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明芳初探心得听觉口语法教学

唐明芳初探心得听觉口语法教学


我校学前班开展AVT情况
学前1班进行AVT教学情况。 我参照AVT教学标准,选择了班里的曹语嫣、
陈奕蒙两位小朋友进行个别化训练。针对小年龄 且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孩子的学习特点,我选择了 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食物、动物、情境等作为教 学内容,并能抓住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点进行内 容替换。在授课形式上,采取了游戏方式,如一 起活动、拼图、绘画等形式多样,内容涵盖了言 语正音、听能训练(听觉记忆和听觉描述)、语 言训练(句子、儿歌)、沟通(互动)、认知等 五大领域,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从孩 子本学期以来听能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可以看出, 我的个别化AVT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VT教学注意事项
1.教师或家长应与受训者处于平行位置,以减少其 视觉帮助。
2.选择听力补偿较好耳一侧(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 应选择处于其植入侧)。
3.训练初期,训练者应处于受训者旁边距离较近的 位置,但与其耳朵(助听设备上的麦克风)应保 持至少30-40公分的距离。随着受训者水平的提 高,可逐步练习他听较远距离的声音。
小龄儿童AVT教学尝试
我校康复班于2015年12月开始进行对小龄听 障儿童进行AVT教学的尝试,现收了两名小龄儿童, 我所带的幼儿名叫楠楠,火老师带的孩子叫乐乐, 年龄都在三岁左右,平均听力为80分贝左右,听 觉年龄都是2个月,在普幼上小班。每周一下午3 点半到4点半在我校康复班进行AVT个别化教学。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他们刚来时的视频)
小龄儿童AVT教学尝试
根据初步评估,我和火老师对两个孩子分别 制订了为期1个月的康复训练计划。经过每周一次, 每次一个小时,共四堂课的个别化训练,乐乐已经 能安静并愉悦地和老师进行课堂互动,能察知声 音的有无,能察知拟声词、林氏六音,并完成听 音放物。而楠楠也能完成听觉辨别两项记忆,还 学会了古诗《咏鹅》。
7.应对聋听障幼儿提供完Hale Waihona Puke 的语言内容。在初期 可适当强调关键词。
听觉口语教学初探心得
实践证明: 孩子的康复取得成效要靠老师家长
长期付出努力和我们专业团队紧密合作 才能实现。听觉口语法的教学效果已经 被家长所认可,在个别教学课程中推行 听觉口语法将会给更多的听障孩子和家 庭带来希望。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AVT教学注意事项
4.音量不宜过大。对于听力补偿理想的聋儿,更 应采用正常音量。
5.语速不宜过慢或过快。训练初期可比正常语速 稍慢,听觉水平提高后,应采用正常语速。训 练者口型不宜夸张。
6.对于已养成唇读习惯,但听力补偿较好的患者, 必要时训练者可遮挡口型。(注意:遮挡口型 时尽量不要影响气流的送出)。
听觉口语法的策略
理念支持 教师方面 家长方面 孩子方面
我校学前班开展AVT情况
学前2班的个别化AVT教学情况:
他们班有6名孩子适合进行AVT教学法。 火洁老师在个别化训练中发现,起初杨晨、谢 静雅还有“偷看”口型的习惯,陈紫嫣脱离了 口型就没有安全感,缺乏自信。于是火洁老师 从学词汇、听指令、二级的听觉记忆训练开始 逐步的让她们摆脱看口型的习惯,逐渐的孩子 们喜欢听了,也习惯利用自己的小耳朵去获取 各种信息。家长们也反应,现在跟孩子们说话 没有以前那么吃力了,也不用掰着孩子的脸对 着孩子说了。
唐明芳初探心得听觉口语法教学
听觉口语法(简称AVT)
是借助助听设备,帮助听障儿童获得听觉潜 能后,按照听觉、语言、言语、认知和沟通这一 自然的发展顺序,在自然且有意义的情境及互动 中,让听障儿童学习倾听、语言和说话,并使倾 听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这种教育方法对听障儿童的听力损失以及 补偿情况的要求比较高,听力补偿必须要进入最 适阶段才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个别化AVT 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