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抛锚式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式√
要求学生自选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美化文档。
互联网
自主选择主题,自由设计板报内容。
鼓励学生创新,不要互相模仿。
(4)其他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欣赏作品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2、[提问]他的作品中都用到了哪些技术特点呢?
观察
思考,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1、[导入]下面,请同学们进行讲解,在你的报刊中,你使用了哪些新的技术,你是怎么实现的?给大家做演示!
2、要求其他的学生进行倾听,然后找出你自己的作品中,是否用到了于其他同学不同的技术呢?
3、提高学生交流表达信息的能力,并能对他人的设计做出正确的评价。
4、电子档案袋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教材上本单元要求制作“小小戏迷会”的电子报刊,由于课本上和光盘上都有制作好的报刊,因此学生容易模仿,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挥。另外有些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这也影响了作品的创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课前准备茶艺、剪纸、旗袍、武术、风筝、泥人、年画、中国结八个主题的文字和图片素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按照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自己设计一张电子板报。本单元的任务是让学生发现展示的作品中新的要素,并且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素材的收集,以及通过书本可以进行自学的能力。
学生初步具有鉴赏美的能力,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创新精神,希望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和评价。并且希望本节课以后能够制作出效果更加完美内容更加丰富的作品。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2)局域网(电子档案袋)√
(3)城域网
(4)校园网√
(5)因特网√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摘要本课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搜索引擎中,去发现寻找新的素材去美化自己的作品,并通过本课学习学会使用艺术字,图文混排以及超级链接。
教学题目
第二单元制作电子板报第四节制作作品——图文混排与超级链接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1课时
年级
高一
所选教材
信息技术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2、教师启发:在这些素材中,同学们又看到了一些比较漂亮的文字,漂亮的图画和文字混排在一起的效果以及类似于一种导航的效果,那么这些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挑战精神)
3、板报的设计就和建造大楼后,进行门面装修是一样的我们要对他们进行美化,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美化与修饰呢?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3)提示:我们还可以使站之间的跳转,也就是导航功能。首先书签的插入:插入——〉书签,写入书签名称——〉添加。然后利用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书签——〉在文档中选择位置——〉选择相应的标签即可。
5、要求学生将制作后的作品发布到电子档案袋中。
3、学生总结出:漂亮的文字,图像和文字混排在一起,还有一些跳转效果,或者是一些其它的方面
4、教师做出总结:
(1)漂亮的文字——艺术字: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艺术字来进行插入,并且可以在设置艺术字格式中进行艺术字的详细设置。
(2)图像和文字混排在一起——图文混排:可以通过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来插入那么剪贴画,可以插入该软件提供的一些图像资源,而来自文件,可以插入一些我们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进行详细的设置
思考,回答问题,并动手演示。
思考,回答问题。
总结。
思考,倾听,并且使用电子档案袋进行存盘
设计评价
1、要求学生打开本班级的电子档案袋,察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且进行评分,说出为什么要给他做出这样的评价。
2、要求其他同学从主题、设计和素材等不同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
表达设计思路,互相评价。
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掌握了哪些新技能?
(6)其他
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
(2)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电子档案袋√
(9)其他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本校机房能直接登陆互连网,因此教师在课前,或者课中可以要求学生使用互联网登陆,或者其他的搜索引擎区搜索相应的内容,例如图片或者是资料。因便于在进行图文混排是需要,或者教师事先下载一些文字资料或者是图片资料实现共享。
总结本课的收获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电子档案袋)互评√
2.测试内容
由学生自己表达设计思路,其他同学从其制作的手法,应用到的技术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教师首先展示《电脑报》彩页,以及演示一段事先准备好的幻灯片;
2、[提问]在这些素材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3、[引导启发]在我们上面欣赏的素材中,我们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创意,大家希望不希望将这些好的创意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挑战精神)
4、[导入新课]本课的任务时,我们要把一些新的创意应用到我们的作品中去,也就是一些制作上的小技术。
欣赏
观察,回答问题。
倾听思考
记忆思考
自由练习
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素材,以及互联网,书,要求学生进行自行的设计,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
动手实践,通过互联网以及书本,进行自主的学习。进行作品的完善。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子板报的中的艺术字,图文混排以及超级链接的建立;
2、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对于自己上几节课所选择的主题进行美化编辑,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相应的内容;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艺术字,图文混排以及超级链接的建立;
2、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
教学难点:图文混排以及超级链接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1、欣赏《电脑报》彩页以及一些课前准备好的幻灯片,教师提问:在我们刚才播放的幻灯片以及欣赏的《电脑报》彩页中,同学们又发现了哪些以前我们没有学习过的东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性情境
(3)虚拟情境√
(4)其他
2.学习情境设计
通过教师展示的《电脑报》,以及播放的幻灯片,要求学生回答,我们在这些素材中,又看到了哪些与我们以前所没有看到的效果,主要是要求学生找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漂亮的文字,图画和文字混排在一起的效果,跳转等一些其它的效果,通过观看,给学生更加宽广的制作空间,让他们试图将这些效果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美化,本节课的任务时,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效果,并且试图应用,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竞争√
要求选择不同主题的同学的设计要各据特色,体现主题特点,同一主题的作品风格也要不同。
互联网
思考,设计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启发引导
(2)伙伴
(3)协同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他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欣赏电脑报→欣赏电子板报作品→找出新的学习点→效果应用设计→版面美化→学生的互评(电子档案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