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路径PPT课件

临床路径PPT课件




1、全院绝大多数临床科室(专业)试点试行,试行 病种由病历质控(运行和终末)打分并纳入科室年终 考核目标成绩。 2、临床路径管理是由科室专业内成员根据某种疾病 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让患者 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 3、路径完成后,科室专业成员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 分析和评价每一例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例患者发 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 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管理培训
医务部 2011.9.5
临床路径实施意义

规范医疗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
医生甲 医生乙 医生丙
病 人
临床路径实施
甲治疗方案
乙治疗方案
丙治疗方案


保证医疗安全
控制医疗成本 减少资源浪费 获得最佳服务
医 疗 质 控
诊疗服务全程的控制
医生甲
医生乙 医生丙
病 人
临床 路径 方案
医 院 质 控
指标管理


住院日:病种分型实际住院日、病种平均住院 日、全科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 病人费用:病种分型医药费用与药比、病种医 药费用与药比、病人平均医药费用与药比;
指标管理


医院成本:病种分型医院成本、病种平均医院 成本、病人平均医院成本; 重点控制:病种分型医护流程改进情况、病种 分型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如果临床路径表单中的医嘱未能执行,就必须 在病历中写明原因;如果医生变动了临床路径 表单中的医嘱或新增了医嘱、或者医嘱推迟、 手术推迟执行,也需要在病程记录中写明原因。
病种病例分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种即ICD-10 病种分为A型(一般)、 B型(急症)、 C型(合并症)、 D(危重)。
我院扩大实施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原则
实施要点


流程管理:即以病人为中心的住院每日医护服 务管理如:入出院、诊断会诊、诊疗疗程、围 手术期管理、医患沟通等流程控制; 医疗费用:病人诊疗项目及费用适度控制等, 可分类别、分时段逐一分析;
实施要点

时限要求:接诊、化验、检查、病理、医嘱、 查房、会诊、病历、疗程、巡视、质控,以及 入院、术前、手术、术后、疗程、出院等时段 的项目时间要求;
定义


临床路径是指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 患者疾病诊断明确以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 手术制订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 顾计划。 针对每一个进入临床路径的住院病人,医生在 病人入院第一天就必须遵照临床路径表单的项 目内容确定诊疗工作、检查项目、护理级别、 饮食类型并下达相关医嘱。
执行过程
科室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 药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 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 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 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 合理调整.
实施要点


成本控制:用于某个病人的直接或间接成本控 制,可分类别、分时段逐一分析; 管理协调:要求院领导解决的跨部门的问题, 如住院效率提高后医技科室服务能力不足问题。
指标管理


业务指标:收治病种患者人数与收入、全科收 治病种患者总数与收入; 质量指标:病种分型治疗转归情况、三级医师 质控完成情况、病案书写质量评估;
实施“临床路径 ”

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遵循疾病指南、循证医 学的进展调整路径的实施细则,使之符合医学 科学的发展,从而提供给患者最新的治疗手段 与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组织实施


1.各试点科室每月组织对本专业临床路径管理 试点工作进行分析评估。 2.医院定期召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会,就试点 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讨,交流经验、相关信息 分析评估。
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
个案管理员履行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 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指导经治医师分 析病人变异情况;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加强与 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 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 小组报告 。
入径病种选择
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





1、包括以下项目: 住院天数; 医疗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成本; 照顾品质/临床结果; 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资源的使用; 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再住院率。
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

2、修正与改良 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照护, 因此每一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 应根据对其评价的结果,及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注重的四个要素


1、其对象是针对一组特定诊断或操作,如针 对某个ICD码对应的各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等; 2、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 这些学科包括临床、护理、药剂、检验、麻醉、 营养、康复、心理以及医院管理,甚至有时包 括法律、伦理等。
注重的四个要素


3、路径的设计要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 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规定检查治疗的项目,顺 序和时限。 4、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 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 高质量的作用。
执行流程

疾病的治疗进度表; 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 治疗目标; 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 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执行内容


1、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以日为单位的各种 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 行成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变异记录 表,分开的特殊协议内容。 2、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 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同 时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 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2.变异的分类

实施临床路径时有时会产生变异,即任何不同 于临床路径的偏差。变异有正负之分,负变异 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没有进行(或结果没有产 生),或推迟完成,如延迟出院、CT检查延 迟等;正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 行或完成,如提前出院、CT检查提前等。变 异可分为病人/家庭的变异、医院/系统的变异、 临床工作者/服务提供者的变异。

决定病人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 执行临床路径表上的治疗项目; 评估进度; 分析变异。
实施临床路径时护士的职责

病人入院后立即通知个案管理者; 执行临床路径表上的护理项目; 有变异时及时与医生讨论。
(取得参与人员同意)选择开展路径人员

1、科室建立临床路径的实践小组。 2、 人员包括:科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护士长、主管护师和护理小组长或个案管理者。 3、人员分工:制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如: 主治医师负责收集和统计病人住院期间治疗情 况、住院天数等;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收集和统 计通过护理手段促进或延缓病人康复的因素等。
建立要推行的手术或疾病的临床路径

路径内容及表格制定 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参考卫生部范本), 对临床路径的设计内容和表格的框架,如治疗、 检验、饮食、活动、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 划和变异记录等方面进行适用性的评估
制定标准化医嘱

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 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 嘱,如治疗、用药等。标准化医嘱应与临床路 径的内容相对应,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 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1、原则:规定依据我院2009、2010年度科室出院病 种数前3位为范围选择。 2、同时考虑以下几点: ①科室内医疗小组的专业特长; ②已经开展的临床路径的科室的结果与经验; ③整体护理的开展情况; ④参与人员对该病种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和沟 通能力等。
实施临床路径时医生的职责
实施要点

治疗计划:主要治疗计划(用药或手术、工作 效率与医疗安全、医疗费用与成本等);辅助 治疗计划(其他病症治疗用药和治疗操作等)。 医患沟通计划(知情、同意、宣教等沟通);
实施要点


准入标准:诊断依据、诊断标准、转归标准、 出院标准以及人员资格、手术分级、安全用药 等; 风险控制:用药安全/抗生素使用、手术与麻 醉、应急预案、贵重耗材/进口药品控制以及 无菌操作、器械安全、设备安全与医院设施安 全管理;
实施结果的评估与评价

3、追踪与评价 除对临床路径的预期结果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价 外,临床路经应随着医学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 改进,因此对某一病种与其临床路径也需要进 行不断的追踪与评价。
临床路径的变异处理

1.变异的定义:变异是制定的标准临床路经与 实际过程出现了偏离,与任何预期的决定相比 发生了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