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竖井滑模施工方案

竖井滑模施工方案

滑动模施工主要为取水口、 坝体区、及调压井的竖井衬砌混凝土施工,各部 位混凝土竖井尺寸参数如下表所示,各竖井结构尺寸如附图所示竖井采用液压调平内爬式滑升模板, 整个模体设计为钢结构, 模板、桁架梁、 操作盘、提升架等构件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模板是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其质量(主要包括刚度、表面平整度)的好坏直 接影响着所浇混凝土的成型及外观质量, 为了保证质量, 采用 P3015 定型钢模板 拼装而成(高度 1 。

50m).桁架梁是模体的主要受力构件 .模板以其为支撑形成一个整体,根据其承受 的水平侧压力计算,围圈采用[14 的槽钢,上、下两道,上围圈距模板上口 15cm , 下围圈距模板下口 20m ,围圈与模板通过∠5×50×5mm 角钢连接。

提升架是滑升模板与工作盘的联系构件, 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围圈、 滑模工 作盘,并且通过安装于其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支撑杆(爬杆)上,整个滑模荷载将 通过提升架传递给支撑杆。

操作盘是滑模受力构件之一,也是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场地,操作盘支撑在 提升架的主体竖杆件上,通过提升架与模板连接成一体 ,并对模板起着横向支撑 作用,操作盘采用桁架结构,为确保工作盘强度、刚度,经过计算,选用∠ 80× 调压井、竖井混凝土成型尺寸统计表直径 (m)1680。

1 san jose1 调压井 7 。

5 70 。

65 68~1757.121357。

40 ~ 1456。

2 san jose2 调压井 8 99.10 50 3 ronquito 取水口 2 。

7 1668.62~1763.41 94.791680.68 ~ 1711。

4 san jose1 坝体区 3 。

1 701364 。

75~1391。

5 san jose2 坝体区 3.1 26.7752 编号 位置 起止高程 深度(m) 备注80×10mm 的角钢轻型桁架,盘面焊接钢筋网片.为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及时修补混凝土局部缺陷,扒出预埋件,以及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在操作盘下方悬挂2 。

0m 高一辅助盘,用Φ 16 圆钢悬挂于桁架下方。

支撑杆的下段埋在混凝土内,上段穿过液压千斤顶的通心孔,承受整个滑模荷载,并作为竖筋的一部份存留在混凝土内,在选择GYD60 型液压千斤顶的同时, 选择Φ48×3 。

5mm 钢管作支撑杆。

液压系统由YKT—36 型液压控制台,GYD60 型液压千斤顶、油管及附件组成,组装前必须检查管路是否通畅,耐压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油等现象。

为使脱模的混凝土得到良好养护,在辅助盘上固定Φ25mm 塑料管,在此管朝混凝土壁侧打若干小孔,高压水管与此管用三通接头相联,向此管供水,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在地面井口投放控制点,在操作盘平面上吊挂四根重垂线,随时监测模体偏移及旋转情况, 以便及时纠偏,确保模体垂直滑升。

竖井施工存在3 种直径尺寸,现在2.7 m 竖井滑模为计算实例,其它尺寸竖井不在复述。

G1=kfsk:附加影响系数,取k=2f :磨擦阻力,2KN/㎡s :模板的表面积S= D · H=10 。

18 ㎡则G1=kfs=2×2×10 。

18= 40 。

72KN全套滑模分量G2=16.4KN(1)、人员:T1=12×980N/人=11.8 KN(2)、设备:T2=20KN(3)、材料、工具:T3=25KN并取1 。

3 倍的不均匀系数和2 倍的动力荷载系数则G3= (T1+T2+T3) × 1.3×2=147.68 KN允许承载能力P=3. 142EI∕K (Ul)2E:支撑杆的弹性模量,对A3 钢E=2 。

1×106kg/cmI:支撑杆截面的惯性矩,对φ48×3.5 钢管I=11.35cm4K:安全系数,取K=2Ul:计算长度,按0.7×1.8=1 。

26m 计P= (3.142×2 。

1×106×11。

35) /2×1.262=74KNn=w/cpw:总荷载w=G1+G2+G3=40.72+16 。

4+147.28=204 。

4 KNc:载荷不均匀系数,取0.8p:千斤顶计算承载能力50KNn=204 。

4/(0 。

8×50) =5.11 台根据需要,选用6 台千斤顶.“F”型提升架对称布置。

内容允许偏差提升架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2mm模板上口尺寸±2mm模板下口尺寸±2mm提升架先后位置30mm提升架摆布位置5mm 千斤顶中心轴线垂直度0相邻模板的环境平整度1mm安装千斤顶爬台标高5mm操作盘的平整度20mm滑模按设计要求制作后,按下表所列质量标准进行组装调试。

(1) 耐压:加压120kg/cm2, 5 分钟不渗不漏;(2) 空载爬升:调整行程30mm;(3) 负荷爬升:记录加荷5 吨,支撑杆压痕和行程大小,将行程相近的编为一组.滑模组装检查合格后,安装千斤顶、液压系统、插入爬杆并进行加固、然后进行试滑升3~5 个行程,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滑模施工的特点是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模体滑升平行操作,连续进行互相适应,模体就位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绑扎及焊接要符合规范要求,滑升施工中,爬杆在同一水平内接头不超过1/3,因此第一套爬杆要有3 种以上长度(2.0m 4 。

0m 6.0m ...),错开布置,正常滑升时,每根爬杆长6.0m,要求平整无锈皮,当千斤顶滑升距爬杆顶端小于350mm 时,应接长爬杆,接头对齐,不平处用砂轮磨平,爬杆同环筋相连加固。

滑模施工用混凝土由搅拌站提供,混凝土搅拌车运到工地,经过下料管、缓冲器、溜筒送入仓号。

钢筋及其它材料用卷扬下放到工作面,人员乘吊笼上下。

滑模施工按以下顺序进行:下料--平仓振捣--滑升--钢筋绑扎——下料.滑模滑升要求对称均匀下料,按分层30cm 一层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常变换振捣方向,并避免直接振动爬杆及模板,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得超过50mm,模板模体滑升时住手振捣。

滑模正常滑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按正常滑升每次间隔2 小时,控制滑升高度30cm,日滑升高度控制在3.5m 摆布。

混凝土初次浇筑和模板初次滑升应严格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次浇筑10cm 厚减半骨料的混凝土或者2cm 厚的砂浆,接着按分层30cm 浇筑两层,开始滑升30--50mm 检查脱模的混凝土凝固是否合适,第四层浇筑后滑升15cm,继续浇筑第五层,滑升150~20cm, 第六层浇筑后滑升20cm,若无异常情况,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模板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施工进入正常浇筑和滑升时,应尽量保持连续施工,并设专人观察和分析混凝土表面情况,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和分层浇筑厚度.依据下列情况进行鉴别:滑升过程中能听到“沙沙”的声音;出模的混凝土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留有1mm 摆布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平。

滑升过程中有专人检查千斤顶的情况,观察爬杆上的压痕和受力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滑模中心线是否偏移及操作盘的水平度。

混凝土表面修整是关系到结构外表和保护层质量的工序,当混凝土脱模后,须即将进行此项工作。

普通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作原浆压平或者修补,如表面平整亦可不做修整。

为使已浇筑的混凝土具有适宜的硬化条件,减少裂缝,在辅助盘上设洒水管喷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滑模施工要连续进行, 因意外停滑时应采取“停滑措施"。

混凝土住手浇筑后, 每隔0.5~1 小时,滑升1~2 个行程,直到混凝土与模板不在粘结(普通 4 个小时摆布)。

由于施工造成施工缝,根据规范,预先作出施工缝,然后在复工前将混凝土表面残渣除掉,用水冲净,先浇一层减半骨料的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原配比混凝土。

滑模中线控制:为保证中心不发生偏移,在周边挂垂线进行中心测量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它部位的测量要求.滑模水平控制:一是利用千斤顶的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二是利用水准管测量,进行水平检查。

滑模滑升至指定位置时,将滑模滑空后,利用吊车拆除。

滑模装置拆除应注意以下事项:1〉必须在跟班经理统一指挥下进行,并预先编制安全措施.2>操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及安全帽。

3〉拆卸的滑模部件要严格检查,捆绑坚固后吊运。

滑模施工中时常浮现的问题有:滑模操作盘倾斜、滑模盘平移、扭转、模板变形、混凝土表面缺陷、爬杆弯曲等,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千斤顶工作不同步,荷载不均匀,浇筑不对称,纠偏过急等。

因此,在施工中首先要把好质量关,加强观测检查工作,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 纠偏:利用千斤顶自身纠偏,即关闭三分之一的千斤顶,然后滑升2—3 个行程,再打开全部千斤顶滑升2—3 个行程,反复数次逐步调整至设计要求。

并针对各种不同情况,施加一定外力赋予纠偏。

所有纠偏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拉裂、死弯、滑模变形、爬杆弯曲等事故发生.2) 爬杆弯曲处理:爬杆弯曲时,采用加焊钢筋或者斜支撑,弯曲严重时切断,接入爬杆重新与下部爬杆焊接,并加焊斜支撑.3) 模板变形处理:对部份变形较小的模板采用撑杆加压复原,变形严重时,将模板拆除修复。

4)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砼标号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

技术员(质检员)专职安全员卷扬司机电工井口工砼放料钢筋运输混凝土工钢筋安装工电焊工修面、养护、埋件安装工滑模运行、维护工2 人/班1 人2 人/班1 人/班1 人/班1 人/班1 人/班3 人/班5 人/班1 人/班2 人/班1 人/班5 。

1 施工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进行试验工作,测定混凝土的塌落度、凝固时间,为滑模做好技术准备。

5.2 从滑模组装到混凝土浇筑施工,严格按照闸门井中心线进行控制,确保其垂直度,偏差要符合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5 。

3 严格按照分层分片对称浇筑混凝土,每次滑升间隔时间不超过2 小时, 滑升高度最大不超过30cm。

5 。

4 每次浇筑后必须露出最上面一层横筋,钢筋绑扎间距符合要求,每层钢筋基本上呈一水平面,上下层之间接头要错开,竖筋间距按设计布置均匀,相邻钢筋的接头要错开。

5 。

5 盘上要时常备用一部份钢筋,竖筋不超过50 根,横筋不少于3 层.5.6 在滑升过程中,每次滑升要进行一次测量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7 交接班应在工作面进行,了解上班滑升情况和发现问题,制定本班的滑升措施,并滑升2——3 个行程进行测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