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养成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科学道理的情感,提高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
2、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弹簧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拉力器、弹簧、弹簧测力计、头发、直尺、橡皮泥、橡皮筋、铜线、气球学具:弹簧、弹簧测力计、头发、直尺、橡皮泥、橡皮筋、铜线、气球以上各分成30组,每两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健儿郭晶晶获得了3米板跳水的冠军,她那有力的起跳,优美的弧线,成功后的喜悦,都会让人流连忘返,下面我们再次回到当时决赛时的情景:(多媒体播放)确实非常精彩,真不愧为跳水女皇,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郭晶晶借助什么东西让自己跳的更高呢?学生:木板变形产生的弹力
我们可以看出,郭晶晶用力改变了木板的形状。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你身边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实验开始!
(板书:一、弹力弹簧测力计)(板书:一、弹力)
(一)[探究实验1]探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生]:
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
2、铜(铁)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
3、直尺,用力压变弯了。
(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
4、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
5、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了。
(失去拉力后,橡皮筋恢复到原来长度)
6、气球用力压,扁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生总结]: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
不同点是:有的不受力时恢复了原状,有的不受力时却不能恢复原状。
师:[板书]形变
师:受力时发生形状改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是哪些器材?
生:弹簧、直尺、橡皮筋、气球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给像弹簧这类物质所具有这种性质取一个名字呢?
生:叫弹性[指定某一个同学回答]
师:[板书]:1、弹性:哪谁又能给弹性下一个定义呢?
生: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状改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师:回答的很好,同时板书:弹性的定义。
师:他说对了吗?(课件展示:“你说对了吗”课件:展示:弹性的定义)
师:那么,你们能给像橡皮泥这类物质取一个名字吗?
生:叫塑性
师:(板书:塑性)回答正确。
根据弹性的定义,谁又能给塑性下一个定义呢?
生: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师:他说对了吗?(课件展示:“你说对了吗”)展示:塑性的定义。
师:弹性与塑性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能举出几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生:弹性:蹦极、汽车减震、跳水跳板、弹弓、弓箭……。
塑性:揉面、折纸、捏泥人……。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做了生活的有心人,都很细心的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不是所有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失去力后,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呢?
生:不是,在弹簧的受力限度内是可以复原的,如果超过了这个受力限度,弹簧将不可复原。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完全正确,来大家给他鼓励一下。
(二)、弹力:
师: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刚才橡皮筋在用力拉长时,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到有力在拉手指。
师:橡皮筋发生形状改变会产生力的作用。
师:你能给这种力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生:弹力
师:很好,物体发生了弹性形状改变,所以就具有弹力,这个名字取的很不错,很适合。
来大家给他鼓励一下。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心目中弹力是什么样的?你能说一下吗?
(这时,学生回答的不一定完全正确,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总结指导,并且还要让学生自由讨论30S。
)师:[板书]弹力: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一种力。
[课件展示弹力的定义]师:结合我们前面做过的几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弹力呢?
生:物体发生弹性形状改变时
师:压缩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用手压直尺时,直尺也发生了形状改变,所以,他回答的很正确,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弹性这两个字,塑性可以吗?
生:不可以的,
[板书]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课件展示(你回答对了吗?):
(三)、弹簧测力计:
[过渡]:力有大小之分,我们怎么样才能得到力的具体大小呢?这就需要专门的工具来进行测量-测力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中形形色色的测力计,有没有大家没有见过的:(课件展示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师:欣赏完这些测力计后,我们就来认识其中最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学案中《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自述》这部分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你实验桌上的弹簧测力计,看一下它的构造,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下面开始,请用5分钟的时候,把文章看完。
(学生一边阅读,教师要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等,仪器要轻拿轻放)
5分钟后,
师:五个问题
1、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弹簧测力计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力的原理是什么?你能用桌上的器材演示一下它的原理吗?
3、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所有测量工具,在使用之前应该先观察什么?
4、你能说明一下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吗?
[探究实验二]探究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及体验力的大小。
1、用手拉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体会一下1N、3N、5N力的大小。
2、请测下拉断头发丝时力的大小,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
3、请测一下,实验桌上2个钩码的力的大小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
学生间交流: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头发丝承受力的大小及测力的感受。
五、课堂练习(见学案)
六、小结
―――――――――――――――――――――――――――――
板书设计: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1、形变:物体发生形状改变时,叫做形变
2、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3、塑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4、弹性形变:弹性物体发生形变时
5、弹力: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
(压力、拉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4、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1、构造:吊环、弹簧、指针、挂钩、刻度、外壳等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3、使用方法:①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调零③拉力的方向沿着轴线的方向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