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确认七种智能的形式,即语文智能、逻辑─数学,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

这个观点超越过去把智能窄化为优异语文及数学表现的传统观点,认为心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面向的。

十二年后,Gardner 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及自然观察的智能,拥有此智能的人通常在辨认、以及分类自然界和人为的现象上特别杰出。

最近Gardner 提出另一个智能,即存在智,这是指人类渴望能够理解和追求生命的终极问题、意义和奥秘。

多元智能理论不断揭示人类的潜能,挖掘人之所以为人之可能发展性,可说是对人性的一种正面价值的肯定。

教师若能体认学生个体的价值,”比马龙效应或:”自我实现的预言”较易产生。

换句话说,老师的期望和老师对于学生的能力所持的信念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可扩大课程范围,帮助教师转变课程或单元,提供学生多元模式的学习机会,学生也会经验自己智慧的扩展。

多元智能理论无形中会迫使老师必须超越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成为一位多元智能的老师,同时发挥老师本身与学生多元智能的潜能,Gardner 还认为每个人并非在每种智力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故而每个学生的智力体现在不同方面。

比如理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语言智力却不一定发达。

Gardner先生还提出了人类智力的进化论,他认为智力的发展源于人类进化的过程中。

每一种智力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不同的高峰期。

智力的发展又与个人特定的活动密切相关。

只要这些活动适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智力因素,同时辅之于恰当的教育环境,那么学生可利用她们某个方面较发达的智力,激发其他各项智力的发展。

各项智力的发展又能彼此引发,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这样,每个人都有可能把9种智力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传统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有一个模式或标准,即主要局限于对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评价。

这种评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它使得一部分在这两项智能上表现不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至少存在七项智能,七项智能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各具特点。

而且即使是同一种智能,具体到每一个人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评价受教育者不能用传统的标准和模式。

教师应增加评价的尺子,应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途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尊重学生人格,扬长促短,帮助孩子形成理想、增强自信、鼓励进取心,而教师则借机引导学生在其强项智能于弱项智能之间架起桥梁。

让这种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心理因素,对学生取得新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从而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多元智能理论至少肯定七种智能的存在,这七种智能,在教学上,可代表七种教学的方法;在学习上,可代表学生学习的七种风格。

这个理论认为,没有一套教学方法在所有的时期,对所有的学生都适合。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建议老师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一旦教师在课堂中变换不同智慧,学生总有机会积极发挥其最强的智慧来进行学习。

就英语科教材教法而言,其最终目的在培养「语言智能」,但不能只重视语言文字的形式,实际生活中,语言还包含其它的功用。

传统的教学法,如文法翻译法及听说教学法,较以「形式」为本位,强调文法及正确性,但其效果并不见得好。

过滤假说显示 ,过于强调形式,会使学生焦虑感提高,阻碍学习。

语言学习应以传达讯息为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从中习得形式。

教学法当中,我们所倡导的沟通式教学法,能实际考虑语言沟通的功用,能将语言能力本身与多种智慧相结合,以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境,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对学生有客观的评价。

不容否认的,有些教学法当然也考虑语言沟通的功用,但有的偏重知识传授,认为只要懂语法,就能实际应用,事实上,理论与实际还有一段距离;有些教学法较偏重口语能力的培养,按部就班,提供学习者大量机械式及有意义的练习,但与实际沟通的不可预期性仍有一段距离。

由于学生个人的差异,采用一种教学法并不能让所有学生的智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的评价也可能不客观。

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法皆有其侧重之智能,并无法同时兼顾七种智能教学的方式。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应考虑学习者不同智能的取向,英语科多元智能教学则可统整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因为语言之学习包含有意识之学习与无意识之习得 ,两者缺一不可。

如Shrum 及 Gilsan 归纳语言学习各种理论所述,语言习得有赖教师于课堂中提供四种有利的因素:提供目标语可供理解之语言输入;提供学习者机会,协商目标语之意义 ;提供学习者机会,用目标语互动沟通;塑造不具威胁的学习环境,以促使学习者勇于自我表达。

七种智慧的教学活动、教学材料及授课方法多采多姿。

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某种智能的授课方式,英语授课内容可结合其它智慧设计活动,可以举办英语推理剧场之演出,可以举办英语歌曲卡拉OK大赛,可以用英语导游活动介绍台湾,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英文修行日记等等,多元智慧理论提供多元化创意的点子,唯恐教师不用。

愈能采用多元智能方法实施教学,愈能符合学习者吸收的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在七种智能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教学材料及授课方法多采多姿。

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某种智能的授课方式,英语授课内容可结合其它智慧设计活动,可以举办英语推理剧场之演出,可以举办英语歌曲卡拉OK大赛,可以用英语导游活动介绍中国,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英文修行日记等等,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的智能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发展。

这样才能综合客观的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英语口语教学,开发语言文字智能根据儿童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切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多加强英语口语训练,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以便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

如果将英语口语教学的形式多样化、经常变换,更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可不时地采取对话、交流、问答、朗读、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不断营造英语口语的氛围和情景,可极大程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

二、说唱歌谣歌曲,开发音乐旋律智能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这一目的,并结合小学英语课本中的歌谣和歌曲,教学生说唱,还可以改写歌谣歌曲,或让学生自己改编,可极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歌曲Happy Teachers’Day 时,首先让学生唱会唱熟,然后将歌曲Miss White改为Mr Black/ Mrs Wang来唱。

唱完后,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还可怎样改?同学们纷纷举手,涌跃发言,有的说还可改为Miss Chen / Mr Green / Mrs Liu , etc.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开发了学生音乐旋律智能。

三、运用数学教学,培养数学逻辑智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经常要与英文数字打交道。

因此,从小打好数字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

如fourteen / forty, fifteen / fifty等数字,在辨音时,很相似,很不好分辨,那就需要多加训练和操练,让学生反复说I’m a boy / girl . I’m fourteen / fifteen. 这样的句子,直到熟练为止。

如果在教学数学时,配以手势和动作,效果更佳。

如,教one, two, three, four, ……时,让学生们利用手指边说边做,也可让学生用数字做动作。

如:Stand up, one, two./ Hands up , three, four ./ Hands down , five, six. /Turn right, seven, eight./ Turn left, nine, ten. 还可以出问答题,让学生快速抢答。

如:What’s two plus nine? What’s thirty-three minus twelve?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等等。

四、运用简笔画,开发视觉空间智能根据大多数小学生爱好绘画这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恰入其分地运用简笔画,不仅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开发了学生视觉空间智能。

如教this/that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水果、动物、文具等。

又如教方位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时,可以画一间教室或卧室。

通过让学生观察里面物品的相互位置,然后用句子表达出来就容易得多了。

五、运用游戏、表演、手工制作,开发身体运动智能。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经常开展游戏、表演、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增强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又可开发身体运动智能。

常见的游戏有:Touch and guess. / Mimi says . / Who’s the first? / Play Bingo!等等。

表演的形式也是丰富多采的。

如:学生演老师、爸妈、动物等。

手工制作有做模型飞机、英语书签、剪贴商标、办英语报等。

学生们边做边说,边说边做,兴奋不己。

六、通过合作交流,开发人际关系智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在师生间、生生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所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开发人际关系智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