4、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5、(1)就地休息,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2)采取便于呼吸的舒适姿势,让病人半卧位靠在被子上,足稍抬起。
(3)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4)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
(5)急救重要原则:早发现、早抢救、早把病人送往医院。
完成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初步了解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措施以及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互动层层推进(20分钟)过渡: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知识点一: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知识点一: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相关知识:水蚤是一种常见的浮游动物水蚤的身体只有几毫米大小,体表有两片透明的瓣壳,用胸肢上的刚毛游泳。
在夏季,雌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使水面呈一片红色,故又称红虫。
探究活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1)提出问题: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2)做出假设:。
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结果生一: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
生二:以中老年人居多。
生三:除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他们的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影响很大:如缺乏运动,高脂饮食使体重超标,高盐饮食使血压增高,长期的精神紧张,遇到事情想不开等也都有影响。
通过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结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点拨: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血流被阻断,部分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往往发作突然。
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包括:①过度劳累。
做不能胜任的体内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的体育活动、连续紧张的劳累等。
②激动。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病人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③暴饮暴食。
进食大量含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会突然升高。
④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也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早发现病人的情况,早抢救,早把病人送往医院,是急救的重要原则。
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及时的自救也是很重要的,平日里准备好硝酸甘油片等应急药物,以防突然发病。
治。
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知道遇到紧急情况应如何处理。
知识整合巩固提高(5分钟)1、通过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惑?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二、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遗传、先天性因素、生活方式三、保持心血管健康: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精神状态四、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通过归纳总结展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纲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形成知识体系,达到知识融会贯通。
灵【板书设计】第四节 关注心血管健康 保持心血管健康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心血管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学生对于心脏和血管等知识已经具有了储备基础,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感知心血管疾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学习防治的常见措施。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
效果分析《关注心血管健康》是初一年级学生了解人类健康的重要一课。
因为本课涉及实验,内容较多,因此,结合观看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的设计也是结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互动,气氛活跃。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解,使这些知识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本节课的小结,采用学生畅谈收获的形式出现,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课堂教学非常有效.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最后一节,是继物质运输的载体、器官和途径的总结和延伸,其活动内容是以前三节为铺垫,通过实验探究直观、理性的认识关注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走入现实生活,自发地结合自身实际来关注健康,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和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课时分配:1课时评测练习1、下列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青少年无关B、出现低龄化倾向C、只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就不可能得心血管疾病D、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2、酒精对于水蚤心率的影响是:酒精浓度增加会导致( )。
A、心率增加B、心率降低C、心率忽快忽慢D、心率先慢后快3、以下哪种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有致死作用?( )A、5%B、10%C、15%D、20%4、过量的酒精对人体心血管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动脉硬化B、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C、使血压升高D、使红细胞数量增加5、下列有关体育锻炼对人体心脏的影响,错误的是( )A、改善血液循环B、使心肌发达C、心脏收缩能力增强D、使心肌数目增加6、下列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是()①心肌梗死②动脉硬化③心律失常④脑栓塞⑤糖尿病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④⑤课后反思本节通过报告数据,从生活常识入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结合课本插图,加深对影响心血管健康因素的认识。
在指导学生探究活动时,最好提出明确具体的活动内容,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分辨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更进一步明确酗酒的危害的感性知识,在教师引导下,多媒体课件和活动体验相结合,使学生轻松掌握和理性归纳,并能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的生理现象。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中首先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种类,指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最后掌握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使学生容易明白,不致死记硬背,而且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控制不得当,使本节课训练的时间紧张。
二、在学生讨论时,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注重不够充分,缺乏详细的引导。
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课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说明不健康的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说出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并讨论心血管疾病和生活习惯的关系;2.通过活动“探究酒精和烟草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合以及作的能力。
3.通过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学习,学会运用急救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