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合同的类型及纠纷的法律适用
著作权合同是指当事人就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归属、转让、许可使用等事宜所订立的合同。按照著作权合同的内容,其可分为下列几种:
一、委托创作合同
即委托人就特定作品委托他人创作,受托人按照约定完成作品创作所订立的合同。
二、合作创作合同
即两个以上当事人以共同创作某一作品为目的所订立的合同。
三、著作权转让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著作权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财产权利转移给另一方所有所订立的合同。
四、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著作权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财产权利许可另一方以约定的时间、范围、方式等使用该权利而订立的合同。
五、出版合同
即著作权人与出版者之间,就著作权的一项或者多项权利,许可出版者使用所订立的合同。
六、表演合同
即对方当事人为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作品等事项所订立的合同。
七、音像制品制作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形、文字等内容整理加工成音像制品节目源的活动所订立的合同。
八、广播电视播放合同
即是否当事人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等事项所订立的合同。
九、邻接权转让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图书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及广播组织者(广播电台、电视台)各自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所有所订立的合同。
十、邻接权许可使用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图书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及广播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各自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许可另一方以约定的时间、范围、方式行使所订立的合同。十一、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相关事宜达成的协议。包括计算机软件的委托开发合同、合作开发合同。
十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财产权利转移给另一方所有所订立的合同。
十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
即双方当事人就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财产权利许可另一方以约定的时间、范围、方式行使所订立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对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和指定管辖作出了特殊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关于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第
一审在中级人民法院。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所致,级别管辖不可能完全适应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管辖,因此,该司法解释第2条第2款同时规定:“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即指定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的规定,北京市、上海市、各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不再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因此,有关著作权合同纠纷的案件,在北京、上海、广州辖区,全部由(当地高院指定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案件由相应的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不服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计算机软件第一审民事案件判决、裁定而提起上诉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理。
著作权合同是版权交易中的常见的法律形式,文字、音乐、美术、摄影、设计图纸、软件等作品都可以作为著作权合同的标的物。《著作权法》是调整著作权人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在学术上和实践中普遍称为邻接权。邻接权合同包括:图书出版者就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表演者就其现场表演许可他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录音录像,并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签订的合同;录音录像作者就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与他人签订的合同;广播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就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播,及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复制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19条第1款规定:“权利人可以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书面形式订立著作权集体合同,授权该组织对其依法享有的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进行管理。”根据该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下列活动:1、与使用者订立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许可使用合同;2、向使用者收取使用费;3、向权利人转付使用费;4、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诉讼、仲裁等。这类案件按著作权合同纠纷处理。
著作权合同纠纷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