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机械完整性管理指南

设备机械完整性管理指南


维修记录归档



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可追溯性,设备在安装、 使用、维护、修理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记录、存档,并妥善保存于设备技术档案中。 设备在安装、使用、维护、修理过程中的记录 应由实施人如实填写,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负 责本单位设备资料、记录存档的管理工作。 记录存档维修记录资料
报废管理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培训方式以有效为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 理论培训。 2) 现场演练。 3) 资料阅读及自学。 4) 外培。 培训考核:所有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在培训后,均应通过笔试或 口试或实际操作等方式的考核,以确定培训的有效性或资格的认 定。 培训记录应由各执行培训单位负责更新、保管。油田公司各级单 位应督促其所属单位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及记录的保存。 培训记录格式请参考附表。
设备操作管理
(二)权利 (1)有权制止非本岗位人员操作本岗位的设备。 (2)对需要检修或有故障的设备,有权拒绝操 作。 (3)对违反操作保养规程等不合理使用设备的 指令意见,可拒绝执行。 设备操作人员应同维护人员及时沟通,共同做 好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以确保培训工作有效 实施,保证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岗位技能,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各基层单位应结合生产实际及岗位员工对设备 操作及维护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岗位 员工的不同类型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 格式请参考附表。
设备机械完整性管理指南
轮南工作站安全学习课件 2012年
制作人: 孙云军 吕红贵 郭文德 杨建新
重点学习人员
站负责人及设备管理人员需
重点学习,其他员工掌握
目的

设备的机械完整性是设备投入使用后,保证设 备完好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了对设备安装、使 用、维护、修理、检验、变更、报废等各个环 节的管理。为保证设备的机械完整性工作规范、 标准、统一,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为设备安 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实现油田生产本质 安全,特制定本指南。


设备报废管理按照《塔里木油田公司设备管理 办法》第六十四~六十八条规定执行。 设备报废程序应由用户提出申请,报财务资产 部门,经油田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 后,办理报废手续。
设备编号及台账




为了便于设备的统计和管理,油田公司所属所有设备都应编号, 一台设备一个编号。成套设备所配备的电动机等附属设备,如无 特殊原因不再单独编号。 设备编号应按照工位号+设备名称规则编写,并在设备的显著部 位进行标识。 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应依据帐物相符的原则建立本单位的设备台 帐,设备台帐按照《关于印发塔里木油田公司设备基础资料管理 规范的通知》所提供的格式填写。设备ABC分类应在设备台帐中 进行注明。(A类为关键设备,B、C类为一般设备) 设备台帐必须齐全、准确、规范、及时更新。除电子文档外还应 保存纸质文件备查。
设备技术档案


各单位应根据油田公司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 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应由 专人负责保管。 每台设备应建立单独的设备技术档案。
备品配件定额管理

库存管理:设备配件要有严格的验收入库、保 管、保养、发放出库的规章制度。保管工作要 做到材质明、图号准、不损坏、不变形,账, 卡、物三相符。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培训计划类型可分为基础培训、岗前培训、复习培训 三种。 1) 基础培训:每位新员工进入工作单位(厂、作业区、 站、队等)前所必需接受相关的基本培训。 2) 岗前培训:设备操作、维修人员接受新岗位前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设备操作、维修规程、结构 原理等应知应会技能的培训) 3) 复习培训:对于关键设备的操作、维修及重要安全规 程等,应按一定的频率做复习培训,以确保员工岗位 技能的稳定及提升。(频率由各单位结合实际需求自 行确定)
设备操作管理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 制。 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 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通过技术培训, 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 懂”、“三会”,即:懂性能、懂原理、懂结 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设备操作管理

设备操作人员职责与权利: (一)职责: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做到起动前认真准备,起动中反复检 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 超速、超负荷运行。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所管设备进 行仔细检查,按“十字”作业法(清洁、润滑、防腐、调整、紧固),主动消除 脏、锈、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对转动设备润滑、振动、轴承温度、异常声音等加强检查,发现异常应妥善 处理并立即报告,并做好记录。 (4)对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要经常检查保温、保冷、腐蚀、泄漏情况,发现异常 时应立即报告,并做好记录。 (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 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处理措施并上报。不弄清原因、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6)保持设备、管道和地面清洁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