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职业高中高考复习专题5修辞手法
职业高中高考复习专题5修辞手法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A.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 ——“ 气蒸 ” 、“波 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 气势。 B.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夸张
引用 引用 比喻 比喻 比喻 比喻 对比
广告修辞大擂台
对比 10、××广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 (电冰箱) 11、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电讯) 镶嵌 12、美好生活从头开始。(理发) 双关 13、亚洲皮鞋,足下生辉。(皮鞋) 双关 14、裁剪春夏秋冬,风行东西南北。(服装) 对偶 15、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排比 (彩电) 16、诱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 排比 的价。(收音机) 谐音 17、药材好,药才好。(药品) 18、赤橙黄绿青蓝紫,天上长虹落人间。 双关
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比拟的种类: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 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青春在他的脸上跳跃 我把梦撕了一页,不懂明天该怎么写。 又一个梦在他的枕头上滑了过去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夏宇《甜蜜的复仇》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的 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的分析。”
拟人.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 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 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 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C、“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
合,青山郭外斜。” ——“ 合”、“斜” 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 情。 D.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 —— 用“知”、“潜 ”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 东西。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斜”在 这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 作者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 用拟人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 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 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 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 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 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 一体。
修辞格介绍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Hale Waihona Puke 瘸腿老头是个老牛贩子,他一进牛市所有卖 牛的买牛的都拿眼睛挖他,凡他拍过角板的牛 马上涨价。 比拟 虽然在紧张的劳动中大家都少说话了,但 是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切…… 比拟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二、借代
1、概念: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例2: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 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4)借部分代替全体。
下面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它的 表达效果(上海卷)
千古长如白练飞(庐山瀑布) 解析:比喻的修辞;庐山瀑布千古以 来奔流不息,如一匹白练悬空而下,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瀑布的色彩和形 态。
(重庆卷第23题)以下面句子为本体 ,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 系的话。 所有的努力并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 决不可能成功。 例:正如所有的花并非都能结果,但 不开花决不可能结果。
。 这些声音寄托于劳动号子,寄托于车队奔 驰之中,仿佛令人感到咚咚的战鼓和进军 号角的撼人的气魄
既非比喻也非比拟,“仿佛 ”表示不十分确定的估量语气
(浙江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青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暑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所播的种子并非都能发芽,但不播种绝不可能 发芽。 所有破土而出的嫩芽并非都能长成大树,但不 破土而出绝不可能长成大树。
: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 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梁启超曾将下阕“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如愁”赞之为“新奇的比喻”。请指出该比喻“ 新奇”在哪里。 答: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 例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 厚障壁了.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和人一样 的感情和动作。 例1: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拟物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例1: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例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 来,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 山下的坝子里来。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你是雄鹰,就搏击长空;如果 你是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让我们 共同创造辉煌!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对,②可能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③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 么? 答:① “刀法”喻“教育方法”; ② “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 ③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 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 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比
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 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像丛飞、白芳礼等。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请大家猜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广告修辞大擂台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香皂)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白酒)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5、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 6、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服装) 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 一刻。(手表)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夸张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 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 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 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风暴”指的是刮大风且常伴有大雨 的天气现象。“江河”在风暴中“寂然 无语”不合情理) ”。
练习
请分辨以下句子用了
借喻
还是
借代
1、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
借喻
本体是月亮,喻体是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