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细节描写技巧

记叙文细节描写技巧


• 三、心理活动描写 •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 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 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 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 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 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 四、环境(场面)描写 •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 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 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 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 屏息静气,插身进去。 《在阅览室里》
• 5、神态+场景 • 老根又收到了六封信,正准备煮上地瓜粥给将回 来的儿子吃,却又收到了第七封信,小根退学了,要 去打工。老根红着眼看信,“爸,我读不读大学不要 紧,重要的是不能再让你受苦受累,不然我会后悔一 辈子的。”这是一个没有蝉叫声的夏天,没有人敢吵 到老根,因为他的眼睛里有火。 • ----《季节》 • 析:作为父亲的老根无法为儿子交付学费,只能眼巴 巴地看着儿子小根退学打工。父亲的心情是十分复杂 的。作者通过“红着眼”“眼睛里有火”细节恰如其 分地表现了老根的心理,并巧妙通过人物活动的特定 场景“一个没有蝉叫声的夏天”进一步衬托了老根的 心情。
精炼词语,表现特征
老师讲课很有个性,一抬眼,一投足,常常让 我们忍俊不禁。 老师讲课极有个性,别是一番模样,每当讲到 得意之处,眼睛便会眯起来,眼角都向上折起,一 副享受课堂的样子。有时还会手舞足蹈起来,左手 随着语调的升降一上一下的飞动,右手捏着粉笔的 拇指食指有节奏的搓动那不短不长的粉笔——老师 不爱用整根的粉笔,凡是新粉笔他就把头儿掰掉一 截,一旦用短了,也会毫不犹豫地换下一根——在 黑板上留下一个有一个粉笔点,以强调重点之用。
记叙文 ——细节描写
• 一、什么是记叙文? •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 一种文体。 • 二、记叙文分类 • 1、以写人为主 • 2、以记事为主 • 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 • 记叙文一般由时间(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指 事件发生的地方)、人物(指事件的中心人物)、事 件(起因、经过、结果)构成。
“立体”式结构形式:
• 1、神情+动作+心理 • 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 过去,坐好。喝一口?谢了,我有。“红牛”缩了回 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 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 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 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 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 ------《厚重的心》 • 析:这段细节描写将自己敦实的个性、淡然的心态以 及临上考场奋发向上的斗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让 人眼前一亮。
• 细节描写种类 • 一、动作描写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 来了。 ------(《背影》 • 二、肖像描写 • 服饰细节:“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 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 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 小巷深处:“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 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 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 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 4、语言+动作 •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 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 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很自在 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 狗,洗干净爷爷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 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 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 然后很认真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 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 -----《诗意地生活》 • 析:爷爷奶奶”典型化的语言飘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奶奶的举止动作弥漫着多么简朴诗意的生活滋味。“于 细微处见真情”,这难道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吗?
• 五、语言描写。 • (1)、李逵的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 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 去东京,夺了鸟位。” • (2)、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借 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 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 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 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 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 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 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生生地勾画出 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 (3)、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 “读书人窃书不算 偷”;祥林嫂的“我真傻……”等生动的语言细节描写 无不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芒。
• 《药》:“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 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 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 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 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 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像一群“鸭”, 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把国民的麻木、不觉悟刻画得入 木三分。 • 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描 写景物的一个“特写镜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 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 离去的凄凉场面。还可以想像到作者因为思念朋友而呆 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朋友走后留下的串 串马蹄印的情形。
• 例:扒手将钱包迅速地塞进自己牛仔裤的后裤袋 里,然后转身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吹着口哨向车 门走去。 • 小海见此情景瞥了爸爸一眼,连忙向扒手追去。 他挤到扒手身后,愤怒地从扒手裤袋里将钱包抽 出来。扒手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是个小孩,便 一把抓住小海的手腕,心虚地迅速向四下扫了一 眼,见没有人注意他,便目露凶光地恐吓小海, 语无伦次地说:“快,快把钱包给我,要……要 不,你瞧这个。”说着挥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 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 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 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 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 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 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 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 两步、三步…… • ------《沉默的父爱》 • 析:这段细节描写充分调用了父亲独具个性的神情与动作,将 一位质朴坚毅的父亲浓墨重彩地描画出来,虽然父亲沉默无语, 但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与情深意厚的手部动作是对儿子的嘱 托也是热切的鼓励,文字中蕴含的父爱令人潸然,更令人肃然 起敬。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如何写好细节—— 具体做法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 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 的床边,眼睛看着我。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 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 床边,眼睛柔柔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 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 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 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 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 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 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 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 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讲着讲着,他就 会将眼睛向上看,令人忍俊不禁。 当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学世界里的时候,他的 眼光就会一点点远离我们,开始望向天花板,那是 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里见过,那启蒙先生的眼神是对古代文化的 陶醉和沉迷;我曾在都德的《最后一课》里见过, 韩迈尔先生的眼神是对法兰西语言的热爱和崇敬; 我曾在《时间简史》的扉页上见过,霍金先生的眼 神是对科学王国的探索和追求;那是……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 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 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 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 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 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 交谈!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 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 深入的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 等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 • 1、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 2、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3、可以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 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 4、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3、心理+动作 •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围静得可怕,就如同我沉 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 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的渴望,可 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 绳的一部分。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家,我 依旧心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 绳…… • ----《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 析:这一段细节描写,犹如电影镜头,将一家三口的 “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的真切的心理、母 亲编稻草绳手的“一颠一颠”以及父亲狼下决心的 “捏”烟的动作,将一个家庭面临的困境与父母对子 女的深情厚意清晰地表达出来,达到了“此时无声胜 有声”的艺术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