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长寿之道知识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
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
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以德养生养生先养德。
揣几本美德书刊、交几位良师益友、添几种高雅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多几份道德储蓄,使道德养生形成了彩虹般春意盎然的人生风景线。
勤于动脑“心为君主之官”,中医所说的“心”与西医所说的“大脑”有相通之处,大脑乃生命的活动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才有可能长寿。
动以养生养生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坚持做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节制饮食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节制饮食,爱护脾胃,脾胃才能不生病,从而吸收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元气,维护人体的健康。
中药保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
中药相对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小。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老年人腿脚部的保健小秘招!现在医学发展快,身体的保健方法许多。
现在我就介绍局部的身体腿和脚部的保健小绝招。
有兴趣的话无妨跟我学一学。
干洗脚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之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之大腿根。
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
重复10~20遍。
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能力增强,还可预防小腿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甩腿此法可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腿脚麻木、腿抽筋等症。
揉腿肚以两手夹紧小腿肚子,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30次,然后两腿交换揉动。
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的力量,防止腿脚酸痛和乏力。
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扭数10次,然后再逆时针扭动。
此法能疏通血脉,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等。
搓脚将两手掌搓热,然后用两手掌搓两脚各100次。
此法具有滋肾水、疏肝明目、降虚火等作用。
还可以防治高血压、失眠、足部酸疼、耳鸣和眩晕等。
蹬腿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双手紧抱后脑勺,由缓到急进行蹬腿运动,每次可做3分钟。
这些对于下身,腿和脚不太灵便的老人家绝对实用。
是否有效果,体验一下就知道了哦!老年人养生八要我们这一代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多,何以如此?一因青年时狂热、猛拼、身体基础打得差;二因中年时"自然灾害"和"极左运动",身体亏空过多,使人从心理到生理都活得过累,积累一堆债,到老年,"债主"上门,尝到了"超负荷支出"的苦果。
从人的机体来讲,从幼到老是自然规律,不论身居何位、何职,概莫能外。
延缓衰老的主动权,只能掌握在善于养生的人手中。
自我养生应具备以下八要:2.根据体能选补药我们这一代老年人由于身体底子差,大多存在多种虚症。
我体会根据自己体能选用一些补药,常年服用,对抗衰延年是有补益的。
如能坚持服用黄芪、枸杞子、灵芝、当归、山药、红枣、三七等价廉补品也可获效。
补钙是每位老年朋友必须认真注意的,人到老年骨密度降低是必然的,除了饮食注意补钙外,还应适当补充钙剂,这类药以睡前用豆浆冲服,吸收效果最好。
3.适当运动强筋骨运动对防衰抗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运动的学问很多,不要人动己动,人跑己跑,那是很危险的。
一句话,老年人不适合激烈运动,因为你的心脏负荷可能承受不了。
我认为,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一是气功、二是散步,如果每天能做半小时气功,再漫步半小时,对保持良好的体能、体态、体型均会有益。
老年人的心、脑犹如一张弓,不能超体能地去绷弦!4.平衡膳食多吃素主食要粗细搭配,每餐不宜饱食,以100克至150克为度;副食要多菜、果、鱼、蛋、奶适量,根据我的经验,多吃黄豆制品对人体大有补益。
中年时期患脑血管病也是靠豆浆佐药复原,到目前每天仍坚持饮豆浆。
5.自我放松养气血自我放松目前已被国内外养生家一致推崇为健身良术。
自我放松具有调和气血、恢复体能的作用,坚持做下去还有治疗慢性疾病的效果,自我放松的方法很简单,一是要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的环境,园林绿地最佳,室内空气清新亦可,坐姿、卧式均可,但一定要选择一种自我感觉最舒适的姿势,保持呼吸自然、通畅;呼吸的调节很好掌握,在你不干预自己的呼吸时,呼吸就会达到自然,既缓慢又匀细,使人处于一种舒适、安逸的状态中,在悠然自得中忘掉呼吸;呼吸自然后要转入意念导引,心想全身放松、入静、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逐渐使心神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的境界中;如果你有慢性疾病。
6.要淡泊处世避喜怒人进入老年切忌过喜和暴怒,在自己心态中要彻底悟透一个"淡"字。
活在淡中,乐在淡中,淡忘了年龄,淡忘了生死,淡忘了疾病,淡忘了名利,以淡养身,寿也就在淡中化生。
有些老年人易于激动,不懂以淡养生,以至在狂喜暴怒中暴卒。
7.睡前晨醒两按摩这种周身按摩如能持之以恒,对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养生健身,有极好的效果。
按摩方法:①晚睡前按摩:洗脚后A.按摩双脚涌泉穴(脚心),用右手按摩左脚心90次,再用左手按摩右脚心90次,以双脚心发热为度;C.按摩后腰,用双手推摩后腰60-90次,以发热为度;D.推摩双臂,先用右手推摩左臂,从手背推摩至肩,再从手心推摩至腋下,各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手三阳、手三阴六经,推摩完左臂用同法推摩右臂;E.按摩胸部,平卧,用双手横向推摩胸部36次,再纵向推摩胸部36次;F.揉腹,用右手顺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再用左手逆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
②晨醒按摩:A.揉面,双手摩擦生热后,轻揉面部36次;B.点四穴,用双中指点按睛明穴36次,用双中指点揉太阳穴反正各36次,用双手食、中、无名指从双侧揉摩风府、风池穴36次;C.摩胸部,照前述第⑤法;D.揉腹,照前述第⑥法;E.推摩双臂,照前述第④法;F.摩后腰,照前述第③法;G.推摩双腿,照前述第②法;H.按摩涌泉,照前述第①法。
按摩后起床。
此法如能自行按摩最好,如体力较差,可减少次数,由他人按摩亦可。
老年人养生五忌一忌久坐,久坐者伤肉。
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
故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久立,久立者伤骨。
老年人气血运动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视,久视伤血。
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
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二小时之内,不宜连续观看。
四忌久卧,久卧伤气。
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软弱。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中老年养生保健知识1、发要常梳:古人称栉发浴头,能明目祛风,可使落发重生,变硬变黑。
2、面要常擦:古人称浴面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气,使诸阳上升,血气不衰,人老而面红润,皱纹减少。
3、目要常运:古称运睛,能去内障外翳,纠正近视、远视、老年花眼等。
4、耳要常弹:古人称鸣天鼓、掩耳弹枕等。
能增强听觉神经功能,防治耳聋、耳鸣。
5、口要常漱:古称唾液为胎食,又称金浆玉液,是人身体内不可缺少之宝。
唾液是消化液的一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随时咽下,以提神被气养心,开胃健脾。
6、齿要常叩:民间谚语云:“清晨叩齿三十多,到老牙齿不会脱”。
7、浊要常呵:古人称为鼓呵,能消积,去胸膈满塞,排除浊气,吸收清气,加大肺活量。
8、胸要常扩:古人称扩气,认为经常扩气能保护心肺,使气机通畅。
9、腹要常揉:古人称揉脐腹,能增加胃肠运动、消积、顺气。
10、腰要常活:古人认为活腰能强腰固肾。
11、谷道常提:古人认为提肛能提升阳气,排除浊气。
12、肢节常摇:古人云:“常摇肢节百骸,关节日趋灵活”。
13、腿膝常压:俗语说:“人老先老腿”,经常压腿按揉膝盖,常点足三里,是中医防老延寿之法。
14、肌肤常摩:按摩,古人称为干沐浴,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肌肤,能使气血流畅,肌肤光滑、荣润。
15、足心常搓:古人认为,涌泉为人之海底,常搓涌泉,能固肾暖腰,使诸阳上升,浊气下降,提神健脑。
16、二便常禁言:古人认为便中应闭目禁言,守神入舍,气不能散。
研究还表明,中老年人应进行能让他们的代谢率比静止时提高6倍以上的锻炼,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要多运动,并持之以恒,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时间处于自我封做一些繁重的家务等作为运动项目。
只要这些运动能消耗热量,多流汗,就能达到健体延寿的目的。
平时工作应忌气忌躁,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诚恳、向上。
古人云:气多能生疾病,气顺能消千愁。
饮食上忌偏食,忌暴食暴饮。
日常餐饮应荤素搭配,荤腥适度,粗细兼食,常吃水果。
水果以新鲜为佳,辅以硬壳干果;蔬菜以鲜嫩为上,选择无污染,且日照充分的绿色蔬菜。
力求饮食品种多样,膳食结构科学合理。
日常起居、餐饮、娱乐等应有规律,尤其是棋牌等一类相对静态的娱乐活动,要玩有限,乐有度。
常坐不动、过度疲劳,必然伤神伤体。
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日间应勤洗手,床单被褥应常洗常晒,衣服要勤换勤洗,睡前要洗脚,睡眠要充足,每天应保持8小时睡眠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