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规范本公司首末件的抽样、测量、留样。
进而达到批次样品的可追溯性。
2.0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细磨和切头工序
3.0 定义:
3.1 首件:以正常生产工艺条件生产的第一个(组)产品。
3.2 末件:生产完成后的最后一个(组)产品
4.0 程序:
4.1 首末件管理流程图
4.2 流程说明:
4.2.1 在细磨和切头工序,开机生产的第一个(组)产品,又生产部作业员将该产品提交品管部IPQC 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外观、性能等需要的关键参数,将测量测试数据填写在“首末件检验报告”中。
外观检验依靠检验标准和客户提供样品或等效的本公司指定样品比较;尺寸测量依靠检验标准和客户提供的图纸或本公司等效转换的有效图纸测量;性能检测根据检验标准和客户要求的试验项目检测。
并将检测过的产品标识后存放到首末件样品柜中。
原则上首末件存储时间为1个自然月。
标识首末件时用口取纸注明样品日期批号等信息。
4.2.2 首件检测合格后方能量产,量产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3 生产完成后最后一个(组)产品作为末件,由生产作业人员提交品管部IPQC 检测,IPQC 检测末件与首件测试项目类似。
测试完成后将末件标识后存储到首末件样品柜中。
标识信息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及生产批号等信息
4.2.4 末件检验中发现异常,该批次产品封标识存,根据时间段进行追溯。
IPQC 负责通报各相关部门及领导。
具体事宜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开机生产 首件 检验 末件留样 检验 NG OK OK 追溯 NG 生产结束 首件留样 批量生产
5.0 相关程序
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0相关记录
6.1首末件标签
6.2首末件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