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主讲专家:魏义梅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一、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概述•二、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三、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操作步骤•四、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原则•(一)什么是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助人形式。
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二)什么是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活动进行时一种有组织的行动计划,以确保活动有效的进行。
•简言之,方案设计是指将活动做有系统的安排。
•(三)什么是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团体辅导方案设计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及团体辅导、团体咨询等专业知识,有系统的将一连串的团体活动加以设计、组织、规划,以便领导者带领成员在团体内活动,达成团体辅导的目标与效果。
•团体方案设计是团体领导者的必备能力,恰当的团体方案是团体有效进行的保证。
团体方案就像地图,引领团体达到目标。
依据事先设计好的团体方案,周密地组织和实施团体计划,评估和不断改进团体方案,才能有效地带领团体发展。
•结构性团体一般都有事先安排、设计好的活动来带领团体,有预定的目标及学习情景,以有计划的学习主题贯穿整个团体过程,使成员循序渐进地学习。
通过活动设计与安排,促进团体发展,达成团体目标。
一、团体名称:我爱我家二、团体目标总目标:培养班级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以及学生合作负责精神。
具体目标: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4.促进成员的互动状况5.强调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6.激发成员的思考力与创造力三、团体性质:封闭式、发展性、结构化团体四、团体对象:中学生,新生班级更适宜五、团体规模:30-40人六、活动地点:教室或团体辅导室七、活动时间:新学年开始,共4次,每周一次,每次约120分钟八、活动方式:分成7-8人组进行,小组内交流与派代表全班分享结合九、领导者及训练背景:学校心理健康老师,或受到团体培训的班主任1人,助手2人十、理论基础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示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尊重和欣赏;团体可以满足人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2.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研究证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成员之间彼此有了互信,团体的凝聚力会更强,也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团体的效能。
3.人际关系理论表明,要信任他人必须要先学习开放自己、接纳他人、坦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觉和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要能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让人觉得可信、值得依赖、靠得住。
单元主题目标活动内容所需材料1知你知我相互认识引发兴趣无家可归滚雪球建立团体规范海报纸水彩笔2同舟共济培养团休意识鼓励互相信任信任之旅突围闯关手帕或纱巾每人一条3众志成城认识合作的重要增进团体的气氛建高塔汪洋中的一条船画报纸、胶带、剪刀、报纸4相亲相爱学习接纳他人互相欣赏学习合作共享独特的我优点轰炸图画接力赛海报纸、图画纸、油画棒、图钉团体方案设计应具有的特点•1.计划的合理性•2.目标的明确性•3.计划的实际可行性•4.过程进行的发展性•5.团体效果的可评价性•引自(Corey,G.1990)《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1.团体的性质与团体名称•2.团体的目标•3.团体领导者•4.团体对象与规模•5.团体活动时间•6.团体活动场所•7.团体设计理论依据•8.团体方案•9.团体评估方法•10.其他(招募广告、预算、设备等)心灵驭手:情绪管理团体•团体总目标:•增进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了解非理性想法对情绪影响,学习修正非理性想法;•了解情绪来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
单元主题目标活动内容时间1有缘千里认识团体、了解和澄清期望;相识;团体规范引言;HELLO伙伴;真情相约;寄语5、25、10、52情绪气象站提高团体凝聚力及成员参与度;检测平时的情绪与反应打招呼;情绪气象站;结语5、30、103七情六欲提高凝聚力及参与度;认识情绪的类别;探讨自己的情绪与反应同心协力;情绪象限;结语5、35、54源头探秘引导深入觉察自己的情绪;让成员了解情绪产生受认知影响秘密大会串;源头探秘;结语15、25、55心灵密码认识理性与非理性想法;了解其如何影响我们,学会分辨心情点滴;心灵密码;结语10、30、56心灵解码增加对情绪事件的情绪反应觉察;学习修正非理性及宣泄情绪反应反应;心灵解码;结语15、25、57心灵加油站检视平时处理情绪的方法;学习合理宣泄情绪心情迷宫;心灵聚宝盆;结语5、38、28美丽人生回顾团体过程;整理团体经验及心得;彼此交流;评估成效回顾与收获;爱的反馈;团体评鉴;珍重再见15、20、7、3明日之星:领导才能训练团体•团体设计理论依据•主要理论基础:人际沟通理论与领导心理•1.领导才能:自我认识;了解他人;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压力管理;时间分配。
•2.领导才能与事业发展关系:了解自己;推荐自己;认知情境;增强自信;自我表达能力;生活效率。
单元主题目标活动内容准备1通情达理团体成员认识凝聚力初现培养成员倾听、沟通、回应和表达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执身:轻松体操滚雪球;团体契约聆听与表达训练观察与分享白纸、笔沟通技巧观察表2察言观色建立信任了解情绪及情绪表达增加对人的敏感性信任跌倒哑口无言情绪龙虎榜情绪脸谱情绪评价表3独特的我认识并接纳自己的长处及限制,认识每个人的独特性从他人反馈中了解自己,接纳他人我的柑橘我是一个独特的人柑橘作业纸4七嘴八舌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想法,学习尊重他人,以及处理冲突的方法我的立场;脑力激荡冲突模式测验油画棒、白纸、图钉、胶带5时间管理检讨整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拟订工作生活计划时间流水账;效率手册分享与反馈作业纸笔6与压力共处了解压力管理压力压力是非题我的压力应对方式管理压力策略作业纸压力量表白纸和笔团体辅导计划表单元活动名称单元目标活动内容时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6W+2H+I+E•6W——•WHY(目标):为什么要组织这次团体活动?目标是什么?•WHO(组织者):由谁来组织?•WHOM(对象):参加者谁?年龄、特点、性别?•WHAT(性质):活动以何种方式进行?•WHEN(时间):什么时间进行?日期,时间长短等,•WHERE(地点):在哪里举行?有无后备地点?•2H——•HOW(程序):如何进行(宣传、招募等)•HOW MUCH(资源):人力、物力、财力•I——if(如果)•E——evaluation(评估)(一)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1.了解服务对象潜在需要•2.确定团体的性质、主题与目标•3.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与方案•4.完成团体方案设计表•5.规划团体整体框架及流程•(一)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6.设计招募广告•7.对团体方案进行讨论或修订•(二)团体各发展阶段的设计重点•团体创始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每次团体的设计框架1、热身活动2、主要活动3、结束活动•团体初始阶段的设计重点•1.从营造温馨气氛开始团体•2.设计无压力状态下的互相认识活动•3.澄清成员期待的活动•4.拟定团体契约与规范•5.设计避免深层次分享的活动•团体过渡阶段的设计重点•1.设计此时此刻的分享活动•2.设计引发成员中层次自我表露的活动•3.设计探讨人际关系的活动•4.设计催化团体动力的活动•团体工作阶段的设计重点•1.针对团体目标设计活动•2.针对成员需求设计活动•3.针对团体特殊事件设计活动•4.针对团体活动来设计活动•5.针对领导者专长设计活动•团体结束阶段的设计重点•1.回到中层、表层自我表露•2.让成员有机会回顾团体经验•3.让成员彼此给予与接受反馈•4.让成员进行自我评估与团体评估•5.处理离开团体的情绪与未完成事项三、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步骤•(三)每次团体活动的设计内容•1.热身活动•2.主要活动•3.结束活动•(一)团体计划书的设计原则•1.领导者要了解自己的特质、能力、偏好及带领风格•2.领导者要了解自己所要带领团体及其对象的特质与目标•3.评估自己与所要带领团体之间的适配性。
•4.有多个团体领导者,应明确各自的分工,事先要充分沟通、讨论。
•5.方案设计,包括整个团体方案及每次团体聚会的计划。
•6.方案设计要实际、具体可行,掌握团体的目标与性质。
•7.方案内各项活动的设计要有一致性、前后连贯。
•8.方案设计应考虑成员的特性,如性别、年龄、表达能力、职业背景等特性及因素。
•9.方案设计要有弹性及安全性考虑,避免团体过程受阻或对成员造成身心伤害。
•10.方案设计时,活动选择的标准应根据成员的需求、团体的目的和预期的结果。
•此外,方案设计后,应与督导者、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及同行相互讨论,适时修正。
•(二)团体活动的设计原则•活动选取的基本原则•尽可能让所有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
•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爱好。
•选择的活动要考虑团体的时间是否足够。
•最好是指导者熟悉的,且能提供稳定与持续性•活动安排的具体原则•1.活动必须符合成员身心发展特点、发展任务与需要•2.应考虑团体发展过程、团体动力、过程目标与任务目标•活动安排的具体原则•3.活动安排注意逻辑性、层次性与衔接性,考虑场地条件•4.浅层自我表露安排在初期,深层自我表露安排在后期•活动安排的具体原则•5.学习性活动在初期,个人问题的解决安排在团体后期•6.正向反馈放在初期,负向反馈放在后期•7.以多样活泼有趣富创意的活动引发成员参与兴趣,加深学习效果•活动安排的具体原则•8.保持活动的弹性,注意安全性,尊重成员开放程度与身心安全•9.应该是领导者能力范围的、亲自体验或带领过的所有成员都能参与的活动。
•10.非必要尽量少用身体接触活动;安排家庭作业,鼓励成员活动四、团体方案的设计原则(三)团体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为活动而活动•2.避免刻板使用活动•3.避免不适当的活动•4.避免活动衔接不当•5.接受督导与同行探讨谢谢!。