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专题研究
提升城市 形象
完善 政策法规
总部经济的成长规律(生长机理)及必要要素
形成机理
战略资源
•资本运作、战略管理、 研发、营销等所需的人 才、信息、技术、资本 等要素
企业 生产 经营 所需 资源
1 空间集中的产业有利于形成牢固的产销供应链,
常规资源
•指企业生产制造功能所 需的土地、能源、原材 料、劳动力等要素
总部经济的空间载体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
•城市中心由于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服务产业和强大的人 才支撑,在总部经济的发展上起步较早。但在很多发达地区, CBD的高度发展和环境的恶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总部向交通条 件好、生态环境优的郊区和城市边缘地区转移。
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城市中心区 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边缘区
“总部-制造基地” 的区域合作效应逐渐凸现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总部经济发展 最为成熟的地区。以核心城市作为“总部”、以辐射城市作为“制造 基地”的合作分工模式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效应。
总部经济圈 长三角 京津冀 珠三角 核心城市 上海 北京 天津 广州 深圳 辐射城市 扬州、镇江、嘉兴、湖州、无锡、常州等 江浙两省的邻近城市 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 州、承德、张家口等邻近城市 珠海、惠州、佛山、中山、肇庆、东莞、 江门等
七大外部效益
提高 地方 税收 平衡 地区 发展
引发产业 带动社会 联动 消费 资源优化 配置
树立 品牌 人才 集聚 知识创新
1. 提高地方税收: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总 部及总部员工都将以一定方式向总部所在地 区履行缴税义务 2. 引发产业联动:总部经济发展会带动信息 、金融、中介、房地产等知识型服务业和现 代服务业
•营销总部
总部经济的分类及总部基地的市场细分
按辐射范围分各类型总部经济企业的发展要素
总部经济的分类及总部基地的市场细分
按职能分各类型总部经济企业的发展要素
企业 类型 行政 总部 投融 资总 部 研发 总部
发展要素
人才
•企业管理、行 政管理方面高素 质人才 •金融、经济方 面的高素质人才
区位、交通
•国际化程度较高; •与外部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及较好的市 内交通可达性 •银行、保险、贸易等金融聚集区; •与外部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及较好的市 内交通可达性 •科研教育资源丰富、高校聚集区; •与外部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及较好的市 内交通可达性
信息沟通
法律法规
服务支撑体系
•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 •由银行、证券、信托、 使城市的综合运营运 保险、基金、租赁等组 成本最佳 成的现代金融服务业; •高效透明的政府服务 效率; •便捷的信息获取、 以及同异地沟通 信息通道的畅通 无阻 •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的法律法规; •由通信、网络、传媒、 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 业;
•纽约华尔街(左图)是位于下城区的著名金融贸易区,世界银 行、证券、期货、保险等公司云集,白天人头攒动,但夜里却 由于生活配套的不完善,人流稀少,形成了很大的早晚差异。 •洛克菲勒中心(右图)是中城区的大公司总部所在地。除了有 大量的商务办公写字楼外,各种名店和商场齐备,为来自世界 各地的游客和公司总部的职员提供了全面的生活服务,是一个 24小时都充满活力的地区。
表:武汉总部经济的发展格局
武昌企业总部区 王家墩总部区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南京 杭州 天津 成都 青岛 武汉
以高科技和信息产业为主 以金融、商务、旅游等高端服务业为主 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 以汽车产业的企业总部为主
第一企业社区 沌口开发区
2007全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十名城市
根据2007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显示,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商务 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支持和较强的开发程度,最受 世界500强企业的关注。
2003-2007在沪设立区域性总部的跨国公司数量
总部经济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态势(二)
国际发展趋势
总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城市功能的多样性
•城市是经济、居住、文化、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的集合。当 代国际大都市在发展总部经济时非常关注城市生活的整体性, 通过提供完备的生活环境、打造完善的总部经济形象来吸引更 多的总部人才,并通过总部经济的产业联动效应发挥更大的作 用,带动GDP、税收和就业的增长。
总部经济的分类及总部基地的市场细分
总部基地的市场细分
总部经济是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载体来实现的; 从国内外总部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总部经济的载体主要有四种形式:CBD,微型总部园,总部园区,总部小镇
形式
区位
特点 •集中大量金融、保险、贸易、信息及 中介服务机构, •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 •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分类标准
类型
•区域性总部
内涵
是指掌管某一地区内人、财、物资源方面的统筹安排及该地区的战略部署,具备总 部一种或多种职能的权利单元。 是指制定并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的经济枢纽部门。
1
按管辖的区域范围分类 •全球性总部
•行政总部
是以企业战略决策、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能,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中枢, 控制着企业的战略设计、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等活动。 是以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对分支机构实行管理控制,以完全资本运作为主,企业的日 常运营及长期发展主要以“投资收益”为基础。 是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主要职能,进行研发的战略决策、研发资源配置、研发 业绩管理及外部资源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企业职能部门。 是以市场营销为主要职能,进行营销的战略决策、营销资源配置、资本经营、市场 业绩管理及外部公关等一系列活动的企业职能部门。
完善垂直和水平的产业分工协作; 同行业的集聚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及共享; 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人才和信息资源丰富 科研水平高 经营环境良好 地缘优势明显
土地、原材料、 能源丰富 生产成本较低
空间集 聚的外 部经济
2
信息的 意会性 和不对 称性
中心
外围
4
总部所在地一般都是信 息的原产地和汇集地; 企业总部必须占有信息 腹地,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由若干栋低层建筑组成; •以独栋出售的形式吸引总部进驻
•北京的置地星座 •上海滨江财富广场 •丰台园二期总部基地
跨国公司成为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 提升,加之丰富而经济 的人才和科研资源,越 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我 国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 中心,成为我国发展总 部经济的重要力量。
总部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
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 种经济形态。
知识性
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最具知识 含量的区段,如研发、营销、 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
空间形态
案例
中央商务区 (CBD)
•市区繁华 地带
•由若干栋高层办公建筑组成
•北京朝阳CBD •上海陆家嘴CBD
微型总部园
•市中心繁 华地带
•是CBD向总部园区过渡的一种形态; •周边有良好的商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 •融合商务花园理念,与自身的交通、 绿化等独特资源相结合; •通过营建大型综合社会项目,包括住 宅、商店、学校和休闲场所,实现区域 自给自足 •将产业中心、商业和服务配套、权利 和信息资源与居住人口同步、同方位、 按比例分散出城市中心,利用郊区的成 本优势,形成总部园区和居住小区良性 运转的近郊小镇
总部经济的分类及总部基地的市场细分
总部经济的企业类型
总部企业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在的机构,是一个企业或集团的战略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 总部承担战略性决策并直接控制投资、融资、财务、人事、法律等经营活动; 总部企业可以是一个功能中心,也可以是多个功能中心的不同组合,因此,非制造业的功能中心就是总部企业。
延展性
实现了二产向三产延展的经济 链条,同时还促进了知识性服 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集约性
最大限度地获得中心城市服务 业发达、智力密集等优势,形 成产业配套、降低生产成本
总部经济的 六大特征
辐射性
通过总部-生产基地的链条,促 进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 才资源向周边地区的辐射
层次性
不同城市、区域的总部经济模 式各有不同,体现为全球总部、 地区总部、行政总部等多种层 次
企业应根据生产 经营所需资源的不 同选择不同的战略 区位取得区位优势
中心—— 外围发展 模式
总部经济
高 价 值 低 近 远
距离
3 总部的集聚有利于稳定的交易网络 建立市
场横向组织和自身纵向机构的全面渗透。
中间层 组织的 交易成 本优势
企业
中间层 组织
减少交易成本; 降低不确定性; 减少搜索成本
促进 劳动 就业
3. 带动社会消费:企业的商务活动和员工的 个人生活会推动地区消费结构变化 4. 促进劳动就业:总部所在地的智力人才资 源将得到充分利用,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会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5. 完善政策法规:政策、法律、监督机制趋 于完善,进一步改善原有体系 6. 提升城市形象:商务环境和区域环境的优 化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 7. 平衡地区发展:不同层次和功能的总部集 群分工协作、促进合作,共同发展
•同时,具有生态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办公座落成为了城市边缘 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空间载体。
总部经济的社会效益
总部经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分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其中,内部效益是指对总部集群自身产生 的积极作用,而外部效益主要是指总部经济的发展对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