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 单音性 单音词占绝大多数, 单音词占绝大多数 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 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 • 多义性 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 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 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 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 近义性 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 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 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 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 的动词有20多个 于"看"的动词有 多个。 看 的动词有 多个。 • 活用性 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活用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 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 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 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以及使动、 动词和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以及使动、意 为动用法等特殊的变化。 动、为动用法等特殊的变化。
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 禀:赐与 禀至行, •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 性闲木功, •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日暮作毕, 直:报酬 于里中买籴,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解析: 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 推断词语的含义, 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 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禀:生性 禀性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一词多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分析: 考点分析: 1、 “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 、 常见文言实词” 频率较高实词。 频率较高实词。 2、 “在文中的含义”指实词在具体语 、 在文中的含义” 境中的意义。 境中的意义。 本考点不仅考查考生掌握文言实词知 识的情况, 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用 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 【解析】中学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 解析】中学课文《曹刿论战》 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 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 句子, 应当译为“见识浅陋” 句子, C项,应当译为“见识浅陋”。
• 例6: (09湖南卷) 09湖南卷) 湖南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季秋之月, 季节, A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 及繁霜夜零, 降落, B 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耿介、 C 予世之介士也 介:耿介、独特 子胥不奔, 逃亡, 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解析】 项中的“季秋之月”应是“ 【解析】A项中的“季秋之月”应是“秋天最 后一月” 后一月”。 “季”:一个季节或一个朝 代的末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代的末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中 视清季有加” 有“视清季有加”。 • 理解实词,读透课本,感悟积累,受益无穷。 理解实词,读透课本,感悟积累,受益无穷。 • • • • • •
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
• • • • • • 字形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 课文迁移法 成语联想法 结构判断法 语法分析法
1、 字形推断法 形训法 、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 以 上, “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木 )、(火)、土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 义与五行有关; 义与五行有关; )、弓 )、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u)” ) 者与兵器有关, 者与兵器有关, 者与动物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辶 )、刂 )、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 与人的行为有关。 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 五谷、 金钱、 器具、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 五谷 金钱 器具 丝 房舍、 毛皮、 鸟雀、 麻、宀--房舍、 求--毛皮、隹(zhui )--鸟雀、冖-房舍 毛皮 鸟雀 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目---眼、 尸 -笼罩、 死亡、 肉 首 眼 死亡 身体…… 身体
释义 台阶
去掉 清除 逝去 清理
授予 官职
• 高考大纲规定,考生需掌握 高考大纲规定, 120个文言实词。附另发讲 个文言实词。 个文言实词 义,希望同学们认真理解练 掌握到位。 习,掌握到位。
• 掌握一词多义需多读、多查字 掌握一词多义需多读、 多积累。另外,还要掌握一 典、多积累。另外 还要掌握一 些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 些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
• 例2: (09江苏卷) 江苏卷) : (09江苏卷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 A.遂属其家通明 A.遂属其家通明 • B.皆逡巡引却 B.皆逡巡引却 •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 D.率倜傥非常之人 D.率倜傥非常之人
属:托付 引却: 引却:后退 魁垒: 魁垒:高大 率:率领
2、语境推断法 、 •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且词义是不定项的, 且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 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因 为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 为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 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北京卷试题中“俄有吏袖空牒窃印” 北京卷试题中“俄有吏袖空牒窃印”中的 字如何理解? “牒”字如何理解? 字是形声字, 是其形旁, “牒”字是形声字, “片”是其形旁,甲骨 文中取“ 之右半为“ 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 ,本义就是 木片” “木片” ,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 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 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 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 “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 片”为形 旁的字如“ 等都有“文件、 旁的字如“版” “牌” “牍”等都有“文件、 文书”的意思。 文书”的意思。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 的意识, 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 万物的生长是有季节、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 万物的生长是有季节、有限 通 则物力必屈。 度的,如果无限度的滥用, 度,则物力必屈。 度的,如果无限度的滥用, “无”, 论积贮疏》 那么物质财力就必然短缺。 《论积贮疏》 那么物质财力就必然短缺。 没有
例句
译文
除 赵王扫除自迎,执 赵王命人打扫台阶亲自 赵王扫除自迎, 赵王命人打扫台阶 台阶亲自 主人之礼, 迎接, 主人之礼,引公子 迎接,按主宾之礼导引 就西阶。 公子走西面的台阶。 就西阶。 公子走西面的台阶。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 那么燕国被欺凌的耻辱 也就除去 除去了 矣。 也就除去了。 爆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一岁除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爆竹声响中一年过去 在爆竹声响中一年过去 了。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 郡中的贤德人士向当政 当道, 者请求,立即清理 清理废弃 当道,即除魏阉废 者请求,立即清理废弃 祠以葬之。 祠以葬之。 的魏忠贤祠堂的旧址以 埋葬五位壮士。 埋葬五位壮士。 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 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 使。 使
• 例5: (09北京卷) 09北京卷 北京卷)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语句中,
•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 B.度吾所能行为之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 C.若真鄙儒也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 D.竟朝置酒 D.竟朝置酒 直至… 竟:直至…终了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 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 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 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 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 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和假借义。 比喻义和假借义。
肃:恭敬 适逢。 会:适逢。 堪:忍受 动:招致
D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解析: 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 词语的含义, 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 要求的选项。 经常。 要求的选项。动:经常。
• 例4: (09全国卷2) 09全国卷 全国卷2 :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 例3: (09全国卷1) 09全国卷 全国卷1 :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A.为政清静,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为政清静 • B.会兴辽东之役 B.会兴辽东之役 •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C.所在征敛 所在征敛, • D.动以军法从事 D.动以军法从事
D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 •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 【解析】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 解析】 托付)、引却(后退)、魁垒 )、引却 )、 (高大)均正确.“率倜傥非常之人”中的“率” 高大)均正确.“率倜傥非常之人”中的“ .“率倜傥非常之人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全, 都)。
重庆卷) 例1:(08重庆卷) : 重庆卷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诸将争欲攻之,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若不敢来, 迫: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 .大战一日,兵败,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或多惶惧, 度:考虑 • 【 解析 】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 解析】 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中考查的文言实 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词在中学所有课本的文言文中都可以找到 出处,所以复习时回归课本非常重要。 项 出处,所以复习时回归课本非常重要。D项 解释为常态, 容度。 史记》 “ 度 ” 解释为常态 , 容度 。 《 史记 》 选读 中有《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尽失其度”。 中有《刺客列传》 群臣皆愕,尽失其度” 群臣皆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