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一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二)简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市场化趋势: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经济总量的90%已经市 场化,市场化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市场化趋势对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及产业发展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政府主动提出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规定产业结 构调整的方向和政策,进而直接配置资源、调整产业 结构的做法,将逐步由市场取代。市场将成为决定产 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主导性力量。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4.知识化趋势: 经济知识化趋势对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
生极其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 日益逼近,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被进一步拉 大,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知 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兴起又给我们带来了千载 难逢的经济发展机遇。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第一节 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和重点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思考题
(一)试简述今后我国产业的发展面临哪些新的发展现象。 (二)简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选择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原因是什么? 选择微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主导产业的原因又是什么? (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格局的特征是什么?它对我国今后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哪些影响? (五)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六)为什么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今后产业结构调整 的重中之重? (七)什么是高技术?什么是高技术产业?简述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八)简要论述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九)简述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与制约因素。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2. 城市化趋势: 在我国20年的工业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发 展一直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 和问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人口结构和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 (2)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 (3)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现代产业技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微电子技术的广 泛应用。我们与工业化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 并且差距仍在扩大。这一差距的实质就是机械技术体 系与微电子技术体系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微电子产品本身的制造、开发技术;利用微 电子技术对各种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 化技术;与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种 技术等。要缩小这些差距,就必须积极扶持、大力推 进微电子业的发展。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 技术革命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 了一系列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并将从 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运行方 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产业代 表着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积极培育、扶 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我 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及带动产业结构进 一步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建筑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产业,包括土木工程 建筑业,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建筑工程勘察设 计业。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又包括各类房屋建筑和铁 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港口、机场等 各种基本设施的建筑。建筑业的这一特殊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它成为支柱产业的必然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 后,我国建筑业发展很快,初步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 用。今后,建筑业除继续扩大规模外,关键是要在提 高质量上下功夫,从而继续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长 时期扩张的支柱产业。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格局的特征是什么?它对我国今 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哪些影响?
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在投资需求拉 动的经济增长中,投资主要向与高消耗的土建工程相关联 的产业倾斜,因而对基础产业的需求急剧扩大,刺激了基 础产业的增长。这样,围绕着土建工程所产生的需求与基 础产业的供给之间就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内生扩张动力,成 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循环。而因消费结构升级所产 生的对机电设备的需求,却没有拉动高加工度产业的相应 增长。由于供给能力的制约,这部分需求关联到了国外, 表现为技术装备的进口持续大幅度增长。用一句话来概括, 即粗放和低度化。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
(一)试简述今后我国产业的发展面临哪些新的发展现象。
1. 新的重化工业阶段特征初步显现,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短 期尤为突出; 2.体制缺陷容易导致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3.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方式由以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转 为以市场机制为主; 4.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
3. 全球化趋势: (1)资源配置国际化。服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 心,它促进了商品、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国际一体化, 使资源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内得以有效配置。 (2)跨国公司全球扩张。跨国公司的生产、管理、科 研、融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都向本地化发展, 致使市场和竞争也趋向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带来新的国际分工。即劳动和资源密 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少数发达国家实现技术 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升级。
第十五章 中国产业发展展望三)选择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原因是什么? 选择微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主导产业的原因又是什么?
汽车工业是国际公认的能够带动整个经济迅速发展、 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少数产业之一。汽车工业 的发展需要有钢铁、机械、有色金属、石化、玻璃、电 子等许多产业配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工业结构、 运输结构、外贸结构、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发达国家 和新兴工业国几乎都曾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而目 前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所以,我们 应把汽车工业作为战略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使之能在 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支撑我国国 民经济的长时期快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