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7 行政决策

行政7 行政决策

第七章 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的内涵与主要特点
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行政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

②行政决策的内容是行政事务。

③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2、行政决策的类型
1.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前者凭经验决策,后者凭科学方法决策。

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指所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
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4.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战略决策指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愿景有关的重大决策。

战术决策指为解决某一具体管理问题作出的决策
5.单项决策与序贯决策。

单项决策指有关解决某个时期重大问题,提出总任务的决策,以及解决某个时点状态存在问题的决策的综合,序贯决策又称动态决策。

指由一系列单项决策构成,各单项决策之间又相互关联,有机组合的决策
3、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①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②行政决策具有优化行政管理目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功能。

③行政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兴衰。

4、为什么说管理就是决策
①现代管理学一般把管理的主要职能概括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决策贯穿于各项职能之中。

②确定目标、抉择方案、制定计划属于决策的内容,设置机构、配备干部、分配权限需要决策,对工作的检察监督和控制也需要决策。

③因此,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决策的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5、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又称行政决策中心,是指领导、组织整个决策活动和最终从事抉择方案的领导核心系统。

其特点有:
①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在整个行政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子系统。

②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行使决策领导权的系统。

③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对自己所领导的机关或部门负有全部责任的系统。

④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机关或部门的唯一最高决策机关。

其任务有:①组织领导整个决策过程;②确定决策目标;③选择决策方案;④监督决策的执行。

6、行政决策信息系统的含义、类型和任务
第七章 行政决策 第一节 行政决策 第二节 行政决策体制 第三节 行政决策过程 一、行政决策枢纽系统 二、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三、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与特点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一、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三、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是为决策收集、整理和传输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处理成员与电子计算机及其他传输工具组成的一个人-机系统。

按信息的传输方式可将信息系统分为:①纵向传输信息系统;②横向传输信息系统;③综合传输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有:
①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信息;②提供制定方案的依据;③帮助进行方案比较和选优;④控制决策实施和计划执行的最佳状态。

7、行政决策咨询系统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是指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组织系统,可分为官方机构和非官方机构两大类型。

(1)服务政府的咨询机构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2.具有合理的智力结构;3.研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2)我国咨询机构的类型:1.党委系统的咨询机构;2.政府系统的咨询机构;3.科研系统的咨询机构;4.高教系统的咨询机构;5.综合性和专门性的咨询机构。

(3)咨询机构及其人员的作用:
①帮助决策者对决策问题做出客观、内行的判断。

②帮助决策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信息。

③帮助决策者提供备选方案。

但咨询机构不能代替决策中心进行决策,决策系统也不能将咨询机构提供的方案照搬照抄。

8、决策过程的四个理论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又称科学决策模型,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决策都有一个绝对标准,即人们在决策时遵循最大化原则、谋求最大利益,在经济领域则追求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选择。

理性决策模型把决策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在以上六个步骤中,决策者始终是理性的,每一步都是理性的活动,整个决策过程都是理性的。

(2)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以人的有限理性为前提,认为决策过程不存在最优决策,只有满意决策。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西蒙,他将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找出决策的理由;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③在各个行动方案之间进行选择;④对已进行的抉择做出评价。

(3)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由美国著名政策科学家查尔斯·林德布罗姆提出,是指以维持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将整个决策过程视为对现有政策的渐进调整过程的分析模型。

该理论认为:
①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前进的过程,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不断完善达成最终的决策目标;
②决策过程是以个利益冲突和价值分配的政治过程。

(4)混合扫描决策类型。

混合扫描决策模型最先由美国社会学家阿米泰·埃特奥尼提出,是指将决策视为通过理性决策方法与渐进决策方法综合运用,最终解决问题的决策模型。

该模型认为:
①理性决策方法与渐进决策方法虽都有其不足之处,但也都有其合理之处;
②“混合扫描”是指通过两种决策方法的综合运用,既能考察全面、又能考察重点,有利于综合和考虑,做出科学的决策。

9、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①决策问题的发现和争端
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为基础。

②决策目标的确立
应该处理好.必须达到的目标与希望达到的目标的关系;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

③决策方案的制定、评估与抉择。

制定,包括初步设想和具体设计。

评估,即可行性分析,其具体内容包括条件分析、成本分析、效果预测、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估。

选择,由行政决策的枢纽系统完成。

④决策的实施与完善。

实施,即具体落实阶段,包括试点和全面展开两个基本阶段。

完善。

信息反馈、修正、追踪决策的过程。

10、当前我国政府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
①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②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③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论而不证”的问题。

④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11、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促进新政决策程序民主化、科学化的主要措施
①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包括:1.应加强政府信息机构建设2.实现信息工作的现代化;3.强化决策者的信息意识。

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把咨询工作纳入行政决策的程序中。

③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既包括专家的参与,也包括群众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参与。

后者更主要
④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关键,必须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等制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行政决策程序和制度进行立法,从而实现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