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车床简介及基本操作
一、车床的基本结构
图2-1 C6132A1车床
1、床身:用来支撑和连接车床的各个部件,保证各部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2、主轴箱(床头箱):用来支撑主轴,通过外置手柄调整变速装置,可以使主轴
得不同的转速。
3、变换齿轮箱(挂轮箱):将主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变速箱。
4、变速箱(走刀箱):把从主轴经挂轮机构传递来的运动传递给光杠或丝杠,
取得不同的进给量和螺距
5、溜板箱:是操纵车床做进给运动的主要部分,通过光杠、丝杠可使刀架做纵
向或横向进给运动,或车削螺纹。
6、刀架:用来安装车刀并带动车刀作纵向、横向运动。
7、卡盘:装夹工件,并带动工件做旋转运动。
8、尾座:安装顶尖,支顶较长工件,安装中心钻﹑钻头﹑铰刀等切削刀具。
二、车床的作用
车床在金属切削机床中使用最为广泛。
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成型面,例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以及端面、沟槽、滚花等。
如图2-2:
图2-2 车床的作用
三、车床的传动原理
电动机输出动力经皮带轮传给主轴箱,调整主轴箱外手柄的位置可使主轴得到各种不同的转速。
主轴通过卡盘带动工件做旋转运动。
此外主轴的旋转通过挂轮箱﹑进给箱﹑丝杠或光杠﹑溜板箱的传动,使拖板带动装在刀架上的刀具沿床
身导轨做直线运动。
如:2-3所示:
图2-3 车床的传动原理
四、认识车床铭牌
车床铭牌是调整进给量和螺纹螺距的指示标牌。
如表2-1:
表2-1 车床铭牌
(二):车床各部位手柄的作用。
车床各部位手柄如图2-4所示:
图2-4 C6132A车床手柄分布图
1、主轴高速、低速切换旋钮。
2,3、主轴变速手柄。
4、左右螺纹变换手柄。
5,6、进给量及螺距调整手柄。
7、紧急停止按钮。
8、冷却泵开关。
9、主轴正反转操纵杆。
10、小滑板进给手柄。
11、床鞍(大滑板)进给手柄。
12、开合螺母手柄。
13、床鞍锁紧螺钉。
14、自动进给控制手柄。
15、尾座横向偏移调节螺钉。
16、尾座套筒移动手轮。
17、尾座偏心锁紧手柄。
18、尾座套筒锁紧手柄。
19、尾座锁紧螺母。
20、中滑板横向进给手柄。
二、实训操作。
(一):车床各手柄操作练习。
1、主轴高速、低速切换旋钮1:旋钮共有三个档位,旋钮向左旋转,
指示箭头指向黄色区域,主轴处于低速旋转状态,向右旋转,指示箭头
指向蓝色区域,主轴处于高速旋转状态。
旋钮在中间位置,主轴停止转
动。
2、主轴变速手柄2和3:通过对手柄2和3位置的调整,可以使主轴获得
不同的转速。
需要变换主轴转速时须按照手柄上方的指示标牌对手柄2和
3位置进行调整。
调整手柄2和3时必须停机进行操作,以免损坏主轴箱内
的齿轮。
3、左右螺纹变换手柄4:手柄4处于左下方时,床鞍从右向左移动,中
滑板向远离操作人员的方向移动。
手柄4处于左上方时,床鞍与中滑板的
移动方向则反之。
变换手柄4的位置时也必须停机操作。
4、进给量及螺距调整手柄5和6:根据所需的进给量或螺距按照车床铭
牌(表2-1)的指示对手柄进行调整。
手柄5和6均可在内、外两个方向调
整位置,如图2-5所示:
图2-5 进给量及螺距调整手柄
调整内侧手柄位置时,直接将手柄向左或右扳动即可。
调整外侧手柄位
置时,需将手柄向外拉出后再向左或右调整。
调整手柄5和6可以在主轴
低速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5、紧急停止按钮7:在发生意外和紧急情况下方可使用。
将按钮轻轻
按下即可切断机床电机电源。
向右旋转,按钮弹出,此时电源接通。
6、冷却泵开关8:接通或断开冷却泵电源。
在不使用时必须断开电源。
7、主轴正反转操纵杆9:控制主轴正反向旋转。
操纵杆向上提起,主
轴正转,向下则反转。
操纵杆在中间位置时主轴停止转动。
8、床鞍(大滑板)进给手柄11、中滑板横向进给手柄20、小滑板进
给手柄10:是最常用的三个手柄,学员必须熟练掌握手柄正反向的操作,
在停机状态下进行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同时操作任意两个手柄,并且使
滑板保持匀速移动。
9、开合螺母手柄12:用来断开或闭合开合螺母与丝杠的连接,在加
工螺纹时使用。
(二)、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日常维护与保养的作用:
(1):降低设备故障率
(2):确保设备的加工精度
(3):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日常维护与保养的内容:
(1):班前检查。
检查机床各手柄、开关、旋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各紧固机构是否有松脱现象。
(2):润滑。
为各注油孔及导轨表面加油,实训前机床空车低速运行约5~10分钟。
(3):实训过程中禁止违规和超负荷使用机床。
(4):班后须保证机床及周边环境整齐、整洁。
课题三、刃磨90°外圆车刀
一、90°外圆车刀的结构
90°外圆车刀(图3-1)是车削加工过程中车削端面和外圆最常用的刀具,它的基本结构由刀头和刀杆两部分组成。
刀头用来进行车削工作,刀杆装夹在车床刀架上,使车刀与车床进行连接。
车刀刀头的基本结构由三个刀面、两条切削刃和一个刀尖组成。
图3-1 90°外圆车刀
1、刀面
刀面的定义与刀具在车削时被加工工件所形成的三个表面有关:已加工
表面、加工表面(也称过渡表面)、待加工表面。
如图3-3:
图3-3 外圆车削运动与加工表面
(1)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2)主后面:与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
(3)副后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
2、切削刃
(1)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面相交形成的线。
(2)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面相交形成的线。
3、刀尖:主、副切削刃相交形成的点。
在实际应用中,为增强刀尖的强度
和耐磨性,需磨成直线形或圆弧形的过渡刃。
二、90°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图3-4)
1、前角: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前角大,刃口锋利,切削力减小。
但前角过大将使切削刃的强度降低,散热条件变差,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容易造成崩刀。
初学者刃磨刀具时,前角取0~3度即可。
2、主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后角太大,会降低切削刃强度;后角太小,会增加后刀面与工件表面的磨擦。
一般取6~8度
3、副后角: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与主后角一样取6~8度。
4、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主偏角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切削力增大,容易出现震动扎刀的现象,而且在车削有台阶的外圆表面时,台阶端面与外圆不能保证垂直,因此主偏角取90~93度为宜。
5、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背离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副偏角减小,可以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但副偏角过小,会增大副切削刃与工件表面的摩擦。
一般情况下副偏角取10~15度即可。
6、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一般车削时刃倾角取0~3度。
但为了增加刀头强度,刃倾角可以为负值。
精车时为了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刃倾角为取正值。
图3-4 90°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三、砂轮机的使用要求
1、正确选择砂轮
(1)、氧化铝(黑色或白色):磨削碳钢、高速钢
(2)、碳化硅(绿色):磨削硬质合金
2、安全要求
(1)、佩戴防护眼镜。
(2)、启动前认真检查砂轮,发现破损和裂纹时禁止使用。
(3)、启动后空转约1分钟,确认砂轮转速均匀、无异常声音后,方可使用。
(4)、使用砂轮机,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砂轮机的侧面。
(5)、刃磨时,切勿使砂轮受力过大,防止砂轮爆裂。
(6)、不得使用砂轮两侧的侧面进行磨削。
(7)、严禁对砂轮进行敲击。
(8)、使用后应及时关闭砂轮机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