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分解

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分解


空间计量经济学基础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区别于传统计量经济模型的 关键之处在于前者在分析现实经济行为中考虑 了个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及表现的差异 性,即空间效应(Spatial Effects),而后者则默认 假设个体在空间上具有独立性和同质性。空间 效应在模型中的度量主要通过引入空间权重矩 阵(Spatial Weight Matrix),以及构造空间滞后因 子(Spatial Lag Operator)来实现。
厦门大学
邓明
空间计量经济学基础


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方法可以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 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描述某种现象的整体分布情况,判断此现象在特 定的区域内是否有聚集特征存在,但不能确切地指出聚集在哪些 位置。测量全局空间自相关的统计量有:全局Moran’s I统计量、 全局Geary C统计量等。 局部空间自相关用来计算局部空间聚集性,可以指出那些聚集位 置,还可以探测空间异常等。测量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统计量有: 局部Moran’s I统计量、局部Geary C统计量、G统计量和 Moran散点图等。 在这些统计量中,提出最早而且应用最广泛的是Moran(1948)所 提出基础


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
空间依赖性指的是,在截面数据中位于某一空间单元上的观测 与位于其它空间单元上的观测相关。空间依赖不仅意味着空间 上的观测值缺乏独立性,而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 数据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格局) 和相对位置(距离)共同决定。 Tobler(1970)的地理学第一定律指出,每件事物都是相关的, 较近的事物比较远的关联更强。 Goodchild(1986)认为,如果空间相邻的事物有相似的属性, 这种模式即被描述为存在着正的空间自相关,当空间相邻的事 物有相异的属性,这种模式就是负的自相关,零意味着属性与 空间无关。


• • •
厦门大学
邓明
什么是空间计量经济学?


Anselin(1988)对空间计量经济作了一个定义: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处理在区域科学模型统计分析中因空间因素 引致的诸多特性的技术总称。


• • •
认为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1)计量经济模型中空间效应的严格定义 (2)考虑空间效应的模型的估计; (3)对空间效应的设定检验和诊断; (4)空间预测。


厦门大学
邓明
空间计量经济学基础


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
Anselin and Rey(1991)区别了实质(Substantial)空间依赖性和干 扰(Nuisance)空间依赖性的不同。实质空间依赖性反映现实中存 在的空间交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 Effects),比如区域经济要 素的流动、创新的扩散、技术溢出等,它们是区域间经济或创新差异 演变过程中的真实成分,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空间交互影响,如劳动力、 资本流动等耦合形成的经济行为在空间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发 的投入产出行为及政策在地理空间上的示范作用和激励效应。干扰空 间依赖性可能来源于测量问题,比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研究中的空间 模式与观测单元之间边界的不匹配,造成了相邻地理空间单元出现了 测量误差所导致。测量误差是由于在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 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一般是按照省市县等行政区划统计的,这种假 设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的实际边界可能不一致,这样就很容易产生 测量误差。
厦门大学
邓明
什么是空间计量经济学?

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确定的研究领域出现 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满足区域计量经济 学中处理区域经济数据的需要而出现的。 Fisher(1971)首次在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提了 空间自回归的概念,并分析了它在线性回归中 的应用;1974年Paelinck在荷兰统计协会年会大 会致词时首次提出了“空间计量经济 学”(Spatial Econometrics)的名词。
邓明



厦门大学
空间计量经济学基础


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
全局 Moran’s I统计量
MI

w
i 1 j 1
N
N
ij
(Yi Y )(Y j Y)
S
2
w
i 1 j 1
N
N
ij
Wij为空间权重矩阵W中的第(i, j)个元素。Moran’s I指数
在(-1, 1)之间,大于0表示各地区间为空间正相关,数值较 大,正相关的程度越强;小于0则表明空间负相关,等于0 表示各地区之间无关联。
厦门大学
邓明
什么是空间计量经济学?

Paelinck and Klaassen(1979)首先提出了“空间计 量经济学(Spatial Econometrics)”的概念并罗列 空间计量经济学领域的五大研究特征:
空间模型中空间相互依赖的作用; 空间联系的非对称性; 来自于其它空间单元上的要素对某空间单元解释的重要性; 前后相互作用的差异; 空间建模的清晰化
厦门大学
邓明
什么是空间计量经济学?

尽管空间统计学与空间计量经济学建立在相同 的方法论框架基础之上,但区别于前者以数据 作为研究出发点,后者侧重于以模型作为研究 的出发点,二者的区别类似于统计学与计量经 济学的关系,区分的标准主要在于判断是数据 驱动(空间统计)还是模型驱动(空间计量)。
厦门大学
邓明
空间计量经济学
厦门大学
邓明
什么是空间计量经济学?

Tobler(1970) 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则认 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空间相关,距离越近的事物 空间相关性越大,这种空间相关性的存在打破 了大多数经典计量分析中的一些基本假设。
厦门大学
邓明
什么是空间计量经济学?

空间计量学的发展以空间统计学的发展为基础。 统计学家Whittle(1954)最早关注并研究估计了 空间回归模型;Matheron(1963)在总结了南非 工程师Krige的实践和研究基础上,于1963年首 次明确提出了 “空间统计学(Spatial Statistics)” 的概念,从而开启空间影响关系的定量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