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教案—第1章
方法:让学生提前复习前序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并进行重点讲解。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难点: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
方法:结合数学知识重点并进行详细推导
相关
内容
素材
1、王世一编著.数字信号处理.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7
2、胡广书编著.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二、讲解要点
§1.3 z反变换
1、定义:已知函数 及其收敛域,求原序列 的变换称为Z反变换,表示为 。
2、求Z反变换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留数定理法,部分分式法,长除法。
教
学
过
程
(1)长除法(幂级数展开法)
因为 的 变换定义为 的幂级数,即
=…+ …
显然只要在给定的收敛域内,把 展成幂级数形式,则级数的系数就是 ,把 展成幂级数的方法很多。例如,①直接将 展开成幂级数,当 是log、sin、cos、sinh等函数时,可利用已知的公式展开。②当 是一个有理分式,分子分母都是 的多项式时,可利用长除法将 展成幂级数形式。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130039
总学时:51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三年级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使用教材:李芬华主编,《数字信号处理》,2007.7
授课教师姓名:田晓燕黄永平
章节
第1章数学基础——Z变换
绪论1.1序列1.2 Z变换及其收敛域
则Z变换满足
式中 、 为任意常数。且
如果线性组合中某些零点与极点相消,则收敛域可能扩大。
2、序列的移位
若
则
其收敛域可能与原来相同,也可能增加(或减少) (或 )。
3、初值定理
如果 是因果序列,即 =0,n<0,则
4、终值定理
若 是因果序列,且 全部极点,除有一个一阶极点可在z=1处外,其余都在单位圆内,则
设问1:交通灯是一种什么信号?
设问2:连续时间信号与模拟信号有什么不同?离散时间信号与数字信号有何不同?
3、系统:反映信号处理因果关系的设备和运算。根据所处理的信号不同,系统也可分为4类。
教
学
过
程
4、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5、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6、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1序列
1、定义:序列就是有序排列的一组离散值,这些离散值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数字信号是携带某种信息的数字序列。
= = <1或 >1(1-13)
这说明 的Z变换只在Z平面的一定区域内收敛,这区域 >1称为其Z变换的收敛域。任意序列的Z变换都可以写成级数的形式,但只有在其收敛域内才可能写成封闭形式。根据级数理论,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是满足绝对可和,即要求
适当选择z的取值范围,使上式成立,则 ,一般情况下,Z变换的收敛域是环状区域,可表示为
2、序列:举例说明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离散时间信号――单位抽样序列、单位阶跃序列、矩形序列、单边指数序列、正弦序列、复指数序列→正弦序列周期性的判别。
3、序列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给出z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的定义,讲述z变换收敛域的两种判定法,讨论几种情况下z变换的收敛域并举例,具体讨论几种常用序列的z变换。
三、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z反变换的求解方法、z变换的性质、定理及差分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重点掌握部分分式展开法。差分方程在后续内容中将进一步介绍。
四、思考题
1.8(3);1.11(2);1.14(2)、(6);1.16(2)、(3);1.18(3)。
教
学
后
记
(1)本次课程内容较多,但部分内容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已经介绍,提醒同学提起预习。另外,这两门课程中使用的部分符号不同,提醒大家注意。
< <
其中, 、 为收敛半径。说明收敛域是以 、 为半径以原点为中心的两个圆之间的环状区域。
3、不同形式z变换的收敛域
(1)有限长序列:其Z变换的收敛域为(0, ),在一定情况下,收敛域还会扩大。
(2)右边序列:其收敛域是某个圆外的区域,可以写为 ,收敛域是否包括 ,要视它是否为因果序列而定。
教
学
过
相关
内容
素材
1、王世一编著.数字信号处理.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7
2、胡广书编著.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大正等编著.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教研室编著.工程数学复变函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数字信号处理中常用的序列运算
(1)两序列的积
(2)两序列的和
(3)序列的标乘
(4)序列的移位(或延时)
(5)序列的卷积
3、常用典型序列:
(1)单位脉冲序列:
(2)单位阶跃序列:
(3)矩形序列:
(4)实指数序列
(5)正弦序列
(6)复指数序列
4、序列的周期性
如果序列对于所有的 值,下式成立
为满足上式的最小正整数,则称序列 为周期序列,且其周期为 。
(2)在讲授序列的Z变换的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时,一定要强调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
(3)应用序列的Z变换的性质后,强调新序列Z变换的收敛域可能发生变化。
一、课程引入
设问:《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定义信号?又如何定义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应用范围?
二、讲解要点
绪论
1、以上课过程为例引出信号与系统的概念。
2、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是传递信息的函数。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数字信号处理中,根据信号的幅值和变量的取值方式不同,可以把信号分为4类:连续时间信号、模拟信号、离散时间信号、数字信号。
设问1: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做除法时应按z的升幂排列还是降幂排列?为什么?
设问2:函数 的泰勒级数展开式是什么?
(2)留数定理法(围线积分法)
当 是 的有理函数时,可利用留数定理来计算围线积分。
式中 ]表示 在极点 上的留数值, 表示对围线内的所有极点集合 求和。 为 收敛域内逆时针环绕原点的闭合围线。
课时
3
教
学
目
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应用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等;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了解序列的表示方法及常用序列、序列周期性概念;
(3)掌握分析数字信号的数学工具——序列Z变换及其收敛域。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重点:序列周期性、序列Z变换及其收敛域;
设问:当 的内部有高阶极点而 的外部无高阶极点时如何应用留数定理?
(3)部分分式展开法
假设 是 的多项式之比
的分母可以写成因式连乘的形式,如果 ,且除一阶极点外,在 处还有s阶极点, 可展成
教
学
过
程
其中,系数 、 可根据留数定理求出, 可利用除法得到。
§1.4 z变换的性质和定理
1、线性性质
Z变换是一种线性变换,满足叠加定理,即假设
解:用Z变换法求解差分方程。首先对差分方程两边求双边Z变换,
得
按题意 所以 。
用Z反变换求 ,需要考虑 的收敛域,因为 有两个极点, , 而本例给出的条件为 所以,收敛域为 ,则, 为右序列,即
设问1: 当其收敛域分别为 和 问,它所对应的序列分别是什么?
设问2:差分方程度初始条件对差分方程有什么影响?
程
(3)左边序列:其收敛域为某个圆内区域,z=0点为特殊点。
(4)双边序列:其收敛域为一环域,或不收敛。
4、常用序列z变换
序列
变换
收敛域
1
三、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特点及系统的基本组成;序列的概念、常用典型序列及周期性的概念;给出了数学基础z变换的定义式及收敛域的概念。请重点理解收敛域的概念及序列和收敛域之间的关系。
(2)掌握Z变换的性质和定理;
(3)了解差分方程的解法。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重点1: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z变换;
重点2:Z变换的性质和定理;
方法:布置学生提前复习前序课程《信号与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例子进行重点讲解。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难点:留数定理法求逆z变换;
方法:淡化数学公式的推导,给出结论,重点讲解方法,结合图形进行讲解。
四、思考题
1.1;1.2;1.3(2)、(3);1.4(2)、(4);1.5(1)、(4);1.6
教
学
后
记
(1)万事开头难,第一次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实际数字信号处理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遇到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提问并让学生回答,来调动他们积极性和的注意力并加深记忆;数学推导尽量讲清楚。
教
学
过
程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授课思路:
1、z反变换;介绍z反变换3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结合例子具体介绍计算方法;
2、Z变换的性质和定理:给出z变换的线性性质、双边z变换的移序性质、乘以指数序列、 的微分、复序列的共轭、时间反向,并分别举例说明收敛域的变化。给出初值定理、终值定理、复卷积定理和帕斯维尔(parseval)定理,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3、举例说明差分方程的解法,重点掌握z变换法。
一、课程引入
通过前次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学基础为z变换,和z变换相关的收敛域的概念非常重要,离开了收敛域谈z变换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不同的序列,z变换的结果有可能是一样的,但收敛域肯定不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