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解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解读 (1)

2004年7月(阜阳奶粉事件后)起,国务院成 立《食品卫生法》修改领导小组;
2009年2月(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安全法》 出台。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3年,金华敌敌畏火腿事件:为 增加产能,用敌敌畏泡火腿‥ ‥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3年,太仓肉松事件: 用死猪肉做肉松。
食品安全法中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质量监督部门: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 对食品生产活动进行监管 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施许可和监管 对食品相关产品进行监管 对食品进出口进行监管 对食品检验机构进行资质认定
食品安全法中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颁发食品流通许可 对食品流通活动进行日常管理Leabharlann 食品安全法中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亮点4---虚假代言需承担连带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55条规定,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 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 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 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该条规弥补了当前法律在规 制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方面的 漏洞和不足,为消费者追究 代言虚假广告的明星的责任 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对现有 立法的重大突破。
案例二 与可口可乐公司同样“后知
后觉”的还有乳业龙头企业 的光明 2012年6月27日光明乳业 产品“优倍”在微博上报料 出出现质量问题,同样的紫 薯置于不同优倍乳品中,竟 产生不同颜色,怀疑产品混 入烧碱。事件影响大后,企 业才不得不发出召回令,宣 称因生产事故导致碱水渗入 牛奶涉及产品为300盒左右。
-违法添加三聚氰胺。截至08年12月底,全国累计 免费筛查2240.1万人,累计报告肾结石患儿29.6 万人,住院治疗52898人,治愈出院52582人,死 亡? 。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大头娃娃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结石宝宝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这两起与乳制品有关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推 出了《食品安全法》-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4年 ,龙口粉丝事件: 为降低成本,改换原料并违 法添加化学增白剂。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多起甲醇勾兑白酒事件‥ ‥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6年9月13日,上海瘦肉精事件:食用 猪内脏和猪肉导致409人中毒。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9年2月18日,广州市“瘦肉精”中毒 事件放倒70人,不少人闻“瘦肉精”色变。
2015年3月两会,《食品 安全法》最快上半年出台。
《食品卫生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食品的卫生 第三章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 第四章 食品容器、包装材
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 卫生 第五章 食品卫生标准和管 理办法的制定 第六章 食品卫生管理 第七章 食品卫生监督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中国食品标准正逐步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严格化, 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涉 及“标准之争”。如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新国标倒退、 白酒塑化剂超标、立顿茶包事件、农夫山泉标准不及 自来水等,随便到网上一搜就能查到一堆:肯德基称 “4天一换油”符合中国标准;强生称召回不涉及中 国,完全符合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已经成了很 多产品甚至世界知名品牌,常用的“挡箭牌”。
“对于10倍赔偿”的注意事项
第一,消费者要保留有效的消费凭证; 第二,发现问题,应尽可能保存食品现样,条件许可的
要 拍下照片并马上与商家反映,确认变质事实; 第三,双方对食品质量问题有争议的,要及时提请卫生
防疫中心、质监局等有关的质量检测部门作出鉴定; 第四,协商不成,应及时投诉。因为食品是比较特殊的
食品安全法中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农业行政部门: 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职责相衔接。 《食品安全法》第二条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 的初级产品(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 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 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 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食品安 全法的有关规定。
这些都反映出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标准 存在重复交叉、脱节、指标缺失等现 象。
解决标准缺乏和不统一、不衔接问题, 建立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仍 是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一项长期任 务。
亮点2---十倍索赔
珠海市民张先生于2010年5月8 日,在南屏的和大福超市购买嘉 顿牌鸡味饼干1盒买一送一,购 买价格为11.2元;其中1盒饼干 生产日期为2009年5月8日,另 1盒饼干生产日期为2009年4月 23日;上述饼干保质期均为12 个月。
食品安全事件的大背景和共性规律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食品安全事件高发具有关联性 -工业化推动社会人均GDP的提升 -工业化促使居民消费发生变化 -工业化批量生产增大公众消费风险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环境
美国学者 赛缪尔.P.亨廷顿(Huntington,s.p) 现代化动乱理论
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现代化水平与稳定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纯正 的传统社会虽然愚昧、贫穷,但稳定;当传统的 社会开始启动现代化,并取得一定成就后,不稳 定和内乱加剧;而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高度时, 社会再度呈现稳定状态。
2006年发生“多宝鱼事件”时也曾有过“标准之 争”,上海有关部门对30个多宝鱼样品进行药残 检测,发现超标药物有7种,但海洋渔业地方部门 参照农业部的规定抽取了26个多宝鱼样品检测, 结果却全部合格。
为此,食品安全法明 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的原则, 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标准、食品 卫生标准、食品质量 标准等予以整合,统 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安全法》及解读
立法背景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 基本框架与特点 我国食品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法》条例亮点 《食品安全法》几点探讨
一、立法背景与当前食品 安全形势
透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近年来两起与奶制品有关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 2004年4月,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大头娃娃)
-营养不良婴儿299例, 13人并发症死亡; 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结石宝宝)
食品法律制度特点-相对滞后,缺乏理论思考, 对相关制度的研究明显缺位。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演变
《食品卫生法》
《食品安全法》
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 生管理条例》。
1982年11月,第五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卫生法(试 行)》。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颁发餐饮服务许可 对餐饮服务活动进行日常管理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管,由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实施管理
四、《食品安全法》条例亮点
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费者可十倍索赔 “问题食品”要召回 明星代言食品出问题承担连带责任 食品免检成历史名词
亮点1---统一标准
结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 生着动乱。”
二、基本框架和特点
中国的食品行业特点
食品生产经营特点-环节多,产业链长,“从 田头到餐桌”;
食品行业发展特点-规模大,主体多,管理水 平低(全国生产企业44万家,小作坊80%) ;
食品监管体制特点-卫生、农业、质监、工商、 食药监等,多部门参与,监管存在盲点;
2010年以前,我国生乳 收购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
数不超过50万个,蛋白质 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 而新修订的标准,把细菌
指标上调为200万个,蛋 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 克。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
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 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放
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 (10万个)标准的20倍。
三、我国食品监管体制
现阶段我国食品监管体制
多部门实施的分段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法》的体制特点
一、强化地方责任
二、明确部门职责
食品安全法中各监管部门的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规范 牵头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标准“不标准”一直是我国食品安 全监管的软肋。
从苏丹红到孔雀石绿,从夺命果冻到可能致 癌的PVC保鲜膜……标准的陈旧与缺失让 食品安全的防线一次次失守。
案例
根据卫生部门的规定,黄花菜不属于“干菜”,因 此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但质检和农业部门的相关 标准却规定“黄花菜”属于“干菜”,可以允许其 二氧化硫残留,两者相互矛盾。
即消费者买到了过期食品。经调 解后,超市赔偿112元人民币给 当事人。
“10倍赔偿”不容乐观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有利于遏制食品造 假行为。但“10倍赔偿”对激活公众的诉 讼热情的作用,仍然不可盲目乐观。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购买食品,一是数量不会 太大,二是总价也不会太高,一旦发现其“不 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商家一般只接受退货;对 此结果不满的消费者,可以上庭主张“十倍的 赔偿金”。不过,这样一来,消费者得先去鉴 定食品有问题,或者主张销售者“明知是不符 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还继续销售,要支付 律师费、预付诉讼费,之后,搭上若干天的时 间与精力,而最后可能得到的,也不过是数额 不高的赔偿金对商家丝毫没有惩罚性。
《食品安全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和评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 第五章 食品检验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食品安全法》的特点
体现预防为主的理念- 凸显制度框架的构建- 强调安全标准的统一- 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 突出牵头部门的作用- 明确食品企业的责任- 应对当前主要的问题- 加大违法的制裁力度-
1995年10月第八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卫生法》(简称 《食品卫生法》)。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 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 6月1日起施行。同时《食 品卫生法》废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