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黄思明
摘要:因乔家大院而喜欢了乔致庸这个人,他的经营管理之道给我的许多启示,在看了一些文章和关于乔致庸的书籍后,研究了他的经商的方法,他的一些好的精神品质,他的用人之道,他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经营管理的法门。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的许多经商之道管理手段都是可以让现代许多企业去借鉴的。
他的成功之路处处都有着他个人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诚信儒商用人规章制度
第一次知道乔致庸这个人是在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个山西晋商乔家如何在危难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整个大清国的首富,并奠定了山西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故事,故事中虽然有些夸张虚幻的事,但是里面体现的许多包括经营管理之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是真人真事改编而成,那么历史上的乔致庸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先来简单介绍下乔致庸这个人,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史上第四位当家人。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
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
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
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
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1]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乔致庸本来是个想要考取功名的书生,因为兄长的病故才弃学从商,这对他后来的商业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这正是深受儒学思想的乔致庸的经营理念。
乔致庸一生最重信义,据后人考证他开设的两家票号,大德通和大德丰至今一例有据可查的误兑都没有。
乔家的这种经商的诚信基础事实上是从乔致庸祖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了。
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
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
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
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
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
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
[2]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
而将家族生意乃至票号生意发扬光大的,正是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
由此可看出很多东西传承是很重要的,现代的许多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也有些类似这种家族的传承,许多好的品质,不单单是优秀的管理品质还有做人做事的一些优秀品质,通过一个好的环境慢慢培养并一代代传下去。
我认为对现代的企业而言,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笔昂贵的精神财富。
企业若想长久的做大做强,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的。
例如诚信这种精神品质应该是每
一个企业都必须有的。
而像我们中国的企业,许多中华传统的文化,包括一些儒家的思想,都是可以拿来借鉴和传承的,而事实也证明了乔致庸的成功离不开一些儒家的思想和一些家族文化的影响。
乔致庸的另一个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的用人,乔致庸的商业发展的如此迅速地最大原因就是他“不拘一格降人才”。
下面几个事例把乔致庸的用人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马荀,本是复盛西字号下属粮店里的小掌柜,不识字,但经营有方,盈利不小。
乔致庸便给他一副资本,让粮店独立经营,他成为大掌柜后也给乔家赚回不少银子。
阎维藩,本是平遥蔚字号福州分庄的经理,给一个下级官吏支垫白银十万两帮其升迁,结果此人升为汉口将军,其胆识为同行所称道。
后因与总号有左,辞职还乡,消息传至乔家,乔致庸慧眼识人,派儿子从半路接到乔家,待以上宾之礼,聘任阎维藩为大德恒票号总经理。
他为报知遇之恩,殚精竭虑,使大德恒票号后来居上,成为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票号之一。
[3] 不仅如此,后来中国的第一任银行行长就是从乔致庸的大德恒票号出去的贾继英,由此可见乔致庸不光会用人才更会培养人才。
[4]
其实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看出一些乔致庸的用人原则,一般用人之前,首先要选人——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按现在的录用标准,第一关自然是硬件关。
所谓的硬件,指的是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等等。
但乔致庸并非局限于这些硬件的束缚,而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给一些的确有真才实学的人以一展抱负的机会,不论他的出身地位,只要确定是人才,只要把人留下来,就一定重用。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提倡的“以人为本”就是关心、尊重每一个人。
乔致庸用人管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善于挖掘人才,培养他的员工具备优秀的素质。
他让人才各尽其能,不问出处,真正激发了员工的潜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乔致庸就是一个出色的伯乐,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位好的伯乐来帮他们挑选千里马
那么对现代企业而言,乔致庸这种方式就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者说整个的管理团队要对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要清楚手下的员工会做什么,能做什么,真正做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更重要的是作为高层,要能听取下面的人的意见和建议,知道员工的诉求,西方的企业在这点上做的往往比中国的企业要好。
同时乔致庸敢于大胆的提拔优秀员工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给现代企业一些提示的,就是建立一个好的晋升提拔低阶员工的机制,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员工的潜能,尤其是让一些新的员工有动力,更好的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光是会选人用人更要会培养人。
最后要提到的关于乔致庸经营之道的一点就是“治家之道”。
乔致庸治家很严。
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
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
乔致庸先后娶过六位妻子,但都是续弦。
乔致庸将《朱子格言》作为其儿孙启蒙必读之书。
他常告诫儿孙戒“骄、贪、懒”三字。
并教育儿孙“唯无私才可大公,唯大公才可大器”;“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知欲圆、行欲方”;“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若儿孙有过错,则责令跪地背诵《朱子格言》。
如浪费粮食,则命跪诵若干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直到承认错误,磕头谢罪。
致庸还把亲拟的对联挂在内宅门上,以教育其儿孙,其对联称: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福非惜财,缘惜福为抬高身价[5]
对现代企业的启发就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要能做
到上行下效。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制度化管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管理中,制度化管理是最靠得住的,它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它不会因企业领到的变更而变更,也不会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
好的企业制度不但可以激励员工,更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典范,建立起一种好的环境,培养属于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传承下去。
好的规章制度就像一个能随时纠正错误的老师,可以随时规范一个人甚至一个企业,邓小平曾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所遁形,不好的制度会让好人寸步难行甚至走向反面。
乔致庸订下的制度,正是延续乔家商业辉煌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制度,也许乔家也难逃“富不过三代”的厄运。
我们也看不到富丽堂皇的乔家大院了。
总结:乔致庸的一些经营之道,儒学思想,诚信的品质,不拘一格降人才。
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我们现代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乔致庸做为华商里面比较有名气的人,也是深受我个人的喜爱的。
在本学期通过曹老师的课了解了这么多的中国的商人,学习他们的思想,理念真的影响了我很多。
尤其是讲胡雪岩的时候,我听得很投入,也因此写了和他时代接近的乔致庸的经营之道。
以后有机会还是愿意选修曹光求老师的课的。
在此谢谢老师一个学期的指导。
[1]李尚鸿历史上真实的乔致庸 2006
[2]郭梓琳乔致庸的经济学 2006 8(1)
[3]胡枚乔家大院 2006
[4]中国产经新闻乔致庸培养中国第一任银行行长 2010
[5]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