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若干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若干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若干问题及对策浅析摘要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证书考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问题;对策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二十多年来,逐步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的办学理念,同时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但社会就业岗位增幅远跟不上毕业生的增幅,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因此就业单位招聘人才在同等条件下就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明确规定:“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在文中所提到的“双证书”是指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也取得一个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强调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要达到80%,可见专业的职业证书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多年推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虽取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做进一步浅析。

第一、多数高职院校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思想认识不够。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不重视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鉴定工作,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工作开展很好,成效明显,但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及相关行业的部门联系并不多,多数院校并未真正去研究职业岗位的需求及社会岗位的职业性,多数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更未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对策: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应充分认识职业证书考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良好的职业证书考试鉴定工作有益学生职业发展、有益学校名誉的思想意识,构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重视的职业证书考试的思想认识体系。

第二、多数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制度不健全。

虽然多数学校已经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但不少学校在职业考证方面的制度还相当的薄弱,相当多的院校没有构建健全的职业考证制度,因此很难提高学生的考证参与度和积极性。

对策: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的职业考证制度,通过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职业考证换学分或免修免考措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一定学生比例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证书
考试。

第三、学校对职业证书考试宣传不到位。

学生对本专业应该取得证书了解甚少,造成学生不积极、不主动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鉴定考试或是盲目地参加与本专业无关的职业考试,多数的专业教师与学生没有意识去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

对策:对学生的专业职业证书多方位多渠道加以宣传,从学校招生宣传资料、学生入学教育、学生专业介绍等途径加大对职业证书考试的宣传,在日常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校园网、宣传板报、宣传画册、广播站、学报等渠道加大对职业证书考试的宣传工作。

第四、职业证书考试成本过高,造成很多学生“望职业证书考试而惊叹”。

学生参加考试会考虑成本问题,有的专业职业证书考试报名费昂贵,加上职业证书考试难度大,学生须参加必要的考前培训,培训费用也昂贵,若本校没设立职业鉴定中心或职业证书考试考点的学生又要联系相关的学校外出参加考试,因此参加一次职业证书考试成本相对比较高,对于多数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是一个负担,因此积极主动参加职业证书考试的学生就不多。

对策:高职院校可加强与劳动部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构建良好的职业证书认证体系,通过联合鉴定,学分互换互认等形式,争取为学生参加职业证书考试减少成本,或者高职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鉴定机构合作,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培养规格上做好界定,使学生毕业参加一定的考试取得一定的学分即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证书。

第五、职业证书考试通过率过低,学生对考试失去信心。

与普通的考试不同,职业证书的考试具有实用性与实际操作性,联系工作实际相对比较多,高职学生虽参加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或者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活动,但是对于社会工作岗位的职业性了解不够深入,对职业的研究不够多,考试的通过率低,造成学生对职业证书考试失去信心。

对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职业性研究,走出社会调研,不断的提高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性与职业性的良好衔接,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与出去工作的职业性相对应,深化教学改革,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联系社会工作实际,增加学生专业学习的职业性。

第六、职业证书考试培训师资不足。

高职院校职业证书考试考前培训的师资并不多,甚至很多院校根本就没有专业的职业证书考试培训教师,多数职业院校教师并没有考取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师对于职业证书考试的研究甚少,因此学生职业证书考前没有相关培训或者培训质量跟不上,考试通过率不高,造成学生参与职业证书考试的热情偏低。

对策: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指导的师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考前指导能力和考试辅导技巧及方法,只有加强师资的培训,才能提高学生职业证书考试培训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考试的
通过率,只有良好的培训体系才能够有良好的考试质量。

第七、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参考教材不规范。

现在的市场上职业证书考试辅导教材参差不齐,很多的辅导教材不规范,质量差,误导学生,辅导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考证的质量。

对策:全社会加强对职业证书考试辅导教材的管理,学校、教师加强引导学生购买规范、质量好的专业辅导教材,有针对性的购买良好的优秀的教材,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考前复习和考试质量。

第八、职业证书考试前培训不到位。

学生的考前辅导培训对于学生的考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考试前的培训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考试的通过率。

对策:加强对学生的考试前辅导与培训,不断完善学生的考前培训体系,加强学生的考试前辅导与培训,不断的提高考试通过率。

总之,高职院校要推广实行“双证书”的纵深发展就应在思想上重视、制度上健全、宣传上到位、降低考试成本、提高通过率、加强师资培养、规范教材建设及完善考前培训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的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做好各方面的细节工作,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考试通过率和考证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胡伟光.对高职“双证课程”改革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
(02).
[3]赵建玲,沈双生.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探索与实践[j].职业圈,2007(20).
[5]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http:
//61.164.87.131/web/index.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