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虫→鸟B.阳光→草→虫→鸟C.虫→草→鸟D.阳光→鸟→虫→草2.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昆虫→青蛙→蛇→鹰 B.昆虫→蛇→鹰C.阳光→草→兔→狼 D.草→兔→狼→细菌3.请你指出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的食物链()A.阳光→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4.食物链中第一位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C.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腐生的菌类5.下列关于草原某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A.鼠→蛇→鹰 B.草→鼠→蛇→鹰C.鼠←蛇←鹰 D.草←鼠←蛇←鹰6.这条“青草→昆虫→蛙→蛇”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A.昆虫 B.蛇 C.蛙 D.青草7.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8.如图所示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9.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其中存在的食物链可能是()名称海水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μg/mL)0.00005 0.5 0.005 2 0.04 75.5A.A→B→C→D→E B.B→D→A→C→EC.E→C→A→D→B D.B→A→D→C→E10.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生产者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1.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中共有()条食物链?A、3B、4C、5D、二、综合题12.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这个生态系统中,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是.(2)个体数目最多的是,最少的是.(3)此生态系统中兔与草的关系是.(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则狼的数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恢复,狼和狐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6)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7)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这一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1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鼠、蛇、食草昆虫、青蛙、和。
(2)该食物网中若青蛙的数量大量减少,在短期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
(3)该生态系统中属于草食性的动物有食草昆虫、和。
14.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组成上看,该图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分解者以外,还缺少.(2)图中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三、中考跟踪15.(成都)“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可以体现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A.螳螂→蝉→黄雀B.树→螳螂→蝉→黄雀C.蝉→螳螂→黄雀D.树→蝉→螳螂→黄雀16.(长沙)端午假期,雨后初晴.刘霞和同学到屋后树林中采蘑菇时,发现几只鸟正在松树上扑食松毛虫.请据资料回答:(1)请写出其中的食物链。
(2)蘑菇是一类真菌,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3)刘霞想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蘑菇的生长,请你协助她作出假设:。
参考答案1.A【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草→虫→鸟这条食物链正确。
2.A【解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不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包括非生物部分,C不正确;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不正确.3.B【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讲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物链的正确写法,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并且箭头指向捕食者.例如:选项B.食物链只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选项A中缺少生产者,多了阳光(非生物),选项C中缺少生产者,选项D中的箭头没有指向捕食者.4.C【解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食物链中第一位的生物通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如草.5.B【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缺少生产者,为错误项.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鼠、蛇、鹰它们四者的关系,故该选项正确。
在食物链中缺少生产者,箭头的方向标反了,故该选项错误.箭头的方向应指向被捕食者,标反了,为错误项.6.D【解析】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流入的能量越少,在食物链“青草→昆虫→蛙→蛇”中营养级最高的是蛇.所以该食物链中流入蛇的能量最少.营养级最低的是青草,所以该食物链青草的能量最多.7.D【解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8.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食物链前端的生产者物质和能量最多,越往后物质和能量越少.根据能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9.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由表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是:B→D→A→C→E.10B【解析】、该食物链中野草是生产者,人是消费者,A错误;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B正确;人的能量最终来生产者野草,C错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D错误.11.C【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12.(1)草→昆虫→鸟→鹰(或草→鼠→蛇→鹰)(2)草;鹰(3)捕食(4)减少(5)自我调节;有一定的限度(6)分解者(7)鹰【解析】(1)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狼;②草→鼠→狼;③草→昆虫→鸟→鹰;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⑥草→鼠→狐.其中最长的是:③草→昆虫→鸟→鹰和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低,生物的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为即草;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最少的是鹰.(3)在生态系统中,兔是以草为食,所以兔与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那么以草为食的动物的数量就会减少,而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如狼等的数量会减少.(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这种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就越容易维持.(6)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还有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7)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鹰的营养级最高,它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13.(1)草;兔;鹰;(2)增加;(3)鼠;兔【解析】(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因此属于消费者的是鼠、蛇、食草昆虫、青蛙、兔和鹰;(2)“该食物网中若青蛙的数量大量减少”,“在短期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随着捕食者的减少而增加;(3)草食性的动物直接吃植物如草,因此,该生态系统中属于草食性的动物有食草昆虫、鼠和兔。
14.(1)非生物部分;(2)5;草→鼠→蛇→鹰【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1)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从组成上看,该图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分解者以外”,还缺少非生物部分.(2)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图中15. D【解析】螳螂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螳螂是肉食动物不吃树,蝉是植食性动物,吃树;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树与消费者蝉、螳螂、黄雀它们四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