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板及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顶板及爆破事故应急预案

五、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迅速做好顶板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及时、有效、科学地实施应急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炭生产、建设等过程中发生的顶板事故。

2 事故风险描述神宁集团公司各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方式各不相同。

宁东矿区各矿井赋存煤层的上覆岩性差,风积砂层厚;银北矿区乌兰煤矿、石炭井焦煤公司、金能公司矿井赋存煤层上覆岩层厚、埋藏深,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因此,神宁集团公司各矿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顶板事故的隐患.2.1 危险目标的确定2.1 顶板事故危险源分布情况2.1.1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

2.1.2工作面机道煤壁。

2.1.3采煤工作面及上、下隅角。

2.1.4掘进工作面。

2.1.5掘进联络巷口。

2.1.6遇断层或变化带。

2.1.7巷道维修处。

2.1.8巷道贯通处。

2.2 可能发生顶板事故的原因2.2.1 采煤工作面由于支护不及时,层位(顶煤)控制不好,支架梁端发生片帮冒顶事故。

2.2.2 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主要原因是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不合格、空顶面积大、空顶时间长;顶帮围岩条件发生变化,未采取针对性措施。

2.2.3 大断面巷道、交岔点、巷道相交处因支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冒顶事故。

2.2.4 受采动压力影响较大的巷道变形严重时易发生冒顶。

2.2.5发生顶板事故时,易对井下员工造成重大伤亡,引发设备损毁、火灾、瓦斯爆炸、风流紊乱等事故。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发生事故时,按照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及职责实施救援组织、指挥,集团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到达现场后,及时移交指挥权,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必要时,可向社会力量、政府机构请求援助。

4 预警及信息报告4.1 预警4.1.1各矿根据地质条件和开采方法,对所有可能发生顶板事故的危险地点、场所进行顶板事故危害程度评估和分析,建立矿井顶板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台帐。

对顶板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4.1.2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齐全矿压监测仪器、仪表等装备,持续性开展矿压监测、分析及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分析评估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预防顶板事故发生。

4.1.3长距离巷道掘进要严格执行神宁集团公司相关规定。

各矿掘进工作面必须设置通讯联络系统、供水施救管路、压风自救管路,并按规定敷设到位;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畅通,供水和压风必须能随时打开并正常使用。

4.2 信息报告4.2.1各矿井对顶板事故危险区域、作业场所等进行详细登记。

出现事故预兆前,各矿必须立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消除隐患。

4.2.2各矿在存在顶板事故隐患的作业场所必须安装电话或设置移动电话基站,并张贴报警电话及常用电话的号码表,便于现场人员在应急状态时能迅速、快捷地报警。

4.2.3 发生顶板事故时,应按照事故救援预案规定的救援程序和职责,立即将信息逐级上报,神宁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

5 应急响应5.1 响应程序启动应急响应,由神宁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救援。

救援程序为: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组织进行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5.2 处置措施5.2.1发生顶板事故后,遇险人员应立即撤出灾区,如撤离通道堵塞,应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地点避险。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开展自救,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等待救援。

5.2.2作业地点发生大面积冒顶后,应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副井提升及压风自救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不影响正常抢险的情况下,停止冒落区的供电,防止电缆受压引起火灾、瓦斯爆炸等灾害事故。

5.2.3准确统计当班下井人数及姓名,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制定救灾方案,抢救遇险人员。

5.2.4救灾过程中,救护人员必须在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前行,并随时防备冒落冲击波伤人;当听到片帮等响声较大时,要迅速撤到安全地点,在确认无第二次冒顶的可能性后,方可前行。

5.2.5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调动救灾力量和救灾机械,由救护队负责疏通冒落区域,救出遇险人员。

5.3 应急结束5.3.1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视灾情,宣布结束紧急救援。

5.3.2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毁损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3.3当事故现场的危险因素得到消除,由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行动结束命令。

6 保障措施6.1 通信与信息保障有关人员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公司的调度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

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讯联系畅通。

6.2 应急队伍保障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以集团公司专职矿山救护中队为重点,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人员、装备,开展培训、演习,使其保持战斗力,常备不懈。

6.3 物资装备保障神宁集团公司、各矿物资供应站根据本单位《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需要适量储备抢险救援物资,确定各类救援物资、器材标准,落实抢险救援物资、器材的保管、检查和维护制度,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6.4 经费保障神宁集团公司、各矿的财务部门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指令,简化手续,特事特办,及时高效地组织资金,确保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足额到位。

6.5 技术保障神宁集团公司、各矿生产技术部门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设施资源,提供在应急状态下的技术支持,为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6.6 交通运输保障神宁集团公司、各矿办公室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提供交通支持,以保证及时调运顶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装备、物资。

6.6 医疗保障由集团公司工会负责与各级医疗部门联系,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顶板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医疗救护队伍接到指令后要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医疗急救,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治疗。

七、爆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迅速做好爆破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及时、有效、科学地实施应急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炭生产、建设等过程中发生的爆破事故。

2 事故风险描述2.1 危险目标的确定生产过程中爆炸危险品以火药、雷管为主,这些爆炸品在操作不当或外界因素作用的情况下,存在着发生爆燃、爆炸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爆破作业时警戒设置不符合规定、等候时间过短、炸药量过大、残爆拒爆处理不当,井下违章放明炮、放糊炮,特殊地点保护不当可能造成爆破伤人事故或损坏设备。

基建矿井外委施工单位多,爆破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大,管理较为困难,存在发生爆破事故的可能。

2.2可能发生爆破事故的原因2.2.1电缆漏电引爆火工品;2.2.2瞎炮处理不当引爆残眼内火工品;2.2.3运输程序不当造成的火工品引爆;2.2.4装配引药程序不当造成的火工品引爆。

2.3 危害程度2.3.1易造成井下员工炸伤、埋压伤亡;2.3.2造成冒顶, 封堵人员、阻断风流、致人员窒息;2.3.3损毁设备设施等事故。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发生事故时,按照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及职责实施救援组织、指挥,集团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到达现场后,及时移交指挥权,在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救援工作,必要时,可向社会力量、政府机构请求援助。

4 预警及信息报告4.1 预警4.1.1对所有可能发生爆破事故的危险地点、场所进行爆破事故危害程度评估和分析,建立矿井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台帐。

对爆破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4.1.2必须成立专门机构,对新掘的巷道配备齐全监测仪器、仪表等装备,持续开展漏电监测工作,及时分析评估爆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预防事故发生。

4.1.3各基建矿井对爆破事故危险区域、作业场所等进行详细排查登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消除隐患。

4.1.4对外委施工单位涉爆人员按规定程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2 信息报告4.2.1对长距离巷道掘进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

各矿掘进工作面必须设置通讯联络系统、供水施救管路、压风自救管路,并按规定敷设到位;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畅通,供水和压风必须能随时打开并正常使用。

4.2.2各基建矿井井下作业场所、车场及硐室必须安装调度通讯电话,并张贴报警电话及常用电话的号码表,便于现场人员在应急状态时能迅速、快捷地报警。

4.2.3 发生爆破事故时,应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救援程序和职责,立即将信息逐级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

5 应急响应5.1 响应程序启动应急响应,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组织迅速有序撤出灾区人员,清点并核实人员数量,切断通向事故区域的除通风、监测、通讯设备外的其它供电电源,组织有经验的工人有外向里进行探查,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灾方案,并同时按信息报告程序汇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接到矿井爆破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领导,通知相关部门人员迅速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集中待命或赶赴事故单位,指导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实施抢险救灾。

必要时,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专业矿山救护队赶赴灾害现场实施抢险救灾。

5.2 处置措施5.2.1发生爆破事故后,遇险人员应立即撤出灾区,如撤离通道堵塞,应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地点避险。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开展自救,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等待救援。

5.2.2井下爆破引起冒顶后,应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提升及压风自救系统的正常运转。

5.2.3准确统计当班下井人数及姓名,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制定救灾方案,抢救遇险人员。

5.2.4抢险救灾人员必须在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抢险救灾。

爆破引起冒顶后,救灾人员必须由外向里逐渐接近冒顶区,并随时检查顶板及支护情况,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二次冒顶危及救灾人员安全。

5.2.5 当有人员埋压时,应调集救灾力量和机械,在确保救灾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快速清理积渣,抢救被埋人员。

5.3 应急结束5.3.1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视灾情,宣布结束紧急救援。

5.3.2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毁损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