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站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

车站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

确定 ②侧向过岔速度受限原因
③N与道岔各因素关系
N↑ α↓ R0↑ L全↑ V侧↑ 占地↑ 工程费用↑
④选择规定
④选择规定
•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km/h的单开道岔, 不得小于30号;速度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 得小于18号;
• 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 岔(AT尖轨),不得小于12号;
6500=2×2440+杆柱和作业1500+120
第二章 线路连接
基本要求
1.了解道岔的种类、特点 ☆ 2.掌握道岔几何要素
3.了解各种线路连接方式 4.理解线路连接设计中f、d、g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5.掌握一般设计中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 6.掌握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方法 ☆ 7.掌握各种连接设备的中心线比例尺绘制方法
第一节 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一、道岔分类 1.单开道岔
2.对称道岔
与单开道岔比较:
曲合拢轨 L全 R0 a V侧
单开
2
长小大 低
对称
4
短大小 高
3.三开道岔
4.交分道岔
1)普通交分道岔: 在两钝角辙叉处存在着没有 护轨防护的有害空间,如道岔辙叉号数较大, 机车车辆通过时该处有脱轨的可能。 2)活动心轨交分道岔: 采用活动心轨钝角辙叉 消除了钝角辙叉在直通方向的有害空间。
图1-1-1 车站线路详图
第二节 限界及线路间距
与线路中心线垂 直的横断面轮廓
1、机车车辆限界
一、限界
2、建筑限界
3、超限货物的最大装载限界
限界
二、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的距离
– 1.新建和改建站场建筑物及设备时,在线 路的直线地段,站内各建筑物及设备至相邻 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 2.在曲线地段,各类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 心线的距离须加宽。
第一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
第一章 车站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 第二章 线路连接 第三章 线路全长和有效长 第四章 梯线与车场 第五章 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
第一章 车站线路间距
基本要求
1、了解车站线路的种类 2、了解三种限界 3、了解常见相邻线间距离
第一节 铁路线路种类
一、正线(main line) 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深入车站的线路 二、站线(station track)
3、相邻道岔的岔心间距 相邻道岔对向布置: 1)异侧对向:
L=a1+f+a2+Δ
Δ一个轨缝的长度,按0.008米计。
2)同侧对向 L=a1+f+a2+Δ
两对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m)
道岔布置
有正规列车同时通过
线别
两侧线时
一般情况 特殊情况
正线
12.5
6.25
到发线 6.25
6.25
无正规列车 同时通过两
侧线时
6.25
0
其他站线
和次要线
--
--
0

注:正线上有正规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18号单开道岔间≮25m。
相邻道岔顺向布置:
1)异侧顺向 L=a2+f+b1+Δ
L
2)支线异侧顺向 L=a2小长度(m)
道岔布置
线别
三、相邻道岔中心间距离
1、设计要求: ①使整个咽喉长度达到最短 ②尽量节省工程费和运营费 ③保证必要的行车速度和作业安全
2、单副道岔在线路上的位置 1)线路上側:
2)线路下側:
道岔组合配列形式 道岔组合形式
配列形式
道岔组合形式
同侧对向
异侧对向
同侧顺列
异侧顺列
同侧顺列
异侧顺列
同侧岔尾相对
异侧岔尾相对
交分道岔
二、道岔辙叉号码选用
1、辙叉号码
N FE ctg
AE
例: 9号: α=6°20′25″ ctgα=8.9998≈9 12号: α=4 °45′49″ ctgα=12.00007≈12
2、道岔辙叉号码选用
①要求:占地短、过岔速度高、运行平稳 根据列车运行方式和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1.到发线 2.调车线、牵出线 3.货物线 4.机车走行线、存车线、检修线等
三、段管线(depot siding) 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
用并管理的线路
四、岔线(branch line) 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
专用线路
五、特别用途线 (special purpose track) 安全线、避难线
2) 到发线间,两线均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290=2×1700+列检作业1500
3) 调车线间,考虑两线均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2225+350+200+2225
4) 次要站线间, 4600= 2×1700+人员通行1000+200
3、举例
5) 相邻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 ,两线均通行 超限货物列车 5290=2×2440+410
• 用于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 于12号;
• 正线上单开道岔,在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 100km/h以下路段内,除会让站、越行站、中间 站用于侧向接发正规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应小于12 号外,其他站及线路均可采用9号;
• 正线上单开道岔,在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 100km/h及以上路段内,均不应小于12;改建 特别困难条件下,区段站及以上大站可采用9 号;
6) 相邻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 ,一线通行超 限货物列车 5000=2440+410+2150
7) 相邻线间设有水鹤 ,两线均通行超限货 物列车 5500=2×2440+610 +10
8) 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间
S=1750+站台宽+1750
3、举例
9) 牵出线与其相邻线间,两线均通行超限货 物列车
6500=2×2225+调车作业1800+250 10) 调车场各线束间,
三、线路间距
1、设计要求: ①保证行车安全及工作人员作业安全、便利 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③在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 2、决定因素: ①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
建筑限界 超限货物装载限界 ②相邻线路间设备的计算宽度
③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3、举例
1) 正线间、正线与其相邻线间,考虑两线均 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2225+运行间隙350+200+2225
• 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9号;
• 狭窄的站场可以采用交分道岔,不得小于9号, 但尽量不用于正线,必须采用时,不得小于12 号;
• 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采用三 开道岔不得小于7号;
• 段管线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6号。
第二节 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及岔心间距
一、道岔中心线表示法
二、道岔的几何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