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经复习思考题

内经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试述《内经》人体整体观的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

3、《内经》理论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1.词解:
“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飧泄、胀、清阳、浊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厥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权衡规矩、“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背诵:
“xx者,天地之道—重热则寒。


“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


“故喜怒伤气—冬生咳嗽。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xx也。


“善诊者—以诊则不失也。


“故邪风之至—半死半生也。


3.理解:
(1)xx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3)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为什么治病必须“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
结合本篇内容,试述你对疾病转归的认识?
1.为什么“四时xx,生病起于过用”?
2.说明饮食气入胃后在体内的输布过程,并说明这一理论的临床意义。

3.结合《五脏别论篇》说明“独取寸口”诊脉法的诊病原理。

4.背诵:
“食气入胃…五经并行。


5.解释:
(1)淫气于经;
(2)气归于xx;3)毛脉合精;
(4)肺朝百脉。

1、说明“六气”的概念。

2、说明“六气”不足的病候及其机理。

3、您如何理解“六气不分贵贱”和“六气源于一气”的观点?
1.背诵“心者,君主之官……不得相失也。


2.如何理解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十二官不得相失”、“主明则下安”的观点说明什么问题。

1为什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2说明你对“精神魂魄”等概念的理解,并从“意志思虑智”的含义说明思维的过程。

3简述情志过激的致病特点。

4说明五脏所相应藏舍的精气神。

5背诵“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6背诵“肝藏血,血舍魂,……实则胀,五脏不安。


7掌握词解:
德流气薄、泾溲不利、本于神、胸盈仰息、破脱肉、长生久视。

1.简述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2.五脏与体表五华、五体有何通应关系?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一、词解:
阳道实,阴道虚、阴阳异位、四肢不用、肠澼、飧泄
二、背诵:
“阳者,天气也……阴受湿气”。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故不用焉”。

1.脏和腑各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魄门亦为五脏使”?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为什么说“气口独为五脏主”?
4.解释:
(1)魄门亦为五脏使;
(2)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
(3)气口。

1、何气为营,何气为卫?两者的分布与会合怎样?
2、试述中焦的功能?
3、熟记:
“人受气于谷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愿闻中焦之所出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


1.“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具体情况如何?
2.说明外感病的发病机理。

3.本篇提出什么样的诊治法则?
4.背诵:
“风雨寒热…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5.解释:
(1)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2)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1、试述调治经络的意义。

2、试述本篇虚实含义、虚实形成的原因、机理。

3、分析“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阴盛则内寒”的古今之别。

1.如何理解“百病皆生于气”?
2.试述“九气”致病的病机,对后世有何指导意义?
3、背诵: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思则气结”
1.词解:
生气通天、四维相代、煎厥、薄厥、偏枯、足生大丁、肠澼。

2.背诵:
“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xx—使从薄厥。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形乃困薄。


“阴者藏精而起亟—气立如故。


“凡xx之要—发为痿厥。


3.理解:
(1)试述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2)如何理解阴精和阳气的关系及“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含义?
(3)怎样理解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及其意义?
1.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如何理解“一日一夜五分之,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2.何为“五虚”?何为“五实”?为什么说“五虚死”?“五实死”?为什么“其时有生者”?
1、词解:
病机、掉眩、暴注下迫、瞀瘛。

2、背诵:
病机十九条。

3、分析病机十九条?
痛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要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痛症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经脉流行不止……故卒然而痛。


1.“五藏六府皆令人咳”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指导价值?
2.引起咳嗽的病因是什么?它在发病上有何特点?
3.五藏咳和六府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它们的传变规律如何?
4.“聚于胃,关于肺”说明什么问题?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5.解释:
(1)五脏各以其时受病;
(2)聚于胃,关于肺。

6.背诵: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甚则为泄痛。


1、怎样理解精气与邪气在热病过程中的关系?
2、试述风厥的概念,治法及临床意义。

3、xx劳风,风水?
4、掌握“阴阳交”、“三死”、“风厥”、“劳风”、“风水”、“强上冥视”、“以违法行”、“以救俯仰”、“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等词句。

1.为什么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热病的病机是什么?
2.说明伤寒六经传变的规律和病候。

3.热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如何理解?
4.遗热和复食的病机是什么?如何治疗?
5.如何区别暑病与温病?治暑的大法是什么?
(1)伤寒;
(2)两感;
(3)未入于脏;
(4)烦满而囊缩。

1、试述痿证的概念、病因病机。

2、试述五体痿的病机及症状。

3、如何理解“治痿独取xx”?
1.为什么“诊法常以平旦”?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
2.本篇如何强调四诊合参这一诊法原则?
3.脉诊的原理是什么?试述短、数、大、细、代、涩等脉的诊病意义。

4.什么是五色“欲”与“不欲”?有何诊病意义?
5.本篇提出哪些“失守”和“失强”病候?各说明什么病情?
1、说明“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和“平息调脉”诊脉方法。

2、如何区分四时五脏平病死脉?您对“脉合四时阴阳”这一脉学理论有何体会?
3、什么叫虚里诊?有何诊病意义?
4、什么叫“脉之胃气”?为什么“脉以胃气为本”?
1.如何根据五色诊断疾病的性质?
2.望色诊病的要领是什么?
3.谈谈您对面部部位配属相应脏腑形身这一诊法理论的见解。

1、词解:
标本、标本相移
2、背诵:
“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是谓妄行。


3、理解:
(1)何谓“标”、“本”、“逆”、“从”?
(2)“标本缓急”如何运用?
(3)辨别标本有何意义?
1、毒药治病的用药原则及饮食调养的作用?
1.说明水肿病的病机、病候和治疗法则。

2.名词解释:
开鬼门、洁净xx、去xxxx莝。

1.为什么“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
2.为什么治病必须“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3.谈谈您对“五方异治”的见解和体会。

1、词解: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决之。

2、试述本文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特点。

1、xx正治法、反治法?举例说明?
2、怎样理解“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有何意义?
3、理解治方的法则。

1.本文提出什么样的养生方法?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方法?
2.肾气与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有何关系?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解释:
(1)虚邪贼风;
(2)天癸;
(3)地道不通。

1、试述四时养生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养生方法。

2、谈谈你对“治未病”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