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四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3. 紧张与轻松: 人的情绪的紧 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 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4. 增力与减力:如快乐,热爱,兴 奋等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 情感,忧愁,悲伤,过度焦虑,恐 惧等能减弱人的活动能力。
四、情绪情感的分类
我国古代有“喜,怒,哀,乐,爱, 恶,惧”七情的说法,还有心理学 家把“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列为情感的最基本形式(原始情 绪)。
• 焦虑的核心成分是恐惧。 • 恐惧具有保护性适应价值,焦虑是 对恐惧的恐惧,具有破坏性。
• 焦虑由危险或威胁的预感所诱发, 这种预感还会使人易怒和暴躁, 怨天尤人和厌烦。 • 焦虑的特点是使人有脆弱感。
2. 激情
是一种迅速的,强烈的,短暂的, 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A 激情往往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B 引起激情的原因:生活中的重大 事件,对立意向的冲突,过度的 压抑等。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与 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 产生原因不同: 情绪一般是生物性自然性 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较为原始的体验。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 展进程中产生的,由社会性需 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 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
2. 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情境 性,短暂性和冲动性,而情感 较稳定而持久。
C、 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般 地,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范围缩 小,自制力减弱,不能正确地评价 自己的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应对不 良激情要进行控制,或者转移注意 对象,或者缓和激情的爆发。
3.应激
• 含义: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与危险 的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 情绪状态。
高级情感的种类 根据情感的内容,性质, 表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道德感、 理智感和美感。
第四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
• 情绪情感的概念 • 情绪的发生发展 • 情绪的维度 • 情绪情感的种类 • 意志的概念及品质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 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 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不同,所 产生的内心体验也不同。 • 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取决于某 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
特拉泽尔认为,爱是同情感与 献身精神。 E.费罗姆等人认为,爱是无条 件地给予,是永恒长存的创造性需 要。
通情且不过分的情绪卷入
关于爱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 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 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 之至也。 ——汤显祖
爱情无关生死
当有一天,你再也看不到我, 难过得快滴下眼泪的时候,你就抬 头望望这一片天空。天,还是那么 蓝,白云,还是那么潇洒,你就不 应该再哭。因为小倩的离去,并没 有带走宁采臣的世界。
好的爱情状态是:和你在一起 时,我很快乐,当我一个人时,我 也能过得很愉快。
第五章 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 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 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Leabharlann 征 (1)具有自觉目的性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愈能控制自己便愈能取得自由
没有绝对的控制
因而 人生仅有一种态度是不够的
努力进取与顺其自然并不矛盾
结 束
课间
休息
三、意志的品质 意志是人对客观现实有意 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和 作用。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 制止。
意志的自觉性---动摇性和独断 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和草率 决定 意志的自制性---随意性和冲动性 意志的坚韧性---委琐和软弱
四、意志与自由
你认为,人在多大程度上 能控制住自己?
•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划分: 安静、喜悦、愤怒、哀怜、 悲痛、忧怒、愤急、烦闷、 恐惧、惊骇、恭敬、悦爱、 憎恶、贪憩、嫉妒、微惧、 惭愧、耻辱等。

伊扎德的划分
基本情绪: 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 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 蔑和自罪感等十一种。
• 复合情绪: 兴趣-愉快 恐惧-害羞 疼痛-恐惧-愤怒 多疑-恐惧-内疚 愤怒-厌恶-轻蔑(敌意) 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焦虑)
情绪情感是心理的 ——放大器 ——染色剂 ——监视器
关于情绪情感 列维:情感在科学研究者的心中是 最灰暗不明的角落,因为它包含着 更多主观与内在体验的的成分。
• 狄德罗: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 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 感则是绝对的蠢事。
• 诺尔曼. 丹森:情感的本质就是自我的感 受,千百年来,人之所以执情不化,一次又 一次地陷入情网不能自拔,就是因为在情 感中,人能够发现别的任何地方都不能给 予他的自我的内在的意义;情感规定了人 的丰富性的存在。没有情感,人将变得毫 无生气与活力,毫无质感与情趣;没有情 感,人的生活将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 意义,充满无穷无尽的交易。这样的人与 这样的生活将会麻木不仁、呆板乏味,毫 无魅力可言。
伊扎德认为,情绪不是心 理的副现象和副产品。情绪是 人格的动力与核心。
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
• 极度悲伤会引起愤怒,极度疲劳会 引起痛苦,疲劳和痛苦相结合能引 起愤怒,快乐能激活兴趣,兴趣也 能带来快乐。
根据情绪发生时的强度,速度, 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的不同, 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到两岁左右,儿童显示出大部 分成人的复杂情绪,如对亲人的亲 爱、尊敬、同情;对事物的好奇、 羡慕;关于评价的惭愧、失望以及 否定性质的厌恶、恨、怒、恐惧等 等。
三、情绪和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 1. 肯定与否定: 如满意和不满意, 快乐和悲哀,热爱和憎恨,兴奋 和烦闷,轻快和沉重等等。
2. 强和弱: 如怒,可分为愠怒, 愤怒,大怒,暴怒, 狂怒。 悲哀,可分为难受,悲伤,悲恸 以至痛不欲生。
1. 心境: 是一种具有弥散性的, 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形成心境的原因:生活中的重 大事件,人际关系的处理;时令气 候,环境景物;人的健康状况,疲 劳程度等生理原因。
心理健康的人应是 一个心境良好的人
关于抑郁
• 任何引起严重的失落感的事件,都 可能导致抑郁。 • 人人都有过抑郁的体验,因此,抑 郁可属正常情绪范围。在持久和严 重的情况下,抑郁可能转化为病态 情绪。
判断以下表情所表达的情绪
二、情绪的发生发展
根据1932年英国学者布里奇斯 的研究,婴儿出生时只能表现出未 分化的兴奋(一般性激动),到三 个月左右,才分化为积极和消极的 两个方面----快乐与痛苦。
在此以后分化继续扩大,从三 个月到六个月分化出愤怒、厌恶、 恐惧等情绪种类,六到十二个月快 乐进一步分化为高兴和喜爱,十六 个月出现嫉妒情绪。
3. 表现不同:
情绪一般具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
具有内隐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 情绪的变化一般都受已形成的情感 所制约,而人的情感又总是通过各 种情绪表现出来。 •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 绪的本质内容。
• 情绪是动物和人共有的,而情感 是人所独有的。
情绪: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稳定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二、情绪与情感的三个组成成分
主观体验 生理唤醒 外部表现
1. 主观体验:是情绪与情感的 心理内容,是个体对不同情绪 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2. 生理唤醒:生理激活与生理 反应 情绪情感兼有身心两方面 的反应。
3. 外部表现:表情 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 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 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无词通讯手段
1. 道德感:是人根据内化的道德 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2. 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 程中认识,探究和维护真理的需要 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3. 美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 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关于爱
• 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 纳、共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 共鸣的亲密感情等。它是在现实的 各种人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心 理活动。
• 一般来说,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能 对其自身遭遇作恰当的分析与认识, 对自身的行为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 常规,并有一定的自信与自尊,虽 有抑郁体验但无异常行为,即属正 常情绪反应。
• 抑郁的人有歪曲的认知倾向,倾向 于自我低估与自我责备,并有意愿 麻痹和愿望丧失。 • 抑郁由积极强化的缺乏而引起
关于焦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