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测试题(含答案)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题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 “A”应为_______;(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____mm;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A .先调节光源高度,观察到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后再装上测量头B .接通电源前把输出电压调到小灯泡额定的电压C .观察到条纹比较模糊,可以调节拨杆进行调整D .测量某亮条纹位置时,目镜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该亮纹边缘重合 (4)下列图示中条纹间距表示正确是____。
2.在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需要从标尺上读出某条亮纹的位置.图甲中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mm .若缝与缝间相距d,双缝到屏间的距离为L,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为x ∆,则光的波长可表示为λ= ________(字母表达式),某同学在两个亮条纹之间测量,测出以下结果,其他数据为:0.20d mm =, 700L mm =,测量x ∆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该光的波长为λ=________m .3.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光的波长.(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 、A;(2)若实验测得第一条亮纹到第四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x=6.930 mm,双缝间距d=0. 30 mm,双缝到屏的距离1=1. 000 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 = ______ 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分别用红、绿两束单色光做该实验,在距双缝相同距离的屏上分别得到右图所示的干涉图样,由图样可判定______(填“甲”或“乙”)是由红光得到的图样.4.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A条纹中心时(图1),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B条纹中心时(图3),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离为0.0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则图2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mm,则图4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_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
(1)对于单色光,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______。
A.把③向左侧移动少许B.把⑤向右侧移动少许C.将绿色滤光片改为红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
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mm。
(3)已知双缝间距为0.2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7m,则所测光的波长为______nm。
6.下图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部分导线已连接.(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好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_____(选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3)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如图 1 所示,调节仪器使分划板的中心刻度对准一条亮条纹的中心 A,示数如图 2 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 mm.移动手轮至另一条亮条纹中心 B,读出其读数为 27.6mm.已知双缝片与光屏间距为 0.6m,所用双缝相距 0.2mm,则所测单色光波长为_________m.图 1 图 27.(1)备有下列仪器:A.白炽灯B.双缝C.单缝D.滤光片E.白色光屏把以上仪器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______(填写字母代号).(2)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5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d=0.5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s=100 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调整手轮,在测量头目镜中先看到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A条亮纹的中心,然后他继续转动,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B条亮纹的中心,前后两次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的波长λ=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有________.A.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为入射光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C.增大双缝到单缝的距离D.增大双缝间距8.(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关的力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不需要平衡摩擦力B.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只打出一条纸带不能进行探究C.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物块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D.利用该实验装置,只要平衡摩擦力,就可以用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2)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
①小李同学从放大镜中观察到条纹不够清晰,他通过左右调节拨杆,改变______(选填“滤镜”、“单缝”或“双缝”)的方向,成功观察到实验现象。
②小李同学已经测量出其中3个距离L 1、L 2、L 3,分别为光源到单缝、单缝到双缝、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又测出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n 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 ,已知双缝间的距离d ,则产生干涉条纹的光的波长为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题1.红光滤色片(写滤光片也对) (10.34~10.40) mm ABC C 【解析】 【详解】(1)[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 “A”应为红光滤色片; (2)[2].图乙中测解析:红光滤色片(写滤光片也对) (10.34~10.40) mm ABC C 【解析】 【详解】(1)[1].图甲中标示的器材 “A”应为红光滤色片;(2)[2].图乙中测量头的读数为:10mm+18×0.02mm=10.36mm;(3)[3].A. 根据“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操作步骤可知,安装器材的过程中,先调节光源高度,观察到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后再安装单缝、双缝以及装上测量头,故A 正确;B.若要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接通电源前把输出电压调到小灯泡额定的电压,故B 正确;C.观察到条纹比较模糊,可能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可以调节拨杆进行调整,故C 正确;D.测量某亮条纹位置时,目镜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该亮纹的中心重合,故D 错误. (4)[4].干涉条纹的宽度是指一个明条纹与一个暗条纹的宽度的和,为两个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故图C 是正确的,图ABD 错误.2.24 【解析】 【分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主尺示数为5 mm ,游标尺第12条刻线与主尺上的刻线对齐,即游标尺示数为:12×0.02 mm=0.24 mm ,图中的游标解析:24 dx L∆ 75.610-⨯ 【解析】 【分析】【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主尺示数为5 mm,游标尺第12条刻线与主尺上的刻线对齐,即游标尺示数为:12×0.02 mm=0.24 mm,图中的游标卡尺的示数为:5 mm+0.24 mm=5.24 mm.由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x= Ldλ,解得光的波长表达式为:λ=d xL∆.由图中可以求出条纹间距为:△x= 9.805mm=1.96 mm,代入数据解得光的波长为:λ=5.6×10−7 m.3.EDB 6.9×10-7 甲【解析】【分析】【详解】(1)为获取单色线光的双缝干涉图样,白光光源后先放滤光片,再放单缝、双缝,最后放毛玻璃片.故答案为EDB.(2) 若解析:EDB 6.9×10-7甲【解析】【分析】【详解】(1)为获取单色线光的双缝干涉图样,白光光源后先放滤光片,再放单缝、双缝,最后放毛玻璃片.故答案为EDB.(2)若实验测得第一条亮纹到第四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x=6.930 mm,则3lxd λ∆=⋅,整理得:3376.930100.30106.91033 1.000x dm m lλ---∆⋅⨯⨯⨯===⨯⨯(3)红光波长比绿光波长长,在距双缝相同距离的屏上得到红光干涉图样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则图甲是由红光得到的图样.4.4 15.7 减小测量的绝对误差(或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解析】【分析】【详解】[1]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游标尺读数;图2中主尺读出固定刻度读数为:11解析:4 15.7 减小测量的绝对误差(或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85.410-⨯【解析】【分析】【详解】[1]游标卡尺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游标尺读数;图2中主尺读出固定刻度读数为:11mm ,游标尺第4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为:0.14=0.4mm ⨯,故读数为:11mm+0.1m 4=11.4mm ⨯[2]同理图4中游标尺第7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故读数为:15mm+0.1m 7=15.7mm ⨯故由图可知条纹间距为:15.711.4mm 1.075mm 4x -∆== [3]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绝对误差(或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4]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L x dλ∆=计算得出:3381.075100.0510m 5.410m 1x d L λ---∆⋅⨯⨯⨯==≈⨯5.BC 13.780 2.310 660【解析】 【分析】 【详解】(1)[1]A .把③向左侧移动少许,由可知,条纹间距不变,故A 错误;B .把⑤向右侧移动少许,L 变大,解析:BC 13.780 2.310 660 【解析】 【分析】 【详解】(1)[1]A .把③向左侧移动少许,由Lx dλ∆=可知,条纹间距不变,故A 错误; B .把⑤向右侧移动少许,L 变大,由Lx dλ∆=可知,条纹间距变大,故B 正确; C .将绿色滤光片改为红色滤光片,波长λ变大,由Lx dλ∆=可知,条纹间距变大,故C 正确;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 ,由Lx dλ∆=可知,条纹间距减小,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