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_D_C_B_C_A_B_A_B_E_A_B_A_B_B_C_B_F_B_C_F_C_D _B_F_B_A_E四边形经典例题50道1.已知:在矩形ABCD中,AE⊥BD于E,∠DAE=3∠BAE ,求:∠EAC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BC=CD=a且∠BCD=60︒,E、F分别为梯形的腰AB、DC的中点,求:EF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E、F分别为AD、BCBD平分∠ABC交EF于G,EG=18,GF=10求: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

4、已知:梯形ABCD中,AB∥CD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DCBE于F,求证:F是BE的中点。

5、已知:梯形ABCD中,AB∥CD,ACAC平分∠A,又∠B=60︒长是20cm, 求:AB的长。

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BF、CG、DH,垂足分别是E、F、G、H,求证:EF∥GH。

7、已知:梯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若在平行边的一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SABC∆=SEBF∆,求证:DF∥AC。

8、在正方形ABCD中,直线EF平行于对角线AC边AB、BC的交点为E、F延长线上取一点G,使若EG与DF的交点为H,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为边,在三角形ABC的外部作ABDE,AF是BC边的高,延长使AG=BC,求证:BG=CD。

10、正方形ABCD,E、F分别是线上的一点,且AE=AF=AC,EF交于G,交AC于K,交CD于H,求证:EG=GC=CH=HF。

11、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取BE=AB,若过E作BD的垂线EF交CD于F,求证:CF=ED。

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D的平分线相交于E,AE、DE与DC、AB延长线交于G、F,求证:AD=DG=GF=FA。

13、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任取一点E,延长BC到F,使CF=CE,求证:BE⊥DF14、在四边形ABCD中,AB=CD,P、Q 分别是AD、BC中点,M、N分别是对角线AC、BD的中点,求证:PQ⊥MN。

15、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AB,AE=AB=BF求证:CE⊥DF。

16、在正方形ABCD中,P是BD上一点,过P引PE⊥BC交BC于E,过P引PF⊥CD于F,求证:AP⊥EF。

17、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引对角线AC的平行线BE,在BE上取一点F,使AF=AC,若作菱形CAFÉ,求证:AE及AF三等分∠BAC。

18、以∆ABC的三边AB、BC、CA分别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BCE、CAF,求证:ADEF是平行四边形。

19、M、N为∆ABC的边AB、AC的中点,E、F为边AC的三等分点,延长ME、NF交于D点,连结AD、DC,求证:⑴BFDE是平行四边形,⑵ABCD是平行四边形。

20、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O,作OE⊥BC,AB=37cm, BE=26cm,EC=14cm,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21、在梯形ABCD中,AD∥BC,高AE=DF=12cm,两对角线BD=20cm,AC=15cm,求梯形ABCD的面积。

22、在梯形ABCD中,二底AD、BC 的中点是E、F,在EF上任取一点O,求证:SOAB∆=SOCD∆23、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平行于对角线AC,且与AB、BC分别交于E、F,求证:SADE∆=SCDF∆_B_C_Q_E_F_A_B_C_D_F_F_B_C_B_C_N_B_C_E_B_C_E_F_B_C_F24、梯形ABCD的底为AD、BC,若CD的中点为E求证:SABE∆=21SABCD25、梯形ABCD的面积被对角线BD分成3:7两部分,求这个梯形被中位线EF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的比。

26、在梯形ABCD中,AB∥CD,M是BC边的中点,且MN⊥AD于N,求证:SABCD=MN∙AD。

27、求证: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之和小于它的周长而大于它的周长之半。

28、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AB、CD的中点为E、F,求证:DE、BF三等分对角线AC。

29、证明:顺次连结四边形的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周长等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之和。

30、在正方形ABCD的CD边上取一点G,在CG上向原正方形外作正方形GCEF,求证:DE⊥BG,DE=BG。

3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AB的高,∠A的平分线AE交CD于F,交BC于E,EG⊥AB于G,求证:CFGE是菱形。

32、若分别以三角形ABC的边AB、AC为边,在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DE、ACFG,求证:BG=EC,BG⊥EC。

33、求证: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4、正方形ABCD中,M为AB的任意点,MN⊥DM,BN平分∠CBF,求证:MD=NM35、在梯形ABCD中,_B_C_A_B_A_B_B_C_C_B_E_A_B_D_G_B_CAD ∥BC ,AD=12cm ,BC=28cm ,EF ∥AB 且EF 平分ABCD 的面积,求:BF 的长。

36、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AB 上的任一点,若CE 的延长线交DA 于F ,连结DE ,求证:S ADE ∆=S BEF ∆37、过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的中点E 作AC 的平行线FEG ,与AB 、AC 的交点分别为F 、G ,求证:AG 或FC 平分此四边形的面积,38、若以三角形ABC 的边AB 、AC 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DE 、ACFG ,求证:S AEG ∆=S ABC∆。

39、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又AD 、BC 相交于点P ,求证:S PMN ∆=41S ABCD 。

40、正方形ABCD 的边AD 上有一点E ,满足BE=ED+DC ,如果M 是AD 的中点,求证:∠EBC=2∠ABM ,41、若以三角形ABC 的边AB 、BC 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ABDE 、BCFG ,N 为AC 中点,求证:DG=2BN ,BM ⊥DG 。

42、从正方形ABCD 的一个顶点C 作CE 平行于BD ,使BE=BD ,若BE 、CD 的交点为F ,求证:DE=DF 。

43、平行四边形ABCD 中,直线FH 与AB 、CD 相交,过A 、D 、C 、B ,向FH 作垂线,垂足为G 、F 、E 、H ,求证:AG-DF=CE-BH 。

44、四边形ABCD 中,若∠A=∠C ,求证各角平分线围成的四边形等腰梯形。

_ A _B _F_ A_ B_ C_B_A _C_N _ C_ B_D _ A _ F_ B _ CAE BO D CABADCB A BC DE45、正方形ABCD 中,∠EAF=45︒求证:BE+DF=EF 。

46、正方形ABCD 中,点P 与B 、C 的连线和BC 的夹角为15︒ 求证:PA=PD=AD 。

47、四边形ABCD 中,AD=BC ,EF 为AB 、DC 的中点的连线,并分别与AD 、BC 延长线交于M 、N ,求证:∠AME=∠BNE 。

48、正方形ABCD 中,MN ⊥GH ,求证:MN=HG 。

49、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CD 的中点,F 是线段CE 的中点求证:∠DAE=21∠BAF 。

50、等腰梯形ABCD 中,DC ∥AB ,AB>CD ,AD=BC ,AC 和BD 交于O ,且所夹的锐角为60︒,E 、F 、M 分别为OD 、OA 、BC 的中点。

求证:三角形EFM 为等边三角形。

热点一 计算类例1.如图,在□ABCD 中,已知AD =8㎝, AB =6㎝, DE平分∠ADC 交BC 边于点E ,则BE 等于( ) A.2cm B.4cmC.6cmD.8cm 例2.如图,□ABCD 中,AC.BD 为对角线,BC =6,BC 边上的高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3 B .6 C .12 D .24 例 3.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602AOB AB ∠==°,,则矩形的对角线AC 的长是( ) A .2B .4C .23D .43例 4.如图5,在ABCD 中,AE BC ⊥于E ,AE EB EC a ===,且a 是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根,则ABCD 的周长为( A .422+ B .1262+ C .222+ D .221262++或例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BC ,∠ABC =∠CDA =90°,BE ⊥AD 于点E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则BE =( ) A .2 B .3 C .22D .23例6.只用下列正多边形地砖中的一种,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A.正十边形B.正八边形C.正六边形D.正五边形 例7.如图6,在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BG ⊥AE ,垂足为G ,BG=24,则ΔCEF 的周长为( )A.8B.9.5C.10D.11.5例8.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 _ D _ A _ B _ E _ B_ C_ D _ A _ P_ F _ A _ B _ N_ E _ M_ D _ C_C _ B_ A _ M_ N_ G _ H _ C _D_ A_ B_ E _o _ D _ C_ E _ mAE D QP BFC NMFE D C B AOHE F D CAB A BC EDFA'NM B C AD E 的边数是 A.10 B.9 C.8 D.6例9.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A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 )A 、17172B17174C 、17178D 、3 热点二. 命题与结论类例1.如图,□ABCD 中,E 、F 分别为BC 、AD 边上的点,要使BF DE =,需添加一个条件: .例2.已知命题“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矩形ABCD 中,1=AB ,3=AD ,AF 平分E ,DAB ∠,过C 点作BD CE ⊥于延长AF 、EC 交于点H ,下列结论中:①FH AF =;②BF BO =;③ CH CA =;④ED BE 3=,正确的A .②③B .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例4.13.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热点三 动态与操作类 例1.(2009年甘肃庆阳)如图7,将正六边形绕其对称中心O 旋转后,恰好能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度. 例2.(2009年温州)在所给的9×9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按要求画平行四边形,使它的四个顶点以及对角线交点都在方格的顶点上.(1)在图甲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周长是整数;(2)在图乙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周长不是整数.(注:图甲、图乙在答题纸上)【答案】解:(1)(2)例3.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的长是( )A .3cmB .4cmC .5cmD .6cm例4.(2009年山东青岛市)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6cm AD =,4cm CD =,10cm BC BD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交BD 于Q ,连接PE .若设运动时间为(05t <<).解答下列t (s )问题:何值时,PE AB ∥?(1)当t 为PEQ △的面积为y(2)设(cm 2),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225PEQ BCD S S =△△?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连接PF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例5.(2009桂林百色)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 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Q 点从A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 滑动到A 止,同时点R 从B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 滑动到B 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 的中点M 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2 B .4π- C .π D .π1- 热点四 规律类例1. (2009年北京市)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A 落在MN 上,落点记为A ′,折痕交AD 于点E ,若M 、N 分别是AD 、BC 边的中点,则A ′N = ; 若M 、N分别是AD 、BC 边的上距DC 最近的n 等分点(2n ≥,且n 为整数),则A ′N = (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例2.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 D F C G EB 图 1 A D FC G E B 图2 AD FC G E B 图3A DEF C GBB D A (P )C A B C QR M DA DGEC B E B MOD NF CA12AB AC =,=20,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以OB 、OC 为邻边作第1个平行四边形1OBB C ,对角线相交于点1A ,再以11A B 、1A C 为邻边作第2个平行四边形111A B C C ,对角线相交于点1O ;再以11O B 、11O C 为邻边作第3个平行四边形1121O B B C ……依次类推.(1)求矩形ABCD 的面积; (2)求第1个平行四边形1OBB C 、第2个平行四边形111A B C C 和第6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例3.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 点开始按ABCDEFCGA 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______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