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如何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情感

精编如何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情感


1.要关注注释中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相关资料
为什么要强调“在洛阳结识了当地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好友”?
2.要关注注释中关键字词的含义解释
勤王 游秦 风日
3.要学会将注释的内容和诗句本身结合起来理解含义
返回
找关键词句,理解诗歌情感
1、找传达主要感情的关键词(诗眼) 2、找体现主要思想的中心句
虞美人 •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míng méng )处。
楼儿忒(tuī )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注:溟濛,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忒,太)
•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 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诗眼: 愁
表露情感的词句: 天怜客子乡关远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首诗第三、四两句传达出诗人怎么样 的感情?
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感情变化:作者的感情经历了由悠然到惆怅的变化过程。
皎月朗照 风吹竹动

残烛冷月 秋雨淋竹

返回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②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③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 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②晚籁:夜晚或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声 ③原:原野
如何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情感
【考点阐释】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阅读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作品的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想内容”指作品的整体内容,主要指作品的 主旨和寓意; “观点态度”指作者渗透在诗词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哪些?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把握古诗词思想感情的途径
看标题
看注释
找关键词句 看形象
品味意象 练一练
答题步骤示意图 ①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 两个字的词) ②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相关诗句的内 容来进行解读。
练习
从诗歌题目可以挖掘出哪些信息
1.暗示情感
《哭晁卿衡 》《邯郸冬至夜思家》
2.点明内容和描写对象
【唐】韦应物
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 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 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
的孤独。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
【金】赵秉文
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过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动,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 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 冷袭人。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 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
1.要关注意象中物象前缀的形容词所表现出来的情境意味
皎月 冷晕 亮烛 残烛 栖息中的惊鸟 睡不着的惊鸟
2.也要关注各类意象组合起来之后整体的情境氛围。
返回
注释的提示作用
1.解释生字、专有名词,对 某诗句的注解有可能是解读诗人 思想感情的关键。
发临洮(táo)将赴北庭留别① 唐·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 ,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 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 ③勤王:尽力为国事
春日京中有怀①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②,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③,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①作者曾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当地 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回 到了西都长安。 ②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③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三、四句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2.“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凉床”、 “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冷清、 凄凉的心境。
直接表明感情的字词 和整体情境要吻合的形容词 非常规的动词
返回
抓核心意象,体会诗歌情感
诗歌的意象是诗歌景物和情志 的结合体。只有领悟“意象”中的 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常见意象往往有些固定的情感表达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 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隐逸生活的追求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柳——以折柳表惜别。 流水——时间的流失 落花——人生的无常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秋斋独宿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 以爱国热忱戍守边疆。
2.一心尽力王事岂敢说路远,自己只能在梦中回到故 故乡。说明诗人虽思念故乡但觉得尽力国事更重要。
注释的提示作用
2.注释中介绍大家不熟悉的作者情况, 有时介绍的内容就是把握思想感情的要点, 指明了理解诗歌大意的方向。一定要深入挖 掘暗示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今年“独游秦”“花徒发”表现了诗人独在长安的孤寂心情 颔联想象洛阳亲朋好友相聚欢饮的场面。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2.表达诗人对洛阳风光的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表现出 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尾联一方面表达在留恋洛阳的风光,另一方面表达了来年 要加倍偿还自己错失的洛城春光,十分昂扬乐观。
《石灰吟》《马诗》
3.辨明题材
《从军行》 《潼关怀古》《暮春浐水送别》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诗歌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诗歌表达了诗人告别友人的隐隐哀愁。
2.首联別宴对樽,离愁满腹,默然无语。颔联别路缭 缭绕,朋友情深。颈联告别朋友,一路上明月隐树,长 河淹没在黎明之中,内心茫然。尾联盼重逢却无 望。诗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