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基础运动能力培养

幼儿基础运动能力培养

幼儿基础运动能力培养一、问题提出基础运动能力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跑、跳、投等各种动作技能。

基础运动能力在幼儿时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学会,但还需要通过各种锻炼方法使他们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提高运动技能,从而达到行动灵活、迅速、有力,给将来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

但是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小朋友生活在舒适优裕的环境里,得到家长百般细心的照顾与维护,普遍运动缺乏,缺乏锻炼,有的老师教育目标、方法简单、不明确,致使发展幼儿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此,我们遵循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倡的“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知识、多思想”的思想为指导,研究出一些适应大班幼儿基础运动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并经实验证明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下面介绍一些研究的活动内容、锻炼方法和结果。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大班6-7岁幼儿方法:主要采取丈量、实验、评定的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前分别对80名适龄儿童进行测定调查,参考美国幼儿运动能力测定方法,进行十个项目的测定,全面了解大班6-7岁幼儿的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学习的坚持性情况,结合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培养幼儿基础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法。

实验班每天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用20分钟左右拟作训练时间,用脉搏的丈量来调整运动量大小。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学习基本动作,包括单个动作练习和身体机能自我检验练习。

要求达到提高幼儿个人活动能力、加强小朋友们对自身运动潜力的了解、培养他们探索事物的旺盛好奇心和最佳的自学能力,第二阶段通过综合性的体育活动游戏培养小朋友的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运动和身体调节能力;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克服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碰到的困难、提高忍耐和坚持性,使他们能活泼、健康地生长。

(一)培养基础运动能力的内容1.行走练习a.直臂摆动、膝关节蹦直、用前脚掌向前走。

b.朝一个方向走、听信号后改c.开始时用尽可能小的步幅向前走,以后逐渐加大步幅和提高大腿走。

d.两臂自然下垂至膝关节以下,向前、向后走。

e.闭眼向前、后、两侧行走。

f.高抬大腿用手迅速下压大腿向前走。

g.集体击掌,节奏由慢到快,并根据这个节奏行走。

h.变向行走,同时在体前、后依次击掌。

2、跑步练习a.向前跑动,不能撞到任何人,听到信号后停止。

B.向前跑动,每听一次信号都应改变方向。

C.高抬腿走,高抬腿跑。

D.加速跑,听到信号后减速跑。

E.先绕小圈跑,然后绕大圈跑。

F.绕“S”形跑步。

G.快速跑动,听到信号后冻结并使身体坚持刹那姿势。

3、跳跃练习A.尽右能高地向上跳,落地是屈膝缓冲。

B.大幅度的手臂预摆,尽可能远地向前跳。

C.向上腾起身体,非常轻柔地下地。

D.向前两级跳接着向后两级跳,向左三级跳动接着向右三级跳。

E.向上跳,空中转体90度下地,并逐步加大转体的幅度。

4、蹦跳练习A.变向蹦跳,不能撞到任何人。

B.沿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蹦跳。

C.在S形图案上蹦跳,听到信号后停止,接着可沿另外图形练习。

D.与同伴互相拉手进行蹦跳练习。

E.尽可能快或慢慢地做蹦跳练习。

5、运球练习A.用左手或右手向前运球。

B.用右手原地拍球10次,然后用左手拍10次。

C.向前运球,左右手依次运球5次。

D.向前跑动运球。

E.眼睛不看球,朝各个方向运球。

F.沿正方形、圆形、三胸形等到几何图形运球,G.向前运球,听到第一次信号后做原地拍球练习,听到第二次信号转向运球回原处。

6、跳绳练习A.把绳子拉直放在地上,沿绳子子两边从一端跳到另一端。

B.把绳子放成圆、正方形、三角形等到几何图形,沿绳子外走。

C.用一根绳子摆事实成各种数字或安母(A、B、C等)。

D.把绳子拉直放在地上,小朋友们沿着绳子子左右双脚跳或单脚跳。

7、投掷练习A.与小伙伴互相投掷练习。

B.对准目标投掷沙包或小球。

C.用多种器械做投掷练习。

如:沙包、橄榄球等。

8、平衡练习A.踩高跷练习。

B.绕汽车胎行埋走。

C.在车胎两侧跳跃练习。

D.从车胎中央跳上车胎边练习。

(二)技巧和身体机能的自我检验练习1、蚯蚓爬行俯撑,首先是两脚慢慢前移、触至两手;然后两脚停止运动,由两手前爬继续运动。

同样,动作的方向可向后。

2、蛙跳从下蹲位开始,推手蹬腿起跳,一地时先两手着地,再两脚落地。

(在垫上练习)3、腿交叉起立小朋友们先盘腿坐,两手交叉胸前抱,靠两腿用力使身体站起来。

4、抓踝走小朋友们用手抓住踝关节,膝关节不能屈,向前走或变向走。

5、合伴起体两个小朋友背靠背坐在地上,依靠互相的向上的压力使身体起立。

6、前滚翻7、后滚翻8、单脚原地起立小朋友单脚站立,另一腿屈膝,用同侧手抓住脚,无协商下做蹲和起立。

9、海象爬行两手向前爬、两腿拖在后面,身体应伸直。

10、越野跑小朋友在幼儿园喷水池、草坪、斜坡路、大花园、小石路进行走跑练习,根据地形的变化上坡、下坡、绕过树木障碍跑,提高幼儿跑步的兴趣以和机体适应自危然环境的变化。

11、本轮车越野赛小朋友们骑着三轮车根据地形的变化做上坡、下坡、绕过树木障碍路途200米。

(三)综合性体育游戏(例一)支援灾区幼儿骑着三轮车绕过树林(50米)扛着车走过15米的小石路骑车或推车上山顶(斜路30米)不到灾区把、救灾物品(2.5公斤重的背包)放下骑车快速返回把车交给第二位小朋友。

(全程长200米)(例二)快乐的旅行家每个幼儿负重2.5公斤的背包,骑马三轮车50米走过12介木桩(牛奶罐)开健身车穿过小山坡(30米)拍球竞赛(运球走)来到草地上找到5张不同形状的树叶后快跑回终点制作幅树叶画。

(四)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丈量方法1、测定手的伶俐精细动作用品:进直径15毫米左右的珠子若干颗,放在测定桌上。

一根45厘米的细绳(一头用胶纸包成能穿过的头、一头打一个结)秒表一个。

做法:小朋友一走到测定桌前,尽可能快地穿珠子,做到准确、快速。

记分:记录30秒钟里小朋友穿珠子的总数。

2、柔韧性:背腿伸展,测定背、腿的柔韧性。

做法:站立腿伸直,体前屈手触足面为“O”、手惊心动魄不到足面为负数,手逾越足面为正数,每个小朋友可做3次,记录最远的1次。

3、敏捷和耐力性:“俯伏、站立”,测定速度、敏捷和肌肉的耐力。

做法:让小朋友站在垫子上听到“开始”的信号后,迅速屈膝,屈体成俯伏姿势,接着又迅速起立,两面三刀膝伸直,不时重复这样的动作。

时间20秒。

记分:记录20秒时间内重复俯伏、站立的次数。

4、平衡性:“静力平衡”,测定开眼和闭眼提单脚平衡。

做法:小朋友分别在宽度5厘料和10厘料的固定平衡板上两手叉腰,任选一只脚做开眼和闭眼的单脚平衡站立。

(不能有任何支撑物)时间:每次10秒。

记分:把4次的时间相加,结出总秒数。

若另一只脚触地,两手松开,两脚相碰或闭眼平衡时睁开眼睛都算作失败,立好即停表。

5、技巧性:“跳绳”。

时间:30秒。

记分:自身拿绳一面绕一面计算连续跳的次数(单、双脚跳均可)。

6、迸发力:“立定跳远”,测定大、小腿的力量。

做法:双足自然站立跤至落地足跟之间距离,记录最远的1次。

7、30米快跑:测定下技力量,记录站立式起跑30米距离的时间。

8、投掷:测定眼手协作能力与手臂、肩带的力量,记录小沙袋投掷距离。

9、悬垂:测定抓握和手臂、肩带的力量,记录双臂垂停留的时间。

三、结果与分析:(一)将近半年的实验中,我们坚持陈鹤琴先生的“游戏式教学法”进行幼儿体育活动,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从测定的结果标明,被测者在形态发育方面是正常的。

资料说明大班幼儿在为小学打基础时砘在重智力而忽略对运动能力培养的倾向,幼儿表示体力欠佳、意志溥弱。

经过对幼儿进行提高基础运动能力的锻炼后,再次测定上述数据,各项同均差异非常显著,资料对比标明,适当增加大班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有组织地进行跑、跳、投乖基本坳作练习和适当长距离的运动,不但能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迅速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增强意志毅力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二)开展身体机能自我检验练习和综合性体育游戏练习,多方面为幼儿设置障碍,创设磨练机会能促例幼儿心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韧性,幼儿的娇气和发明性得到有交的调整。

1996年2月我们对实验班的幼儿进行身负2。

5公斤物品的综合性体育游戏练习,发现在活动过程中孩儿们碰到困难能动脑筋想方法,虽然觉得累,但是仍然坚持完成任务最后到了终点,与原1995年9月份实验前的活动幼儿表示出叫若叫累,个别还不愿意参与游戏的状况形成明对照。

通过对幼儿家长的调查,家长对我们开展的综合体育活动锻炼表示非常满意。

在实验前的抽样测查中有一女孩身高.体重都符合发育规范,但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明显比一般幼儿差,所测的10个项目中有9项效果最低,动作反应愚钝.娇气.发明性,但自从她和大家一起参与基础运动能力培养的各项练习后,效果显著提高。

她爸爸说:“以前孙很发明性,做什么事都虎头蛇尾,瑞在不同了,做事一心一意,也较为讲道理了,没有以前那么发明性和娇气了。

我们认为基础运动能较差的幼儿参与提高基础运动能力的各项练习以后,对促进体力和智力.意志的发展,效果是良好的。

(三)培养6-7岁幼儿的运动能力在目标.内容和方法确定以后,应该合理安排幼儿的运动量,尽量防止运动量的缺乏和过度疲劳。

幼儿运动量的掌握,本文是根据运动后即时和搏变化为衡量规范,从测定数字标明,学习单个和纠正姿态练习,即时脉搏变化不明显,运动强度不大,可以适当增加练习次数.,以求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综合游戏练习具有竞争性.速度要快,幼儿一般好胜心强,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全力以赴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各种动作.运动强度较大.观察运动后即时脉搏有明显的,。

变化,但脉搏升至一定的数值后有随即下降现象,幼儿亦表示有动作减慢、注意力分散等疲劳征象。

所以,我们认为综合性游戏不宜重复次数太多,每次游戏之间有短暂的间歇,以即时脉搏出现高峰前结束为宜。

四、初步的结论和建议(一)、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基础运动能力、适应能力,从而达成增强体质、培养一个具有健康体魄、适应社会竞争年代的人。

因此必需结合幼儿的特点,制订各种适合幼儿锻炼的内容。

从生理上来说,6-7岁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比较迅速,大脑重量达到1200克左右,大脑皮层各区域的暂时联系和神经细胞分化作用已加强、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和各分析器官的机能也有明显的提高,国外有人根据实验的结果认为:6-7岁是发展机能的重复阶段,准确性、协调性、灵敏性、反应速度和摸能力、理解能力等迅速发展,所以本文提出通过各种跑、跳、投和自我测定游戏、综合性游戏的锻炼内容和方法,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基础运动能力,也可以使幼儿在灵敏、速度、弹跳、力量等身体素质和意志毅力意识方面获得相应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