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护理学-循环章节 PPT课件

内科护理学-循环章节 PPT课件



然的、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 (2)心源性晕厥
❖ 指心排血量突然明显减少或中断,导致一过
❖ 性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突然的、短暂的可逆
❖ 性意识丧失。
❖ (3)Adams-Stokes syndrome (心源性脑缺
❖ 血综合征 —— 阿–斯综合征)
❖ 指由心跳骤停而诱发的晕厥,常伴有抽搐。
❖ 2、病因 ❖ (1)严重心律失常 ❖ (2)AMI(急性心肌梗死) ❖ (3)急性左心衰 ❖ (4)严重主狭 ❖ (5)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6)左房黏液瘤 ❖ (7)二尖瓣脱垂 ❖ (8)心脏压塞
❖ (四)心理护理

解除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胸痛

[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
❖ 1、相关因素
❖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风心。
❖ (2)胸壁(带状疱疹)、肺、胸膜、食道、

纵隔等疾患。
❖ 2、胸痛的特点
❖ 评估胸痛发生的急缓、部位、பைடு நூலகம்质、程度、
❖ 诱因、加剧或缓解因素、伴随症状等。
❖ (1)心绞痛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放
❖ 1、劳力性呼吸困难 —— 早期症状
❖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典型症状
❖ 3、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 —— 严重症状
❖ 4、急性肺水肿 —— 危重症状
❖ (二)身体评估
❖ 1、P、R、BP、面容、水肿、紫绀、精神状态
❖ 2、心肺体征: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

湿罗音、哮鸣音等。
❖ (三)心理社会评估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与体位
❖ 2、饮食
❖ 3、心理护理
❖ (二)对症护理
❖ 1、保持呼吸道通畅
❖ 2、防止窒息
❖ 3、促醒
❖ 4、并发症的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一)基本病因
❖ 1、原发性心肌损害
❖ 2、心脏负荷过重 前、后负荷过重
❖ (二)诱因
❖ 感染、心律失常、生理、心理压力过大、

低盐饮食、限钠限水
❖ 2、病情观察:测体重,记录24小时进出量
❖ 3、用药护理:利尿消肿

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时补充白蛋白
❖ 4、对症护理:皮肤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5、心理护理
❖ (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皮肤护理(皮肤保温、保湿,促进血液循环)
心源性晕厥
❖ 1、定义:
❖ (1)晕厥指一过性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突

[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
❖ 1、相关因素
❖ (1)病理性:心律失常、心衰、甲亢、贫血、

DM、发热、神经官能症、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等。
❖ (2)生理性: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情绪激

动、恐惧、过量吸烟、饮酒、

饮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
❖ (3)医源性:药物
❖ 2、心悸的特点

心悸发生的环境、时间、持续性、诱

射、诱发及缓解因素。
❖ 典型心绞痛:

位于胸骨中上1 / 3处,呈发作性、压榨性
❖ 绞痛;持续3 ~ 5 min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
❖ 可缓解;劳累、寒冷、精神紧张、饱餐可诱发。
❖ (2)心肌梗死
❖ (3)心包炎、胸膜炎
❖ (4)神经官能症 活动或精神高度集中时

症状减轻。
❖ (二)身体评估
❖ 心脏负担过重、其他(贫血、甲亢、DM、药物、 环境、气候,等)
❖ (三)发病机制
❖ 1、心肌损害与心室重构
❖ 心肌肥厚 → 纤维化 → 心室扩大。
❖ 2、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
❖ SNS兴奋性↑ → RAS↑(激活)→ 肾 素↑




儿茶酚胺↑
醛固酮↑ ← AngⅡ↑




❖ 毒性心肌作用 心脏前负荷↑ 心脏后负荷↑

焦虑不安、抑郁、悲观
❖ (四)辅助检查评估
❖ ECG、UCG、Holter、胸片、血气分析

[护理诊断]
❖ 1、气体交换受损;
❖ 2、活动无耐力;
❖ 3、焦虑。

[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体位:平卧、半卧或端坐;
❖ 2、休息与运动

依据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耐力训练

(运动最大心率 ≤ 170 — 年龄)

神志、P、R、BP、出汗、尿量等。
❖ (三)心理及社会评估
❖ (四)辅助检查评估

ECG、冠脉造影、胸片、心超等。

[护理诊断]
❖ 疼痛(胸骨后或心前区)

[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 以卧床休息为主
❖ 2、心理护理
❖ (二)对症护理
❖ 1、镇静、镇痛
❖ 2、稳定情绪
心悸
❖ 定义: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 3、血液动力学异常

[护理评估]
❖ 1、病史:先明确有无意识丧失;然后询问发
❖ 作有无先兆、持续时间、有无抽搐、大小
❖ 便失禁;发作前后的伴随症状等。
❖ 2、身体评估

注意原发病的体征。
❖ 3、心理-社会资料
❖ 4、辅助检查

ECG, Holter、心超、运动心肺功能

[护理诊断]
❖ 心输出量减少;恐惧。

[护理措施]
❖ 3、饮食 低盐(钠)饮食
❖ (二)病情观察
❖ 1、呼吸困难程度及型态
❖ 2、血气分析的变化
❖ (三)对症护理
❖ 1、吸氧
❖ 氧流量:肺心病 1 ~ 2 L / min

其他疾病 3 ~ 5 L / min

急性肺水肿 6 ~ 8 L / min ,

并经 30% ~ 50% 乙醇湿化。
❖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咳嗽、帮助排痰。
内科护理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胡建伟
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常见症状及护理
❖ 心源性呼吸困难
❖ 定义:心衰时,病人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

费力,客观出现呼吸频率、幅度或节律

的改变。
❖ 病因:左心功能不全 → 肺淤血→ 呼吸困难;

(右心功能不全 → 体循环淤血)

[护理评估]
❖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 2、伴随症状
心源性水肿
❖ 右心功能不全 → 体循环淤血 → 肾血流量↓
❖ → 醛固酮↑ → 钠、水潴留。

[护理评估]
❖ 1、病史
❖ 2、身体评估
❖ 3、心理-社会资料
❖ 4、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 1、体液过多
❖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
❖ (一)体液过多
❖ 1、一般护理:多卧床(增加肾血流量)
❖ 因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等。
❖ (二)身体评估
❖ 脉搏、心律、心音、BP、神志等。
❖ (三)心理及社会评估
❖ (四)辅助检查评估

ECG、Holter、心超、运动心肺功能。

[护理诊断]
❖ 心悸或心前区不适

[护理措施]
❖ (一)一般护理
❖ 1、休息与饮食
❖ 2、心理护理
❖ (二)病情观察
❖ 1、心率和心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