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脚镇那洒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案编写教师:陈忠智授课教师:陈忠智编写日期:2011.9-2012.1打印:陈忠智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认识列和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
2、在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但用文字描述较麻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简洁、明了的数字和符号——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 数对的含义、写法、读法。
(2)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列和行。
2、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3、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独立学习课本2页的例1,并完成例题的问题(1)和(2)。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4、全班展示。
(1)用(3,4)表示王艳的位置,王艳坐在第三列第四行。
↑||列行用(4,3)表示赵强的位置,赵强坐在第四列第三行。
||列行(2)师:像(3,4)和(4,3)就是数对,数对怎么读?怎么写?读作:数对1,2。
写时要用逗号隔开,表示列的数字写前面,表示行的数字写后面,加上括号。
(3)学生质疑问难。
如:(0,0)、(1,1)是不是数对,各表示什么?三、拓展知识外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3页例2,练习一第3、4、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
(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
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位置2一、教学内容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能够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还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识。
本单元综合应用已有的经验,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编排3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把教学内容分成四段。
例1,理解新的方向词,用方向和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例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实践活动《实际测量》二、教学过程1.知道了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位置。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没有距离。
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
·引出新的方向词。
本单元先后教学四个方向词,它们是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这些词是人们约定的,不能随意创造或变化。
例1联系原有经验,航海情境图上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
教材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两个新方向词。
在原有方向知识基础上认识新方向词,有助于理解词的具体含义。
北偏东即正北往东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
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再认识南偏东、南偏西就容易了。
·用角度准确表示方向。
北偏东仍然是较宽的范围,用来表示方向还不够精确。
教材指出“从航海图上可以看到,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
”这里的北偏东30°方向表示了轮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灯塔1是这条射线上的一个点。
因此,方向词的后面添上角的度数,才能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这个知识,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方向,还要体会这样表示的好处。
·用距离准确表示位置。
北偏东30°讲了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哪里是灯塔1?于是,量出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轮船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准确地描述了灯塔1的位置。
例1有序地安排三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逐步体会方向和距离能够确定位置。
2.在平面图上指出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这道例题里没有新的知识,只是理解“北偏东40°方向2千米处”的基础上画图。
画图通常分两步,先画出北偏东40°方向,再在这个方向上画出相应的点。
教材让学生先画图,再交流画的方法与体会。
·用量角器画射线。
“北偏东40°”是以灯塔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的方向,在图上表示清凉岛的位置,应该画出这条射线。
画射线可以使用量角器,把表示灯塔的点作顶点,正北方向为角的一条边,偏东40°角的另一条边就是北偏东40°方向。
·算出图上距离,在射线上描点。
2千米是清凉岛到灯塔的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清凉岛的位置,需要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
平面图绘出的是线段比例尺,“鸟”选用了比较方便的算法求图上距离。
算出图上距离4厘米,就能用直尺在射线上找到相应的点表示清凉岛。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3说说李伟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在现实的情境里应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时间1~3周双基渗透思想品德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键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教学进度课时教学内容课型授课安排7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新授8/30-9/33分数乘法应用题新授9/6-9/82倒数的认识新授9/9-9/104整理和复习检测和反馈复习9/13-9/17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整数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3××3=×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教师板书: + + =×3=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三、交流、质疑(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方法1: + + = = =(块)方法2:×3= + + = = = =(块)教师板书: + + =个(四)个: + + = = =:3= + + = = =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师:怎样列式?(板书1/5×4)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
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
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
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