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稿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修订稿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顶板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顶板灾害危险源辨识1.1.1 1.2.1工作面在搬家撤除、初采初放、过老巷、过断层、顶板破碎带、复合顶板开采、坚硬顶板开采、应力区下采煤时,由于破坏了工作面顶板的原有平衡状态,导致顶板运动加剧。

当支护强度或支护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局部冒顶事故。

可能造成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

1.2.2由于掘进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工作面顶板的原有平衡状态,导致顶板运动加剧,当支护强度或支护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支护失稳伤人或冒顶事故。

1.2.3大型顶板冒顶事故(推垮型冒顶事故、压垮型冒顶事故);造成垮面埋人从而带来重大伤亡。

1.2.4顶板压力造成的断柱、蹦梁、飞销伤人事故;1.2.5顶板危矸伞檐、煤壁子片帮伤人事故等;1.2.6王家寨矿顶板事故发生概率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对我矿围岩分类,我矿三采四层、五采二层局部为典型的复合型顶板,发生顶板事故的几率较大,应为顶板管理的重点,应加强顶板支护质量及巷道日常巡查维修、维护管理。

我矿一采区四层煤顶板完整性较好,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小。

危害程度分析当巷道围岩应力比较大、围岩本身又比较软弱或破碎、支柱的支撑力和可缩量又不够时,已被应力破裂的围岩或本来就是破碎的围岩,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损坏原巷道支护,造成巷道冒顶。

当顶板破碎、节理发育时,支护不及时,就会发生冒顶;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也易发生冒顶;有时尽管顶板比较稳定,但忽视支护质量,违反操作规定或锚杆支护系统匹配不合理,也会引起冒顶。

冒顶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堵塞巷道,损坏设备,损坏支柱,造成生产系统瘫痪或矿井停产等。

巷道开门(三岔门、四岔门)或施工大跨度碹岔、贯通,地质构造带、过断层破碎带、应力集中区、采动影响区顶板支护强度不够易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事故报告原则事故发生后,调度室及时向新泰市煤炭局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统一指挥原则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作。

针对不同地点、不同事故类型,按照由深到浅、由远到近、先急后缓、合理有序的原则防止施工再扩大。

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及时抢险原则2.4.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4.2.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救。

2.4.3.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按照事故发生地和企业隶属关系,实行属地化和分级处置。

妥善处理善后原则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

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包户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3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成立事故现场处置指挥部3.2.1.1救灾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党总支书记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经营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党总支副书记生产矿长成员:掘进矿长、回采矿长、机电矿长、安监站站长、调度室主任、生产技术科长、机电科长、通风工区区长。

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附后。

3.2.1.2现场处置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2.1.现场指挥组组长:生产矿长成员:掘进矿长、回采矿长、机电矿长、调度室主任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①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②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③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3.2.1.抢险救灾组组长:安全矿长成员:安监站长、通风工区区长和事故单位分管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指挥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②快速制定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③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④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3.2.1.生产技术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科长、机电科长、调度室主任、通风工区区长主要职责:①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②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③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④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3.2.1.物资保障组组长:经营副总经理成员:经营办公室主任、仓库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③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2.1.警戒保卫组: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副组长:保卫部部长成员:全体治安保卫人员。

主要职责:①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戒严和维持秩序,维护事故发生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②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③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2.1.医疗抢救组:组长:工会主席成员:矿卫生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运搬工区区长。

主要职责:①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②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③负责提出伤员临时救治、医疗的方案和措施的建议;④负责将受伤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

3.2.1.信息发布组组长:党总支副书记成员:调度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及党政办公室全体成员。

主要职责:①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②向上级政府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煤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③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3.2.1.后勤保障组组长:工会主席成员:保卫部部长、汽车队队长、食堂主任和事故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①负责组织拟订保障方案;②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等工作。

3.2.1.善后处理组组长:党总支书记成员:由工会、劳动人事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①负责事故中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处置;②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③承办指挥部党政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3.2.2部门职责3.2.2.1调度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⑵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⑶负责提供事故报告,事故单位有关资料、图纸;⑷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⑸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按指挥部命令通知灾区人员撤离;⑹整理抢险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抢险事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⑺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⑻按总指挥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⑼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⑽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3.2.2.2党政办公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⑵接收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⑶保证事故抢救需要的车辆;⑷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2.2.3安监站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⑴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⑵按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和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⑶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⑷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⑸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2.4救护大队及其消防队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在任何时间接到指挥部命令或生产经营单位紧急灾情召请时,大队值班负责人必须率队及时赶赴现场,闻警出动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②快速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和地面灭火工作,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③在处理事故时,应迅速而正确地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并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④引导和救助遇险人员脱离灾区;⑤从灾区撤出后,应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救护队任务完成情况和灾区情况。

3.2.2.5矿卫生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之内派出救护队伍;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③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3.2.2.6供应部、仓库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2.2.7技术科、机电科、通风工区⑴提供灾区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⑵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现场相关检测、测量工作;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防范措施;⑷负责起草事故原因分析报告;⑸ 3.2.2.10井下、地面各区队及其他部室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4预防及预警危险源监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成员单位生产技术科(矿压观测组),对工作面进行跟踪观测,对顶板灾害进行预测预报,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进行观测,及时的进行顶板监控,掌握受力及顶板的离层量,以便于为安全生产服务。

预警行动现场发生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漏冒型冒顶)、推垮型冒顶或巷道顶板离层达到临界值时(顶板离层深度超过米时),或发现事故发生预兆后,盯班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必须立即安排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先前处理。

与此同时由盯班管理人员(或班组长)向矿调度室、工区值班人汇报,听从指挥,安排处理;调度室调度值班主任在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如发生事故直接威胁到施工地点人身安全时,盯班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直接安排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或直接升井。

如发现的事故隐患(或事故发生初期)可以通过现场力量处理的,并能确保人身安全时,必须组织力量进行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信息报告程序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当发生顶板事故时,现场人员或施工地点附近人员了解事故情况和事故性质后立即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

①调度汇报程序:事故地点→矿调度室→值班领导→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新泰市煤炭局领导→救护队。

②所有救灾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听到调度室通知,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

③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④所有救灾值班人员、各岗位工种,必须坚守岗位。

⑤确保井下通讯畅通,指挥部与事故地点保持通讯联系。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各回采掘进工作面设井下电话,出现顶板灾害时,及时通过附近电话通知调度室。

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调度室设立专用电话,电话号码为9。

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主要部门(区队)负责人联系电话见救灾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一览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