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
追问:为什么用1/3表示?
比较:和例1一样,这盘桃也是6个。为什么例1每份用1/2表示,这里却用1/3表示?
3.深入认识几分之一
(1)出示导学单,引导自主学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集体交流
4.回顾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几分之一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版块三】
1.想想做做第1题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4.学生畅所欲言
三、练习理解,内化新知(10分)
1.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想法
2.学生可能回答:第1列都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份都用1/4表示;第2行左图平均分成4份,右图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数也不同。
3.学生分一分、涂一涂
集体交流分得过程
4.(1)学生动手操作
说说你是怎么拿的(电脑演示)
5.创编题:一天是一个星期的几分之几?1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1秒钟是1分钟的几分之几?
【版块四]
【教后反思】
2.想想做做第2题
追问:第1列两幅图为什么都用1/4表示?第2行两幅图都是8个正方体平均分,为什么表示每份的分数不同?
3.想想做做第3题
4.小棒游戏,比比谁拿得又快又准
(1)一堆小棒有18根,先拿出这堆小棒的1/2,再拿出这堆小棒的1/3
(2)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3)老师也拿出了一堆小棒的1/4,是1根:猜猜这堆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如果拿出的是2根呢?
(4)学生可能回答: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3.(1)学生根据导学单操作比较
导学单:
①分一分: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在图上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②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分法,看看你们组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③比一比: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得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课件出示:把一盘桃(6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比较:一个西瓜的1/2和一盘桃的1/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
【板块二】
1.深入认识1/2
(1)出示导学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2.深入认识1/3
出示情境图:如果把一盘桃(6个)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教学
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本节课重在通过操作实践理解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使学生完善对几分之一的认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活经验,情境引入(5分)
“认识几分之一”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共几课时
1
课
型
新授课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用几分之一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分数在实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表示的含义
难点:理解每份的几个物体用几分之一表示
(2)生自由操作,并说想法
(3)生说想法,电脑演示验证
5.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10分)
1.完成《补充习题》第60页第2题、第61页第3、4题;
2.提高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重叠在一起,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板块一】
1.课件出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②比一比,想一想:每盘桃的总数不同,分得的每份个数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得出:不管一盘桃有几个,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只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2.(1)学生先在图上分一分,再填一填;
(2)交流分的过程
(3)学生可能回答: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
1.学生可能回答:1/2
2.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是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还是这盘桃的1/2。
3.集体交流后得出: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或这个整体的1/2。
二、操作比较,感知体会(15分)
(1)学生根据导学单操作比较
导学单:
①分一分,涂一涂:请表示出下图中每盘桃的1/2(书本地76页中间两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