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案例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拉琴十分刺耳感到十分沮丧,躲到树林中练习遇到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在她的鼓励、激发下,我重拾信心。
后来我知道了这位老妇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善意的谎言帮助一个失落、自卑的年轻人成才,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在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
根据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语言与神态的变化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感激、敬佩之情。
2、了解老妇人对“我”一份特殊的关爱和鼓励,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和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她可亲可敬的形象。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分析字义,导入新课(二)、首尾对照,体会变化(三)、研读语句,深入感悟(四)、感情朗读,升华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以研读老人的语言、神态,感受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为主开展教学。
对老人的语言描写,没有字斟句酌去讲解,没有提太多理解性的问题,没有拘泥于固定单一的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倡读—想—说相结合,通过反复读去思考、去感悟、去表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读的方面,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激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主要是采用抓重点语句描写来感悟人物内心的方法。
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的方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默读、学生齐读、师生对读……)读得很充分,读得有层次,而且也读得有效果。
整节课中,不必拘泥于内容的理解,而是读中领悟,读写结合。
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突破了重点,深化了情感。
通过引读的方式,明确指出我的这些变化都源于“老妇人”的巧妙的帮助。
师如何在文本空白处,抓住特有的写作特色,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老师应该予以关注的。
教学中抓住老妇人的言行、神态和我的心理、行为变化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中,我着重进行了“读写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为主的教学安排。
语文教学应做到师生对话、人本对话、生生对话,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补白训练,让学生想象到老人平静的眼神仿佛在说什么。
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做一个反馈,检验学生是否学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