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爱家乡山和水》(第1课时)

《我爱家乡山和水》(第1课时)

《我爱家乡山和水》(第1课时)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对生我养我的地方有亲近感,爱自己的家乡。

2.学生能运用观察、访问等方式,收集有关介绍家乡自然环境的的资料,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3.学生能懂得家乡是自己生长的地方、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是感到亲切的,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兴趣。

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但是对“家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具体印象,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美的感受不深,更缺乏对家乡人文景观(家乡美丽动人的传说、家乡的舞蹈、家乡的戏剧、家乡的名人故事等)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家乡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作为农村孩子,平时更多地游戏于山水之间、村湾周围,社会交往活动较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

由于大家大都是同一村落的学生,家乡的山和水都是一样,要学生谈对家乡喜爱的地方以及对家乡的感受,很难有深度地引发对生活的地方的热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家乡”含义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对“家乡”的关注也是不够的,无意识的,尽管他们的生活与“家乡”的人和事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缺少对家乡情感的体验。

因此,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要解决好本课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模拟导游、读读诗歌、画画美景、讲讲故事、唱唱歌、跳跳舞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景,了解家乡的故事,体验家乡愉快的生活,从而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

2.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对生我养我的地方有亲近感,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乡
1.创设情境、歌曲导入:
(1)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播放动画:歌曲《家乡》]
(2)提问:这首歌饱含着对自己家乡的感情。

那么,你们的家乡都在哪里呢?
(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2.提问:你的家乡景色怎么样,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家乡的风光吧!
(1)[播放视频:四川家乡的风光]
(2)提问:你愿意把家乡美丽的风景介绍给大家吗?
引导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家乡的美。

(3)提问:听到大家对家乡的介绍,想到自己家乡的美景,如果让你对家乡说一句赞美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我爱家乡)
3.活动:猜猜看
(1)请一名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说出这里的特点,请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哪里。

[出示图片:天安门、兵马俑、傣家竹楼、乐山大佛]
4.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让我们感到无比亲切,我们爱家乡的山和水!
板书: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活动二赞美我的家乡
1.提问: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要是让你来赞美你的家乡,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2.学生分组选择恰当的方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1)学生可以根据课前观察自己居住地周边的环境,在课堂上把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画下来,并与大家一起交流。

[出示图片:家乡美景图]
(2)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亲切的地方,家乡的山、家乡的水让人们留恋,我们也可以用歌曲唱出对家乡的热爱。

[出示课件:谁不说俺家乡好]
(3)有些同学还创作了儿歌来赞美家乡呢,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出来吧。

[出示:儿歌]
3.总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的山美、水美……家乡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板书: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