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_2021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_2021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2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明矾和漂白粉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B. 将、、溶液直接蒸干均不能得到原溶质C. 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可以混合施用D.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铁筒里盛硫酸铝溶液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C.实验c中将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 .若用NaOH 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3.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 2和3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B .当符合3v 正(N 2)=v 正(H 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单位时间消耗a mol N 2,同时生成3a mol H 2D .当N 2、H 2、NH 3的分子数比为1∶3∶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已知:①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1=-Q 1②H 2(g)+12O 2(g)===H 2O(g) ΔH 2=-Q 2③H 2(g)+12O 2(g)===H 2O(l) ΔH 3=-Q 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是( )A .0.4Q 1+0.05Q 2B .0.4Q 1+0.1Q 2C .0.4Q 1+0.05Q 3D .0.4Q 1+0.1Q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C.、的反应在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D. 一个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6. 已知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橙色)+H2O 2Cr(黄色)+2H+。

下列有关该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B.当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溶液中Cr2的浓度一定降低C.当2v(Cr2)正=v(H+)逆时,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当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时,化学平衡一定不移动7.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 I-(aq) I3-(aq)。

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2(aq) + I-(aq)I3-(aq)的△H>0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8.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易溶性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由于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弱电解质9.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常温下,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0.1mol•L﹣1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10. 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取该溶液1 mL稀释至100 mL后,pH约等于3B.向该溶液中加入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10-12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00倍11.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W点时 v正= v逆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同1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A(二元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A、HA ﹣、A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H2A的K a1=10﹣1.2B.曲线3代表A2﹣物质的量分数C.向H2A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至pH为4.2时:c(K+)+c(H+)=3c(A2﹣)+c(OH﹣)D.pH=4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K+)>c(A2﹣)>c(HA﹣)>c(H+)>c(OH﹣)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或者2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B. 该反应的ΔH=(E1-E2)C.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D. 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分子的键能总和14.常温下,两种钠盐NaX、NaY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与稀释倍数的对数lg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HX、HY均为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强B.0.1mol•L﹣1的NaX、NaY溶液中,前者对水的电离促进作用较大C.a点NaX溶液中存在:c(Na+)>c(X﹣)D.随着溶液的稀释,NaY溶液中逐渐减小15.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mA(g)+nB(g) cZ(g) ΔH的影响,以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压强及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B.m+n<cC.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D.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少量Z(g),再次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16.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探究单一条件改变情况下,可能引起平衡状态的改变,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以使状态d变为状态bB.若T1>T2,则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D.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c>b>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共9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 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 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④ 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 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3)上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_______mol/L。

(5)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没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待测液盐酸润洗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碱式滴定管的刻度18.(每空2分,共14分)(1). 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已知:H2(g)+Cl2(g)===2HCl(g) ΔH=-185 kJ/mol则H—Cl的键能为⑵.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CH3COOH 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 a=1.8×10﹣5K a1=4.3×10﹣7K a=3.0×10﹣8K a2=5.6×10﹣11①表中三种酸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

(填字母)A.c(H+)B.C.D.③写出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④25℃时,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这时钠离子浓度与醋酸根离子浓度相等,用a、b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

⑤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结论:醋酸是弱电解质。

19. (每空2分,共16分)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 CO2(g)+H2(g)CO(g)+H2O(g),ΔH1=+41.1kJ/mol K1CO(g)+2H2(g) CH3OH(g)ΔH2=-90.0 kJ/mol K2写出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K1、K2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

CH OH(g)的产率,理论上应采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为提高3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高温低压d .低温高压(3)250 ℃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2CO (g)催化氢化合成3CH OH(g),如图为不同投料比[22n(H )/n(CO )]时某反应物X 的平衡转化率的变化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