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壹科技城:新加坡打造“活力社群”纬壹科技城:新加坡打造“活力社群”的探索(图)2011-07-12 03:24:00来源: 南京日报(南京)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实现“一体化”前不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在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张永昌一行时指出,南京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明显,但现阶段仍以输出为主,缺乏像新加坡纬壹科技城这样的孵化环境,希望更多地学习借鉴新加坡在科技教育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发展新产业等方面的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71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8万的小国。
2000年,新加坡提出了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概念,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建设“纬壹科技城”。
11年过去了,随着新加坡“硅谷”“纬壹科技城”的开发,一个汇集科研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科技平台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
科技城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新加坡科技管理体系的完善和集中,促进了科研设备更新换代、科学管理和共享服务的现代化,特别是把各类科技人才、科研专家和企业家都集中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工作、交流和娱乐的空间的新园区建设理念,代表一种全新的模式。
新加坡打造“纬壹科技城”有哪些经验?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报今天予以关注。
本报通讯员施外轩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肖姗去年8月,市政府代表团曾去“纬壹科技城”考察学习。
参与考察的相关人士和市外办有关人士对其理念、规划、运作、成效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关人士认为,南京要打造人才和科技创新名城,“纬壹科技城”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启示一:建立全新的科技平台纬壹科技城有别于传统的科技平台概念,从科技研发角度,它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研究平台;从商业化角度,它是连接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从普及科技和教育的角度,它是一个科普平台。
这个科技平台,不仅可以吸引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人才和跨国公司前来合作或落户,而且可以推动本国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研发,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在这个平台内,政府公共部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从不同角度支持和推动新加坡科研界与工业界的合作、研发和商业化。
新加坡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先进的科技平台,特别是新加坡政府科技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且集中于纬壹科技城内。
同时,大力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发基地和实验室,以便帮助新加坡提升科技研发实力。
新加坡投入巨资建设科技平台基础设施,购买世界一流科研设备并邀请国际一流科学家提供咨询服务和管理,旨在实现建设国际研发中心、连接东西方的科研成果试验基地和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港口的目标。
启示二: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新加坡政府发现,不少发达国家成功的共同经验是: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都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或更高。
为此,2000年以后,新政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技体系,将2000年到2005年的研发预算增加至70亿新元,2006到2010年,研发投入又增加近一倍,达到135.5亿新元。
这不仅为新加坡科技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加快了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速度。
启示三:注重产学研一体化以启奥城为例,这里集中了7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有2300多名研究人员,为生物医药科研人员和生物医药公司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密切合作的科技平台,加快了从科研成果到临床试验以及进一步商业化的进程,形成了从上游研究到下游开发的发展链,加大了研究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启汇城,聚集了科技和工程领域的7个研究院中的6个,吸引了14个当地和跨国公司的重点实验室落户,进一步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及公立与私立公司的多样化合作。
观察与分析纬壹科技城启汇城。
(资料图片)新理念新探索打造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2000年起规划建设新加坡“硅谷”“纬壹科技城”打造成新加坡充满活力的技术研发和休闲娱乐中心发展各具特色的园区,曾经是新加坡创造“亚洲四小龙奇迹”的典型经验之一。
在进入21世纪之际,2000年,新加坡推出了一个新鲜而吸引人引球的庞大新经济项目建设新加坡的“硅谷”“纬壹科技城”。
新加坡政府在规划中为“纬壹科技城”确定了一个崭新的新纲领:打造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
不同于以往的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纬壹科技城”的目标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优美社区氛围的创新产业新经济体,在一小片土地上打造未来无限的产业发展空间;创造宜人的硬件环境,催化科学研究技术社群,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家、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具有新环境和交流氛围的园区,成为新加坡充满活力的技术研发和休闲娱乐中心。
为什么叫“纬壹科技城”?因为新加坡的位置处于北纬1°,而且读音接近“唯一”,别具意义新加坡要把这个大型新经济项目建设成知识型经济的标志。
“纬壹科技城”位于新加坡中心填海区,占地总面积200公顷,根据规划,“纬壹科技城”总投资150亿新元,计划在15至20年间分期完成开发。
如何体现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规划通过运用四大组团融入了“活力社群”概念,即生活配套中心、生命科学中心、信息传媒中心和未来发展中心;交通方便,集住宅、商业中心、高等学府、研究机构、体育设施等于一体,生物科技和信息传媒是其中的两大主导产业。
“纬壹科技城”由三个主要活动中心组成:汇源坡占地约20公顷,主要发展生物医药业。
它以大树和流水景观为背景,安静平和的环境是一大特色。
主体是占地4公顷的启奥城。
新加坡有意将生物医药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启奥城就是新的起点,其建筑品质、环境营造、基础设施、机电工程、通讯系统、保安系统均为世界级水平,招商直接瞄准全球顶尖生物技术企业和科学家。
汇贤谷资讯传播和媒介业的发展中心,主要发展项目是占地12万平方米的启汇城,一个信息通讯、传媒、科学工程的研发中心。
汇达林占地18公顷,是科技城的窗口及商务中心,内设商务旅店、娱乐中心及优质住宅,邻近交通中枢。
主要发展项目是酒店,拥有350间客房。
启奥城:既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也是生物医药会展中心,还是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风险投资中心,前四期工程已建成启奥城是汇源坡的主体,项目分五期建设。
目前一、二、三、四期工程已经建成。
其中,一期已全部入驻,共计2000人。
二期入驻率已经超过80%。
启奥城是一个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绝大多数新加坡国立生物医学研究院已先后入驻,一些世界顶级生物医药公司也纷纷设立研究机构,如已经入驻的葛兰素史克认知与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心、诺华热带疾病研究院等。
启奥城也是一个专业的生物医药会展中心,有480座的大礼堂一个,5个180座的小礼堂和12个会议室及视频会议室等,各类会议不断,甚至每天有好几个国际会议同时在园区召开。
启奥城还是一个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管理中心、风险投资中心。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医学研究理事会、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生物伦理顾问委员会、经济发展局生物医学科学组、卫生科学局等管理机构与职能部门均已入驻,众多国际及新加坡本土生物技术公司、制药公司、研究机构也在此入驻或设立代表处。
启汇城: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媒体城”,使新加坡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传媒业枢纽启汇城是汇贤谷的核心,是一个信息通讯、传媒、科学工程的研发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企业签约入驻率已达到90%。
在启汇城内,设计了工作兼生活公寓单位、健身俱乐部、科技试验性剧场、媒体工作室、餐饮和零售商店,以便为外来专业人士提供生活便利。
2008年11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在纬壹科技城内兴建占地19公顷的媒体城,使新加坡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传媒业枢纽。
媒体发展管理局、裕廊集团、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和经济发展局联合打造媒体城,目前新加坡已吸引超过10亿新元的资金。
在科技城内建设“新加坡领导网络与知识学院”、引进南洋理工大学分校区为了吸引更多研究、实践和教学机构汇聚新加坡,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正在纬壹科技城内建设新加坡领导网络与知识学院,将在一个园区内汇集众多的商学院、企业大学和专业服务公司,以推动领导力与人才的培养。
此举可加强园区内研究、管理和培训之间的联系,鼓励企业与学术机构携手应对经济挑战,加快全新最佳方案的实践与应用。
此外,“纬壹科技城”还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7年在纬壹科技城设立了分校区,校区内设有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俱乐部、继续教育中心、孔子学院,并考虑开设研究生院,使南洋理工大学和新政府在启奥城和启汇城投入的资源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
在这里,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
建设“堆叠式厂房”,货车可以从一楼直接开到各个楼层,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在“纬壹科技城”,一条长长的绿化带由北向南贯穿始终,形成一个和谐生态的绿色空间。
行走在园区内,因地制宜、巧妙利用绿色植物装饰的休憩空间随处可见,办公楼底层则设有西餐厅和咖啡馆,在这里,专业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士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萌发创新思路。
为了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大的效益,“纬壹科技城”根据用地规模和产值规模预测,科学制定不同类型用地、不同功能组团的容积率,并将其纳入规划体系,在建设中严格予以落实。
比如,建设“堆叠式厂房”,向空中拓展空间,在厂房边设置盘旋而上的货车坡道,使货车可以从一楼直接开到各个楼层;园区的建筑强调多功能,垂直整合,如,启奥城建筑容积率达到4.65,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出效益。
这种“精打细算”,让“纬壹科技城”成了效益园区。
除了高楼大厦,“纬壹科技城”还保留了殖民地时代留下来的48幢独立洋房,原有弯弯曲曲的公路、绿色树林等都尽量保留原有风格,形成一个既有新生机又保留原有风貌的特色地区。
“一栋建筑就是一个创新社区”“纬壹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一栋建筑就是一个创新社区”的理念按照创新社区的理念打造科技园区,突破了传统园区的设施框架,综合考虑工作、学习、生活、消费等各方面需求,并特别注重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机会和空间,增进互动。
在“纬壹科技城”两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既有研发区,也有公共服务、教育、公寓、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使园区成为一个综合社区。
启汇城就是这种建设理念先行先试的产物。
启汇城楼高20多层,既有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又有居住公寓、科技孵化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零售与休闲配套商业单位和政府服务部门,在大楼负层还将开设地铁站,充分体现了综合创新社区的建设理念,吸引了众多国际一流研发机构落户,其中包括知名网络游戏“第二人生”的总部和研发中心。
创新体制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在科技城内设立董事会,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连接器”和“加速器”在促进发展中,新加坡政府一直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纬壹科技城”的建设中,政府更加重视这种作用,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以确保科技创新始终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