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练试卷(第10 周)命题:崔巍嵩审核:陈国06-10-30一、语基选择题(每小题 6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勉.励分娩.挽.救央浼.冠冕.堂皇B. 孕.育酝.酿蕴.藏晕.车韵.味古朴C. 拂晓. 侥.幸蹊跷. 翘.楚骁.勇善战D. 灿.烂颤.动孱.头忏.悔璀璨.夺目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1 月14 日晚,青岛海啸球迷协会200 多名英超铁竿球迷欢聚一堂,一起观看了英超曼城德比大战,协会的10 多名足球宝贝还到现场热舞助兴。
B.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万家团圆,人民子弟兵却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他们不能与家人触膝谈心,只能通过电话向家人遥致祝福和相思。
C. 县中医院大胆改革,进行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经营。
他们请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们来院坐诊讲学,使医院效益明显增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D. —项发表于8月2日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的成果说,通过一种新型的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可用于电子原件的半导体特性的导电性能薄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在“兴中杯”江苏省第四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中,来自天一中学的黄莉同学以一篇匠心独运....的作品《在路上》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B. 德国核物理学家鉴于希特勒的疯狂,让原子弹的试验胎死腹中;无独有偶....,爱因斯坦后来也痛悔自己当年对原子弹出世所作的贡献:他们都意识到这是潘多拉盒子里的灾难。
C. 某省在今年2月26日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舞弊考生,除了少数是夹带资料入场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替考者。
D. 铁山寺地处苏皖交界,远离城市,山下虽零星分布着几户农家,但这里林深树茂,环境幽静,游人到此,如入无人.之.境..。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来自唐山的业余演员们表演的《俏夕阳》夺得2006 年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一等奖,谁能相信表演者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B. 春节假期一过,郭晓宇就来到了张老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中学语文》上发表的文章再审校一遍。
C. 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
D. 目前,我市经济尚不发达,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方面,与和我市发展情况类似的扬州市相比,还有差距;与苏州、无锡的差距更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每小题 6 分)2005年9月底,世界卫生组织一专家发出警告,新型流感随时可能暴发,会造成500万〜1.5 亿人丧生。
10 月13 日凌晨,罗马尼亚农业部长宣布,罗马尼亚出现了禽流感。
化验结果表明,罗马尼亚家禽死于H5N1 型禽流感病毒,这是这种正肆虐亚洲、造成至少66 人死亡的病毒首次传入欧洲。
同一天,土耳其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也被宣布属于H5N1 型。
而位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保加利亚已接连发现有零星鸟只“神秘”死亡。
卫生专家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今年的禽流感病毒不再相对温和。
它不但感染了数千万野鸟和家禽,而且感染了猪等哺乳动物和至少112 个人。
已跨越“物种障碍”的病毒在跨国界传播后,又开始了跨洲传播。
科学家们由此推断,接下来,可能很快出现最可怕的情况——病毒发生变异,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魔鬼”真的要来了!早在公元前4 世纪就被人类记载过的流感,1658 年吞噬了意大利威尼斯6 万人。
惊恐的人们以为这是上帝的惩罚,因此把该病命名为“魔鬼” 。
类似流感的诸多“魔鬼” 一直纠缠人类。
而人类,在面对传染病疫情时“常常表现得很脆弱” 。
20世纪,大约每隔11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流感流行,而全球性的大流感约每30〜40年暴发一次,死亡极为惨重。
在与各种传染病的斗争中,人类很多时候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对已发现100多年的禽流感,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仅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来阻止其蔓延。
禽流感可怕在于它发生突然、发病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不明(有专家怀疑候鸟能在长距离迁徙后传播禽流感病毒),而且病死率高。
截至10 月10日,印尼禽流感感染者增加到了5人,而其中4 人已经死亡。
高死亡率的禽流感和高传染率的流感一旦结合,就会产生一种致命的高传染性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且不断变异。
对付流感最有力的武器是接种疫苗。
尽管最近美国、英国、越南等国的科学家在研制疫苗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医药卫生界的专家还是止不住担心。
目前世界上现存疫苗和药品严重不足。
以美国为例,当前储备的抗流感药物只够200 多万人使用,但据估算,疫情暴发时需要9000 万人使用的药物。
其次,流感病毒的耐药性已增加,病毒对传统药物的耐药性最高甚至超过了70%。
再次,世界各地没有足够设备来生产疫苗。
生产足够疫苗需要6 个月,而等疫苗制成,病毒可能发生了变异,现存的疫苗和新生产出的疫苗都有可能失效。
目前,欧美等国拥有全球90%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
而疾病暴发时,为满足国内需求,这些国家不可能出口疫苗,因此穷国面临更大危险。
这是人类备战流感的又一难题。
(选自《半月谈》(内部版),2005 年11 期) 5.以下对“禽流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是一种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每30〜40年暴发一次,长期以来一直危害人类健康并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亡的新型流感。
B. 是一种由候鸟在长距离迁徙过程中传播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引发的、并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一种新型流感。
C. 是一种发生突然、发病率高;季节性不强、来源不明,难以预防和治疗,而且死亡率极高的新型流感。
D. 是一种由能够不断变异的高耐药性病毒引发的、能使传统药物和新型疫苗完全失效的新型流感。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目前,亚洲是禽流感传染的重灾区,而欧洲也遭到了禽流感的袭击,在欧洲禽流感还有蔓延的趋势。
B. 2005年的禽流感病毒不但感染了数千万野鸟和家禽,而且感染了猪等哺乳动物和至少112个人。
C. 印尼之所以有4人感染禽流感死亡,是因为那里高死亡率的禽流感和高传染率的流感一旦结合,就会产生一种致命的高传染性病毒D. —旦世界暴发大规模的流感疫情,那么就会面临疫苗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而穷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全球性的大流感约每30〜40年暴发一次,因此,在今年的禽流感灾难过后,未来30年内将不会再暴发全球性大流感。
B. 在流感面前,人类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研究对付流感的疫苗,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C. 如果世界各地能生产出足够的疫苗和药品,人类就不会再担心禽流感的传染蔓延。
D. 目前,欧美等国拥有全球90 %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
即使疾病暴发,也能满足国内对流感疫苗的需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每小题6分)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
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
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
”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徐偃使行风俗。
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
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
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杜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⑤,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卷六十四》)(注)繻(r 用作通行证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苹:使草倒下。
⑤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徐偃使行.风俗行:推行B.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矫:假托C. 干名采誉干:求取D. 臣宜被坚执锐. 锐:锋利的兵器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武帝异其.文②今肃迎操,……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B. ①弃繻而.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①以从民望,干名采誉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D. ①且盐铁,郡有余臧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件,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 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独断专行,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C. 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 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分,每小题6分)(1)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2分)12. 某大型商场为方便顾客,在出口处准备了便民伞,无偿提供给未带雨具的顾客应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