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第15课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历史:第15课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1、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C、大生产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
D、大资本家和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2、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 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美国是头号大国 C C、世界市场的作用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6、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 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 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 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 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 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课堂延伸: 学以致用
面对当今“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 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吸取哪些经验?
美国: 随着2月17日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2月18日公布2750亿美元拯救房市计划,再加上拟 推出2万亿美元银行救援计划,入主白宫仅一月的 奥巴马救市开销已达3万元亿美元。 中国: 中国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如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铁路、公路等基 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投资4万亿人民币来拉动内需, 扩大生产。
面对当今“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 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吸取哪些经验?
欧洲各国: 纷纷采取措施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向本国问题金 融机构注资,二是爱尔兰、英国、德国、法国、奥地 利、冰岛等国家纷纷宣布对本国所有个人银行账户提 供担保,以稳定存款人信心。 日本: 2008年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约2730亿美 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内容包括发放现金补助、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减税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用 缴纳标准等。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 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 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 要的是要进行试验。”“我向 (1882—1945) 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 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3年,以新政为口
罗斯福
号,当选美国第32届 ——引自罗斯福接受提 名时的演说 总统,任期12年零39 天(1933—1945), 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 时间最长的总统。
《社会保障法》,兴办公 以工代赈 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作用: 减轻对经济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
遏制法西斯势力,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没有。新政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
调整,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
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4、凯恩斯主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主要观点是什么。
新政内容
2、角色体验:假如在座的同学 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 请你们各组为罗斯福总统出谋 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解决那 个时代美国遇到的困难(提示: 任选下列一组即可)。
恢复信誉 财政金融组
公平竞争 工业复福利组 以工代赈
3、根据问题2及教材,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B
领域
措施
作用
财政金融组
工业复兴组
整顿银行、统治货币、改 恢复信誉 革银行体系 《全国工业复兴法》,制 定公平竞争法规,避免 公平竞争 生产过剩
农业调节组 福利与就业 组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数 量,由政府收购剩余农 减产增收 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1929年经济危机(视频)
第15课
容山中学
刘洪艳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 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 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 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黑色星期四----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股票 2、黑色星期四 (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表现、 特点及影响 1、银行、失业 2、美国、四年 3、以邻为壑、关税、贬值、法西斯主义、民主制度
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进行 反思,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观点: 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
5、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凯恩斯看来, 节俭对于社会经济却是一种恶行。“无论你什么时候节 省了五先令,你就要使一个人失去一天的工作。节省了 五先令,可以扩大失业到一人一天的程度,此外可依此 类推。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你购买了商品,你就促 你同意凯恩斯 进了就业。„„因为只要你购买商品,肯定会有人为你 制造这些商品的。如果你不购买商品,商店里的存货就 的观点吗?我 不能出清,他们就不会再订货,这样肯定会有人要失业 们还要不要节 了。” 俭的美德?
(三)、罗斯福新政 1、自由放任 、1933、罗斯福 2、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工业生产、 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生产、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3、恢复、国家的力量、供给与需求、自由放任、 干预经济 (四)、凯恩斯主义 1、自由放任 2、看得见的手 3、自由放任、凯恩斯主义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课堂小结
1929-1933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充 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在资本主义 制度危机时刻,罗斯福的 “新政”开创了市 场经济的新模式,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 同时得以发挥,使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 康发展的轨道。为八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 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课堂达标:
3、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凯恩斯主义
A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B
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 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竞争章程,这 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B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原因
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供大于求 (具体原因) ③股票投机过度,引起股市崩溃(直接原因)
经 济 大 危 发生和表现 ①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崩溃 ②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 机
①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特点) 特点和影响 ②国际关系紧张 ③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挑战 ④法西斯势力在德、日等国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